栗額金剛鸚鵡

栗額金剛鸚鵡

栗額金剛鸚鵡(學名:Ara severa)產於美洲熱帶地區,是色彩最漂亮、中等體型的鸚鵡之一,面部無羽毛,布滿了黑色的小斑點。尾極長,屬大型攀禽。食譜由許多果實和花朵組成,食量大,有力的喙可將堅果啄開,用鈍舌吸出果肉。產於美洲熱帶地區,在河岸的樹上和崖洞裡築巢。比較容易接受人的訓練,說話能力比較類似於大型金剛鸚鵡,也比小型金剛鸚鵡強一些。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栗額金剛鸚鵡身長40- 49厘米,體重307-387克。鳥體為綠色,前額靠近鳥喙的地方為深棕色,頭頂帶有些藍色的羽毛,臉部有白色的裸皮,裸皮帶有橫向深棕色的細條狀羽毛,沿著裸皮外圍有一圈深棕色的羽毛圍繞在臉部;翅膀前方彎曲的地方為紅色,內側的次級覆羽也為紅色,主要飛行羽之覆羽為藍色。尾巴內側羽毛底色為綠色,上方為紅棕色,尖端帶有藍色。內側的尾巴和飛行羽部份為深橘紅色,鳥喙為黑色,虹膜為橙色。
該物種是中體型金剛鸚鵡中最大的一種,尾巴就占了身體長度的一半,身體大概只有非洲灰鸚鵡那種大小,只是體型比較瘦長些。和其他小型金剛鸚鵡的最大分別就是前額有著栗色的羽毛,臉部的白色裸皮上也有著深棕色的條狀羽毛,裸皮的外圍帶有一圈栗色的羽毛,這也就是該鸚鵡名稱的由來。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開闊的森林,有樹木的草地、和森林相鄰的平原、雨林地帶的邊緣地區、充滿次要植被的地區、有棕櫚植物的沼澤區等;此外村莊、農耕區也偶爾有他們的蹤跡。

生活習性

在繁殖季通常以3到15隻的小群體行動,有時候也會聚集比較多的數量,在棲息的樹木周圍會聚集比較龐大的群體,常常和橙翅亞馬遜鸚鵡以及紅腹金剛鸚鵡一起行動;在清晨會相當吵雜的聚集前往覓食,大多是在飛行的時候才看的見,在野外個性謹慎害羞,只有在覓食的時候才能悄悄接近,因為要躲避天敵所以喜歡棲息於樹梢,在林間,身體的顏色提供了最佳的保護色,只要靜靜的不動很難被察覺。通常有遷移的習慣,遷移的地點完全視食物的充足與否而定,叫聲粗啞刺耳,有時候在飛行或是接近目標的時候會發出連續不斷刺耳粗糙的聲音,在很遠的距離就可以聽見。
個性活潑好動、友善溫馴、外表憨厚傻氣,體型雖為小型金剛鸚鵡,卻有著和大型金剛鸚鵡一樣好的語言能力,雖然叫聲粗啞刺耳,但是比起大型金剛鸚鵡巨大的音量比較能讓人接受,也比大型金剛鸚鵡更容易訓練學習些小把戲,對於喜歡金剛鸚鵡卻沒有龐大空間飼養,又無法忍受大型金剛音量的飼主而言,栗額金剛是很好的選擇,因此它們在歐美是很受歡迎的中型金剛鸚鵡。
主要食物為種子、水果(無花果以及棕櫚樹的果實)、漿果、果,此外農耕區的玉米和穀類也是該物種喜歡的食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玻利維亞多民族國家、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法屬蓋亞那、蓋亞那、巴拿馬、秘魯、蘇利南、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栗額金剛鸚鵡分布圖栗額金剛鸚鵡分布圖
偶入:美國。

繁殖方式

在野外的繁殖期為1月到4月,人工豢養的繁殖期則是從5月開始,一次約可產下3到4枚卵,通常不會全部孵化,孵化期間為26天,幼鳥羽毛長成需要12周,在幼鳥離巢後約兩星期可以完全獨立。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栗額金剛鸚鵡(圖7)栗額金剛鸚鵡(圖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