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霜餅

柿霜餅

柿霜餅為柿科植物柿的果實(柿子)製成“柿餅”時外表所生成的白色粉霜,經提純精製而成的片狀圓餅,不含任何添加劑。滎陽水土得天獨厚,所產柿子做成柿餅,肉肥、厚、味甜、質佳天下。故有“柿霜餅唯滎陽獨有”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柿霜餅
  • 別稱:柿霜糖 霜糖
  • 主要原料:柿霜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主要營養成分:甘露醇,葡萄糖
  • 主要食用功效:清上焦,益脾胃
  • 適宜人群:咽乾喉痛,口舌生瘡
簡介,功效,藥用,功用主治,選方,名家論述,

簡介

柿子含有豐富的蔗糖,果糖,纖維素等碳水化合物,還含有多種胺基酸和鈣、鐵、鈉等多種礦物質。
霜降前後柿子成熟,用旋柿子車削皮、爆曬、捂汗、吹風、出霜,使之軟化、糖化,製成柿餅。柿餅因處理柿蒂的辦法不同分為“毛貨”、“淨貨”兩種:柿蒂外沿剝光者為淨貨,不剝者為毛貨。
柿餅分水餅、灰餅兩種。水餅扁圓,個大、質軟、糖多、味甜、性弱、肉色棕紅透亮,來年天熱易“回霜”;灰餅橢圓,個小、質硬、肉色深褐,甜度稍次於水餅,但耐久貯,適於遠銷。
柿餅食用,甜味持久,夾以核桃仁或花生米,咀嚼起來甜中透香,別有風味。用撕碎的柿餅沖開水飲用,可醒酒,可代茶;用豌豆和柿餅製成豌豆餡,冷涼切塊,以竹扦插食之,涼甜香軟。
柿霜餅性味甘、涼,為清上焦、益脾胃之藥中果珍,治肺熱燥咳、咽乾喉痛、口舌生瘡、吐血、咯血、消渴等疾病。

功效

藥用

【來源】為柿科植物柿的果實(柿子)製成柿餅時外表所生的白色粉霜。
【製法】取成熱的柿子,削去外皮,日曬夜露,約經一月後,放置席圈內,再經一月左右,即成柿餅,其上生有白色粉霜,用箒刷下,即為柿霜。
將柿霜放入鍋內加熱熔化,至成飴狀時,倒入特製的模型中,晾至七成千,用刀鏟下,再晾至足乾即成柿霜餅。
宜置陰涼高燥處,防止潮解。
【藥材】柿霜:為白色粉狀,易潮解。
柿霜餅:呈扁圓形,底平,上面微隆起,直徑約6厘米,厚約6毫米,灰白色,平滑,易碎裂。
氣弱,味甜,並有清涼感。
【化學成分】柿霜含甘露醇、葡萄糖、果糖、蔗糖。
【性味】甘,涼。
①《本草匯言》:味甘微澀,氣平,無毒。
②《玉楸藥解》:味甘,性涼。
③《醫林纂要》:甘,寒。
【歸經】《本草匯言》:入手少陰、太陰經。
【用法與用量】內服:沖服,1~3錢;或配合它藥作丸噙化。
外用:撒敷。
【宜忌】風寒咳嗽忌服。

功用主治

清熱,潤燥,化痰。治肺熱燥咳,咽乾喉痛,口舌生瘡,吐血,咯血,消渴。
①《滇南本草》:治氣膈不通。
②《滇南本草圖說》:消痰止嗽。
③《本草蒙筌》:治勞嗽。
④《綱目》:清上焦心肺熱,生津止渴,化痰寧嗽,治咽喉口舌瘡痛。
⑤《本草求真》:治腸風痔漏。
⑥《隨息居飲食譜》:清肺。
治吐血、咯血,勞嗽,上消。

選方

①治傷酒內熱、多痰、多嗽、多喘,及老人痰火為患:柿霜、黃芩(酒炒)、天門冬(去心,酒煮搗膏)、橘紅、瓜蔞霜各一兩,海石(煅)、桔梗、真青黛各五錢,風化硝三錢。除天門冬搗膏外,余藥俱為細末,和入天門冬膏,煉蜜丸,彈子大。
食後含化一丸。
(《本草匯言》) ②治咽喉嗽痛:柿霜、硼砂、天冬、麥冬各二錢,元參一錢,烏梅肉五分。
蜜丸含化。
(《沈氏尊生書》柿霜丸) ③治臁脛爛瘡:柿霜、柿蒂等分。
燒研敷之。
(《衛生雜興》)

名家論述

①《綱目》:柿霜,乃柿精液,入肺病上焦藥尤佳。②《本草經疏》:柿霜,其功長於清肅上焦火邪,兼能益脾開胃。
③《本草匯言》:柿霜,清上焦虛火之藥也。
如病久畏藥味者,用此可作藥中果珍,每日早晚白湯調服數錢。
④《本經逢原》:乾柿白霜,專清肺胃之熱。
在元氣未漓,可勝寒潤者,用之固宜,但虛勞煩嗽喘乏,得此鬱閉虛陽,病根日固,與埋薪灰燼何異。
③《醫學衷中參西錄》:柿霜入肺,而甘涼滑潤。
其甘也,能益肺氣;其涼也,能清肺熱;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潤也,能滋肺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