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飄飄灑灑

柳絮,飄飄灑灑

詩人陳運和的作品,陳運和是福建福州人。作家、詩人,曾用筆名陳實、白虹。畢業於九江大學文史專業。上饒地區(市)作協主席、名譽主席。1960年開始發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基本介紹

  • 書名:柳絮,飄飄灑灑
  • 作者:陳運和
  • ISBN:962-7401-18-8
  • 類別:詩集
  • 頁數:114頁
  • 定價:3元
  • 出版社:香港易通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2年6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封面題詞:陳運和
作者介紹,寫序者,序,發表或轉載,選篇,收藏,

作者介紹

陳運和(1941---)福建福州人,居江西上饒。當代詩人、作家,曾用筆名陳實、白虹。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畢業於九江大學文史專業。上饒地區(市)作協主席、名譽主席。1960年開始發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我是蒲公英的子孫》《情感·詩及多味豆》《柳絮,飄飄灑灑》《學步集》《山色 水色 不盡的綠色》《紅土情》《詩,在腳下延伸》《南方南方,北方北方》《山山水水盡詩味》《陳運和政治抒情詩選》《三清旅遊詩》《陳運和山水短詩120首》《陳運和詩選》和長詩《鄧小平頌》《毛澤東之歌》《走近孫中山》《中國三代偉人長詩集》跟散文集《陳運和散文》及《中國國學名家陳運和》等共30部。作品多次獲省級以上創作獎。

寫序者

公劉 (1927---2003)當代詩歌大家,散文家,詩評家。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委員,安徽省文學院院長。江西南昌人,開創一代詩風。

幾句大實話
為別人的著作寫序是樁難事。
首先,我得把陌生(或部分陌生)的書稿至少通讀兩遍,達到分寸瞭然於心,這一件工作的勞動量已經很不小,何況我僅剩下一隻左眼,戴鏡視力復一年不如一年,如今已下降為0.4了。此其一。
無奈我偏死板,不合潮流,還立了一條個人守則,絕不寫那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套話、廢話和矯情話。每為人撰序,主觀上總想抓牢一個問題,既有具體對象,又有普遍意義,這樣有感而發的議論,自忖雖未必中的,但讓人能從正面觸發點滴聯想,或從反面汲取些許敎訓,未始毫無益處。不過真的按“守則”行事,耗費腦力當屬無疑的了。此其二。
由於上述兩方面的考慮,我辭謝了許多相識和不相識的朋友,可能其中還有所開罪罷,但也顧不得了。
前幾天,我才將一部詩稿退還豫北山區某地的一位作者。這位作者幾年來省吃儉用撙節下數千元,卻面臨著兩難的選擇:要末是買書號,自費出詩集,要末是替二老雙親修葺搖搖欲墜的農家危房。我回信勸他:千萬不可圖一時的虛名,招終身的遺恨,還是照料老人當緊,詩人就暫時緩當了罷。
與此同時,我對這位詩痴的作品自然也認真讀過,有了一個基本的評估,即:多他這一本不顯眼,少他這一本不抱憾。
這類事情往往也令我忐忑不安,似乎自己變成了美國的“地下醫生”,替什麼理該當媽媽的婦女非法墮了胎。然而,仔細思量,二者到底不是一碼事。對詩作者要求嚴一些,希望“嬰兒”真正足月才生下來,而不是孱弱的早產兒,絕非出於惡意。
陳運和的“方式”與上述豫北的那位青年詩人如出一轍,也是不等我表明態度,便一大包捅了過來,復曉之以鄉誼,動之以友情,這一回,不遵命恐怕太不近人情了。
那么,我只好硬著頭皮“上”。可是,我要保留一項起碼的自主權:不作違心之論。
統觀運和輯入的78首詩,我姑且談一個總體印象,我覺得,除去《》、《》、《歷史,我熟悉他》、《不足為怪》、《出院時的詩,不再那么蒼白》、《感觸,在黎明時醒了》、《》、《寄託》等篇,其餘大多是“璞”,必得假以時日,切之磋之,琢之磨之,方能現出美玉的本相,煥發逼人的光采。另外,還有幾塊縱有“暖日”也難“生煙”的頑石夾雜其間,如幾首贈人之作,我以為,詩味都不足。
人性的弱點是喜歡讚揚,那怕明知是假。我這裡公開評論一位詩人的作品是“璞”,是不是輕慢,是不是侮辱?不!我不這樣理解,我倒以為是一種本質上的肯定,一種誠摯的期冀。聽話固然要聽音,但尤其要聽心。
拿我作例子。我早年寫的詩,可謂絕大部分是“璞”,而且直到今天,塗鴉整整半個世紀了,還不時有半成品出手。不單是我,即以更有修養,更有成就的卓然大家而言,也無法保證他不碰上“心中有而筆下無”,辭不盡意的尷尬局面。毛糙目澀的情況終歸難免,不必大驚小怪。所謂“詩聖”、“詩仙”也者,難道不正是用了血、淚、汗攪拌生活的膏泥塑造起來的么?哪兒有百分之百的天生異秉!
我切盼作者繼續努力學習,努力勞動,一往情深,一往無前。“詩痴”,倘僅僅止於“痴”,是不足取的;不當痴處宜不痴,我指的是清醒地面對生活,生活中的愉悅,生活中的痛苦;清醒地面對自身,自身的長處,自身的缺欠。
這樣一通大實話,居然充“序”,不知運和可情願接受?
1992.2.26 寫於合肥

發表或轉載

《幾句大實話 》發表於1992年11月號《隨筆》,轉載於同月號《新華文摘》。編入2000年1月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公劉隨筆紙上聲》701---703頁。

選篇

已溺死在一片熱汗之中
已繫上了韁繩難以折騰
大災之年
不得不在鐵肩繭手前甘拜下風
秋夜,借一彎新月
也稱不起豐收的年成
1982年8月15日

收藏

國家圖書館中國現代文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天津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江西省圖書館、福建省圖書館、四川省圖書館、大連圖書館、青島圖書館、香港公共圖書館、台灣中央圖書館和復旦大學圖書館、南京大學圖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台灣大學圖書館等數百公共圖書館大學圖書館均有存書,網上可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