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道炯(1965~),男,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中國著名石油能源安全問題專家。1989年出國,在美國、日本學習研究14年,2003年回國任教。主要研究方向為能源問題中的國際政治因素、中國能源外交、中外經濟關係和非傳統安全問題。經常性參與中國政府職能部門、大型能源企業的能源外交研討,活躍於學術界的中外能源對話。查道炯在國際關係研究中,強調中外關聯和中國本位,反對為了國際研究國際。能源方面主張國際合作,認為突出合作比突出衝突更有利於解決能源問題,在能源研究領域獨樹一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查道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5
- 職業: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中國著名石油能源安全問題專家
- 學位:政治學博士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主要貢獻,
人物經歷
1965年生於安徽。2007年9月進入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工作。
1982-86年在安徽大學學習,並在同校工作至1989年。
1989-95年在美國中部華盛頓大學、夏威夷大學學習。
1995-97年在澳門大學社會和人文科學院任助教授;
1997-2003年在日本國際大學、宮崎國際大學任助教授、副教授;
2003-2007年8月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英文版》副主編。
在中歐大學 (匈牙利,2001年)、密西根大學福特公共管理學院(美國,2003、2006年),香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治學系(2006年)任過訪問教授。主要學術兼職:《China Security》(美國)編委會成員;《電力技術經濟》雜誌(國家電網北京技術經濟研究院)編委會成員。
主講課程
非傳統安全概論、能源問題的國際政治經濟學。
主要貢獻
專著
1. 《中國石油安全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
2. Building a Neighborly Community: post-cold war China, Japan, and Southeast Asia, Manchester, U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6年(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是香港大學胡偉星教授)。
3. 《中國學者看世界:非傳統安全卷》,香港:和平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分冊主編;叢書總主編是王緝思教授)。
4. 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非傳統安全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該書在香港版的基礎上有更新。
5.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Dynamics of Paradigm Shifts(Lanham,USA: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主編之一,另兩位主編:Richard Hu,Gerald Chan)。
論文
論文中文文章
中文文章 (全部為獨著):
能源安全問題
2、“中國在非洲的石油利益:國際政治課題”,《國際政治研究》,2006年第4期。
3、“能源依賴進口不可怕”,《世界知識》,2006年5月第9期。
4、“中美能源合作:機遇與挑戰並存”,《國際石油經濟》,2005年第11期。
5、“從國際關係角度看中國的能源安全”,《國際經濟評論》,2005年11-12月號,第28-32頁。
7、“相互依賴與中國的石油供應安全”, 《世界政治與經濟》,2005年第6期,第15-21頁。
8、“三問中國未來石油安全——石油中的政治經濟學”, 《中國石油企業》,2005年第6期,第116-118頁。
9、“中國的能源安全: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視角”, 《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8期,第59-67頁。
10、“由伊拉克戰爭看中國能源戰略研究”, 《中國石油企業》,2003年第5期,第11-12頁。
中日關係
1、“中日關係與東亞合作”, 《日本學刊》2005年第5期,第8-22頁。
2、“冷戰後日本對華政策的變化與中國的對策”,《當代亞太》,2004年第11期,第15-19頁。
3、“‘正常國家’與冷戰後日本對華政策”, 《香港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春/夏季,第1-30頁。
國際政治經濟學
1、“國際政治經濟學與中外關係研究:背景意識問題”,《國際政治研究》,2006年第2期。
2、“‘國家-市場-社會’視角對中外關係研究的貢獻”,《國際政治研究》,2007年第4期。
論文英文文章
英文文章(除註明外均為獨著)
1. “Promoting Energy Partnership in Beijing and Washington”,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30, No. 4 (Fall, 2007), pp. 105-115.
2. “Energy in Sino-American Relations: putting mutual anxiety in context”, Strategic Analysis, Vol. 31. No. 3 (June 2007), pp. 1-16.
3. “China and the Worldwide Search for Energy Security”, Asia Pacific Review, Vol. 13, No. 2 (Fall, 2006), pp. 60-74. (co-author: Linda Jakobson)
4. “Energy Interdependence”, China Security, Summer 2006, pp. 1-15.
5. “Energy: an opportunity for U.S.-China Cooperation”,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April, 2006。
6. “China’s Energy Security: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ssues”, Survival, Vol. 48, no. 1 (Spring 2006), pp. 170-189.
7. “Can China Ris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Issue 31 (October 2005), pp. 775–785
8.“China in Northeast Asia: the energy-security nexus”, ERINA Booklet (Japan), Vol. 3 (November 2004), pp. 58-61.
9.“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East Asia”, Asian Studies (Japan), Vol. 50, no. 2, (April 2004), pp. 58-67.
10.“The Politics of China-ASEAN Economic Relations: assessing the move toward an FTA”, Asian Perspective, Vol. 26, No. 4 (December 2002), pp. 53-82.
11,“The Taiwan Problem in Sino-Japanese Relations: from an irritant to a destroyer?” East Asia: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vol. 19, No. 1/2 (Summer 2001), pp. 205-224.
12,“Asian-American Relations: triangle and beyo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issue 3, Vol. 3, (Fall 2001), pp. 117-126.
13.“Localizing the South China Sea Problem: the case of China’s Hainan Province”, The Pacific Review (special issue on “New Security Issu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Vol. 14, No. 4 (Winter 2001), pp. 575-598.
14.“Changes in China’s Electricity Industry Governance: implications for energy cooperation in Northeast Asia,” ERINA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Northeast Asia, Niigata, Japan) Report, Vol. 42 (October 2001), pp. 31-43.
15.“Mischief Reef: geopolitical context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Vol. 31, No. 1 (2001), pp. 86-103. (I am the first author, second author: Mark J. Valencia).
16.“Secur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lternatives: local, national, and global, 26:1 (Spring 2001), pp. 33-51.
17.“China and the May 1998 riots of Indonesia: exploring the issues”, The Pacific Review, Vol. 13, No. 4 (2000), pp. 557-576.
18. "Introduction: globalization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 East Asia," special issue of East Asia: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vol. 18, No. 2 (Summer 2000), pp. 6-12.
19.“Chinese Considerations of ‘economic security,”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 5, No. 1 (Spring 1999), pp. 69-87.
20.“Teaching Political Science in Asia,” Comparative Culture: the journal of Miyazaki International College, vol. 4 (1998), pp. 126-130.
21.“Chinese Perspectives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Political Science, vol. 49, No. 1 (July 1997), pp. 62-80. Also, "Introduction," pp. 2-10.
22.“A ‘Greater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ese national reunification,” 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no. 5 (Spring 1994), pp. 40-63.
科研項目
能源安全與國際政治;非傳統安全課題;中國對外經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