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發展歷史,興起,改造及擴建,戰時受損情形,冷戰時期,兩德統一至今,
簡介
腓特烈大街車站興建於187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了因應旅次增加的需求而實施過數次擴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則由於站體受損而進行翻修。在冷戰、兩德分裂時期,該車站雖然完全處在東德境內,但由於緊鄰著東柏林與西柏林的交界,因此成為一處主要的跨境關口,同時也是少數有西柏林快鐵、捷運和長途鐵路列車服務的東柏林車站。兩德統一之後,腓特烈大街車站的利用人次也隨著列車服務增加而快速成長,2006年時,本站日均的區域鐵路旅客進出量冠絕全柏林,其次是動物園車站及亞歷山大廣場車站。
腓特烈大街車站在地上共設有3座站台,從南往北依次編為A、B、C站台。這些站台建在城鐵的高架橋上,並由兩座站台大廳所覆蓋,較大的大廳為區域列車站台、較小的則為快鐵列車站台。D站台位於車站西北側、與河岸平行的地下站體內,主要供南北隧道上運行的快鐵列車停靠,而柏林運輸公司經營的捷運U6線也在車站東側的腓特烈大街地下設站。
發展歷史
興起
腓特烈大街車站是在1878年時根據建築師約翰內斯·福爾默的規劃,而於腓特烈大街及施普雷河之間的地塊建成,以作為柏林城市鐵路的中途停靠站。福爾默同時也接受委託,負責設計本站鄰近的哈克市場車站。如同工程師恩斯特·迪爾克森所設計的其它高架橋線路一樣,腓特烈大街車站的站台設定在磚石砌成的拱橋之上,乘客可以通過站台階梯進入下方的車站大廳。本站共設有兩個通行方向不同的站台和一個巨型的桶狀站台大廳,其中後者的拱形頂棚橫越過各種不同跨度的桁架之上。車站主入口設於北側,而敞篷四輪馬車接客站則設於南側的三角形前院。市郊列車(後更名為快鐵列車)的路軌和站台則於1882年2月7日投入運營,提供長途列車停靠的站台也在同年5月15日投入使用。本站在開業初期,被定名為“腓特烈大街中央車站”(Centralbahnhof Friedrichstraße)。
改造及擴建
1926年時的腓特烈大街車站外觀。
腓特烈大街車站快鐵地下站台(D站台)為迎接1936年柏林奧運會而在當年7月通車,圖該站台在2012年時的樣貌。
柏林捷運同樣於1920年代時在此興建捷運站:1923年1月30日,用於首條大型線路的地下站體宣告落成,即如今的U6線,位於腓特烈大街東側的地下隧道中。1928年,市郊鐵路轉變為柏林快鐵。在1930年代初,腓特烈大街車站又再度進行施工,準備在站台大廳的西端地底興建一條供柏林快鐵行駛的南北鐵路隧道。而為了迎接1936年柏林奧運會,腓特烈大街的快鐵地下站體也作為南北隧道上的新站點、趕在1936年7月開通,使得快鐵服務可以由此一直延伸至菩提樹下大街車站。如此一來,腓特烈大街車站便在柏林快鐵網路中,躍升為南北幹線和東西幹線交會的一個大型轉運中心。與此同時,東側的捷運站內也鋪設了黃色的牆面瓷磚,這是柏林捷運至今保有的特色。
腓特烈大街車站的重要性在1939年得到進一步提升,因為快鐵列車已經可以通過延長的南北鐵路隧道與柏林南部的市郊鐵路相連。而在“水晶之夜”事件發生後,數以千計的猶太裔孩童開始作為兒童撤離計畫的援助對象,經由該車站離開德國。1943年初,本站遭到了波蘭抵抗組織的轟炸,共造成14人死亡及27人受傷。
戰時受損情形
二戰期間被洪水淹沒的腓特烈大街站隧道,攝於1946年,當時積水尚未排除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腓特烈大街車站的損毀嚴重。由於電力短缺,車站的捷運和快鐵列車服務分別於1945年4月23日和25日終止。1945年5月2日,在柏林投降當天,南北鐵路隧道被洪水淹沒:由於安哈特車站的南側隧道頂棚被炸毀,使得護城運河的河水倒灌入南北鐵路隧道,並迅速流向腓特烈大街車站以及柏林捷運、快鐵系統的站體內。在當時共長63.3千米的捷運隧道路段中,有約19.8千米的路段都浸在超過100萬立方米的水中。爆破者至今仍無法確定,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是納粹親衛隊根據希特勒所下達的尼祿法令而執行的任務。
除了這場淹水之外,施普雷河的河水也因為另一起規模較小的爆炸而泄進腓特烈大街車站的隧道中。爆破的可能成因有二,一為納粹德軍在炸毀橫越施普雷河、鄰近南北鐵路隧道的艾伯特橋時造成的,另一個疑因則可能是蘇聯紅軍的工兵部隊在數個月後的戰爭末期入城時,為了清除河道中堆積的斷橋殘骸、進行爆破時所致。因隧道淹水而罹難的人數也無法查清,當時腓特烈大街的快鐵地下站因為戰爭的關係,而予以充當野戰醫院,站內的車廂則挪用為病房,因此戰後從隧道中挖出的遺體可能與淹水無關,而是在隧道爆破之前即已死亡的德軍傷兵。
腓特烈大街站外的(向東)入境檢查站,攝於1964年站外的“淚宮”(向西出境關口)於1962年時落成的外貌通往西柏林的B站台,上方有“往過境關口”、“護照檢查”等指標,攝於1989年11月站內的東德護照檢查處,攝於1989年11月
二戰結束時,腓特烈大街的地上站體嚴重毀損,地下站體也遭受水淹,車站運作處於中斷狀態,不過重建工事在1945年內就展開,開放地上站體停靠列車。5月及6月上旬時,負責營運捷運的柏林運輸公司封了快鐵站和捷運站之間的乘客通道,避免水勢漫延,但負責營運快鐵的德意志國鐵卻宣布其無法替隧道止水。6月4日,柏林運輸公司開始在地下站體進行排水,至7月12日時已經能使捷運腓特烈大街站重新開業,但南北兩個方向的軌道尚不能相通,雙向的列車服務均要在本站中止,乘客必須透過島式站台換車才能繼續南下或北上。本站直到1945年12月5日時才恢復正常的雙軌營運模式。
冷戰時期
冷戰期間的腓特烈大街車站高架、地面及地下分區管制圖。在腓特烈大街車站辦理的過境護照戳章。
伴隨著同盟國軍事占領德國和冷戰的開始,柏林被劃為東半部的蘇聯占領區和西部的美、英、法占領區,正處於兩者邊界的腓特烈大街車站成了東、西柏林市民跨境的要地。當柏林圍牆於1961年8月設立後,東西柏林的交界徹底封閉,使得本站的高架軌道成了東、西柏林鐵道服務的終端,兩者的列車不再能彼此對通,而是全部中止於此。東柏林居民無法由腓特烈大街站搭車前往西柏林,而西柏林來的乘客則只能透過本站的隔離區域,在捷運和快鐵之間換車,或是前往地面的通關大廳,若未申辦過境檔案則不得出站,因為站外就是東德領土。本站因而與查理檢查哨並列為柏林中心地帶的兩個主要跨境關口。
本站的高架站體分為供西方乘客使用的A、B兩站台,和供東德乘客使用的C站台。C站台位於最北側,僅有前往東柏林和東德的列車服務;中間的B站台供西柏林的區域通勤列車停靠,往西可通到西柏林周邊的萬湖和施塔肯,也可轉乘捷運U6線;A站台位於最南側,前往西德的長途列車、及前往巴黎、華沙等外國都市的國際列車均由此出發,因此通往站台的入口受到嚴格監視,搭車經過腓特烈大街站的跨國旅客也要在此接受東德官員進行的護照檢查(Passkontrolle)。此外,東德政府為了隔開東德乘客和西柏林等地的外來旅客,而在C站台與B站台之間豎立起一道3米高的毛玻璃和鋼鐵牆。在這樣的分離措施下,兩邊的乘客雖然看不到彼此、也無法互相接觸,但是卻可以完全聽到另一個站區內的聲音。1980年代,東德又加裝了隔音牆,使用了特殊的材質防止聲音傳遞。
除了站台之外,腓特烈大街車站周邊的軌道也有設定隔離措施。在高架車站外面,東德列車行駛的軌道和西柏林列車行駛的軌道是不得互通的,而行經C站台的長途列車軌道則受到管制。捷運部分,由於U6線除了腓特烈大街站外,尚有數座車站在戰後被劃入東柏林內,因此東德政府將柏林圍牆到腓特烈大街之間的捷運站全部關閉,西柏林來的捷運列車在經過時也跳站不停,直達腓特烈大街車站。東德政府不僅派兵防守這些車站,預防平民透過軌道逃亡,還拆除了這些車站在地面上的標誌、消弭其存在的跡象,使之成為“幽靈車站”,直到1990年以後才重見天日。
站台和軌道區以外的整座腓特烈大街站也被東德邊防軍分為兩大塊,彼此完全分離且無法互通,站內設有迷宮般的通道、路障和監視器,也部署了大量的邊防兵、東德便衣特工,屋頂下方還設有史塔西幹員的辦公室,供其監控站內情況。車站的地面層為東德的入境之關,設施包括了三座護照檢查站、海關管制站和等候室,因為通關過程可能長達數個小時。除此之外,東德政府還在此設有審訊室、拘留間、過境註冊登錄處,以及簽證繳費櫃檯和外幣兌換櫃檯。
車站北側和施普雷河之間則是一棟暱稱為“淚宮”、落成於1962年的玻璃鋼筋結構建築,為出境前往西柏林的關口,乘客必須先通過其內的護照及海關檢查,才能前往地下的快鐵和捷運站台,搭車進入西柏林。在1990年兩德統一之前,每年通過淚宮的旅客數量約有800萬人。由於該大廳僅供西柏林及西德公民、獲得簽證的東德公民、第三國公民及外交人員通關使用,因此建築前面成為人們分離的地點,經常上演揮淚告別的場景。
腓特烈大街站東側的高架軌道,攝於1990年翻修期間的腓特烈大街車站高架站台,可見隔音牆原本裝設的位置,攝於1995年翻修後的腓特烈大街車站,攝於2004年腓特烈大街車站高架站台,攝於2005年腓特烈大街車站捷運站台,攝於2008年為紀念1939年的猶太兒童撤離而樹立在腓特烈大街站外的“駛向生、駛向死”雕像,攝於2009年
除了淚宮之外,腓特烈大街車站在冷戰時期的另一個景點則是東德國營的“國際商店”,設於地底下的D站台,讓沒有要入境東德的西方旅客消費。這類商店開張後,取代了原先僅有販售酒類飲料和香菸的站內小賣車,供應的商品還包括了食品、書籍、玩具、禮品和珠寶等高檔貨。顧客可用西德馬克、美金和法郎等西方貨幣結帳,但不接受東德馬克。由於這種商店是免稅店,壓低了菸酒類商品的售價,因此吸引了西柏林市民搭捷運到本站購物。然而,持有大量免稅商品在西德是違法行為,因此西德海關調查局對於此類情形也有所知悉,與腓特烈大街站相通的西柏林各站內偶爾會有海關人員盤查乘客購買的商品,西柏林警方也會登車執行臨檢。
兩德統一至今
1989年11月10日,數以千計的東德市民聚集到腓特烈大街站外。通過淚宮內的人群,攝於1990年。
當柏林圍牆倒下、兩德統一之後,東西柏林之間和進出城的鐵道交通流量均大幅遽增,而東柏林政府也都長期疏於翻修東德市民利用的站區。為了疏通站內動線,原本的隔牆和屏障均予以拆除。至1990年7月時,原先由東德列車專用的C站台已重新打通了向西的連絡軌道,中斷29年的柏林城市鐵路又重新在本站貫通,亞歷山大廣場車站至動物園車站之間的列車服務再度暢行無阻。1991年8月至1992年2月之間,南北鐵路隧道和本站的快鐵站體封閉進行整修。1995年10月起,腓特烈大街車站的地面建築和高架站體進行了全面翻新,至1999年9月時宣告完成,德國鐵路總共為車站改造工程挹注了2億2千萬馬克的經費,車站建築的正面也鋪上了陶瓦色的硬磚,以往僅有石灰粉刷的南側外牆也在1999年透過這次徹底的改頭換面,順勢砌上了同樣的磚塊,並在入口處採用玻璃檐棚。
原本作為跨境關口的“淚宮”則於1990年7月1日停止使用,並在1990年代內歷經一番整修,並被列為歷史紀念地。此後的淚宮主要作為文化表演場所。2011年9月,聯邦德國歷史博物館在淚宮舉辦了名為“邊境體驗——德國分裂期的日常景象”(GrenzErfahrungen - Alltag der deutschen Teilung)的長期展覽。展中具體呈現了腓特烈大街車站在兩德分裂時期的通關跨境過程,甚至還包括一座在統一後得以保存的檢查隔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