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柏威夏寺
- 外文名稱:英語:Temple of Preah Vihear,法語:Temple de Preah Vihear
- 所屬地區:高棉
- 類型:世界文化遺產
衛星定位,景點簡介,建築歷史,百年爭議,石刻文物,柬泰爭端,
衛星定位
北緯: 14.23.31.02
東經:104.40.48.48
景點簡介
柏威夏寺(泰語:ปราสาทพระวิหาร,Prasat Phra Viharn;高棉語:),是一座位於高棉和泰國邊境的古代高棉印度教寺廟,兩國對此廟的歸屬有爭議,該寺處於高棉柏威夏省的實際管轄之下。2008年,該寺被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引起了泰國和高棉之間新一輪的主權爭奪。
2008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柏威夏寺為世界文化遺產後,泰柬兩國有關柏威夏寺的主權爭議升級,多次在該地區發生武裝衝突。
建築歷史
柏威夏寺高棉叫Preah Vihear, 泰國人叫Khao Phra Viham。柏威夏與高棉的其他廟宇的不同之處,開始想到建造該寺廟的是吳哥王國第四位君主耶索華曼一世(Yasovarman I),他在公元889年登基後即策劃在扁擔山脈建造一所聖寺,最後選擇了柏威夏所在的懸崖上。當時很可能認為這是一塊福地。
耶索華曼在位11年,有許多創建寺廟的記錄。但柏威夏的建造屢經波折,一共用了200多年才建造完成。正式完工約在1152年。期間吳哥王朝經歷了13位君主,一直在不間斷的建造該寺。儘管一直以來皇室內部鬥爭不斷,對於興建聖寺的願望從未改變。
其主體結構的建造從公元11世紀上半葉(即中國的北宋中期)開始,到公元12世紀結束,歷任君主不斷對它加以潤飾,終於形成了懸崖之巔令人讚嘆的建築群落。
柏威夏寺的建築風格與吳哥窟相似。這個古代寺廟遺址分布在長800米,寬400米範圍的峭壁上,四面有長長的階梯上下。寺有四層,帶四個庭院,每層都有山門和圍牆,體現了吳哥王朝時期獨特的建築藝術風格。世界遺產委員會指出,柏威夏寺具有極佳的地勢,其建築充分融合了自然景觀與宗教功能,寺內精緻的石雕更是古代文明的瑰寶。
在第一層和第二層之間,甬道兩旁有28米長的雕龍,因年代久遠,部分損毀。古剎圍牆內還有七個石池。柏威夏寺由於年久失修,部分已經坍塌,巨石散落。遺址每層都有山門和圍牆。山門屋角翹起,上面是精雕細琢的花紋。圍牆具有吳哥窟的風格,曲線環繞。整個建築呈褐紅色,在綠蔭和藍天白雲的背景下,古樸壯美。
百年爭議
法國於1907年與泰國進行邊界勘定,邊界地圖由法國軍官於1908年秋完成,並於1908年送交給暹羅政府。其中有一幅地圖將柏威夏寺標繪在邊界線的高棉一側境內。
石刻文物
據此,可以認為地圖已被暹羅當局所確認。法院因此拒絕泰國方面主張柏威夏寺主權的理由。最後,法院以9票對3票確認柏威夏寺位於高棉主權管轄的領土上,因此判決泰國有義務從柏威夏寺及其鄰近的高棉領土上撤出其武裝和警察部隊及其他警衛和管理人員。
2008年,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通過決議,批准將柏威夏寺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不過高棉的申遺工作,在柬泰兩國間引發一系列爭議。海牙國際法庭已經就廟宇的歸屬權做了規定,但是該法庭沒有就廟宇附近土地的歸屬權做交代。泰國堅稱,這塊土地還是有爭議領土,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其授予世界遺產的地位實在是為時過早。
柬泰爭端
2008年7月7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高棉申報的柏威夏寺為世界文化遺產。
2008年7月8日 泰國法院判決,泰國外長諾巴敦上月與高棉簽署了關於柏威夏寺申請加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泰柬聯合公報,此舉沒有事先取得國會批准,違反了泰國憲法。諾巴敦隨後辭職。
2008年7月21日 泰國和高棉在泰國舉行泰柬邊境委員會特別會議,沒有達成任何協定,但雙方承諾不使用武力方式解決爭端。
2008年7月24日 泰國和高棉兩國政府同意,於7月28日就邊境爭端問題舉行部長級會談。
2008年11月7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為近引發高棉和泰國邊境爭端的世界文化遺產柏威夏寺劃界。
2009年11月27日 泰國和高棉在泰國海濱城市芭達亞召開泰柬邊境委員會會議,雙方同意保持友好關係,避免採用武力手段解決邊境爭端。
2010年2月6日 高棉首相洪森對柏威夏寺地區進行視察。
2010年8月8日 洪森分别致函本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圖里基和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丘爾金,稱泰國總理阿披實就柬泰邊界和柏威夏寺問題發表的言論是對柬的武力威脅,高棉保留反對任何外來侵略的合法權利。
2010年8月9日 洪森又呼籲召開國際會議,解決兩國領土糾紛。阿披實隨即回應道,洪森致函聯合國是基於不準確信息,他呼籲雙方展開談判。
2010年8月24日 泰國駐高棉大使返回金邊復職。
2010年8月25日 柬駐泰大使尤埃返回曼谷。這是自2009年11月泰柬兩國分別召回駐對方國家大使以來,雙方首次恢復大使級外交關係。
2011年2月5日,高棉和泰國兩國軍隊在柏威夏地區再次發生武裝衝突,一度出動了大炮等重武器。
2011年4月26日,高棉和泰國兩國軍隊在柏威夏地區再次發生武裝衝突,4月22日至25日,泰柬雙方還在泰素輦府帕儂童叻縣與高棉接壤的有爭議地區持續發生武裝衝突,造成至少10名士兵死亡,當地數萬居民被迫轉移。
2011年6月25日,泰國政府宣布,世界遺產委員會打算把高棉一份涉及柏威夏寺的管理提案納入會議議程,泰國決定退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
2013年11月11日,海牙國際法院對柏威夏寺周邊地區的領土糾紛作出判決,裁定高棉擁有整個柏威夏寺地區的全部領土主權。
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1) 表現人類創造力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