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產地,海龐枝脈蕨,哈達枝脈蕨,纖細枝脈蕨,葛利普枝脈蕨,富源枝脈蕨,福建枝脈蕨,裂羽枝脈蕨,坊子枝脈蕨,齒形枝脈蕨,纖柔枝脈蕨,當陽枝脈蕨,粗軸枝脈蕨,錐葉蕨型枝脈蕨,矩羽枝脈蕨,北京枝脈蕨,亞洲枝脈蕨,微尖枝脈蕨,狹瘦枝脈蕨,翅枝脈蕨,尖葉枝脈蕨,覆瓦枝脈蕨,宜君枝脈蕨,謝氏枝脈蕨,毛點枝脈蕨,異緣枝脈蕨,河北枝脈蕨,赫勒枝脈蕨,
時代產地 海龐枝脈蕨 形態描述: 標本兩次羽狀分裂,寬達 18 cm,保存長度30 cm,軸細弱,寬約 2 mm,圓,光滑或具細的縱紋。羽片對生,間距 3 cm 左右,與中軸交成 70°~80°角,披針形,寬2~5 cm,長至少8~10 cm,基部及頂部的羽片較短,羽軸較細、平滑。小羽片下行式,比較緊密,長 15~18 mm,寬約 5 mm,直或略成鐮刀狀彎曲,兩側邊近於平行,頂端鈍尖,全緣。中脈直,幾乎與軸垂直;側脈細,以約 40° 正負角伸出,主要分叉二次,偶爾可見分叉三次,僅頂端的脈分叉一次,邊緣葉脈每厘米約18 條。多數羽片下行基部第一枚小羽片的近軸邊分裂出一個裂片,形成變態小羽片,下行第一條側脈有時呈羽狀,直達裂片的頂端(李佩娟等,1988) 。
枝脈蕨屬 時代產地: 青海
柴達木盆地 大煤溝,火燒山組;早侏羅世中期
哈達枝脈蕨 形態描述: 蕨葉二次羽狀分裂,末二級羽軸寬約1.2 mm;末次羽片線形,長 2.5~3 cm,寬約 1 cm,對生或近對生,以寬角自羽軸伸出,羽軸表面具凹槽。小羽片微呈鐮刀形,長 5~10 mm,寬 3~6 mm,基部全部固著於軸上,兩側邊微呈波狀或全緣,頂端鈍圓並呈明顯的細齒狀;中脈在小羽片基部偏向下側邊,以銳角自羽軸伸出時較粗,向上逐漸變細,於小羽片 2/3 處分叉消散,側脈 4~5 對,分叉一次,小羽片頂端每個鋸齒內含脈一條(張武等,1980) 。
纖細枝脈蕨 形態描述: 蕨葉至少作兩次羽狀分裂。最後一次羽片細線形至披針形,對生至半對生,自基部向頂端狹細,頂端尖銳;小羽片較小,斜方形或亞方形,長約 5 mm,寬 4 mm,全緣,頂端一般作鈍尖形,互生至半對生,緊靠,基部似互相連合。中脈細而清晰,達小羽片頂端;側脈以 45° 角度自中脈伸出,每側約有 5 條左右,普通分叉二次,至小羽片頂端或羽片頂端的小羽片則常分叉一次。小羽片基部下邊第一條側脈自中脈伸出後和中脈大致平行,強烈彎曲,分叉二次左右。下邊基部第一小羽片較為寬圓,並近於三角形,與其他小羽片略異(斯行健,李星學等, 1963) 。
時代產地: 陝北 宜君杏樹坪黃草灣,延長群上部;晚三疊世
葛利普枝脈蕨 形態描述: 蕨葉至少兩次羽狀分裂;軸細;羽片線形至披針形,頂端鈍尖,以 45°左右互生於軸上。小羽片,擠緊,基部似相互連線,頂端鈍圓。中脈基部下延,直達頂端;側脈明顯,較中脈稍細,向兩側彎曲並分叉一次或更多(斯行健,李星學等,1963) 。
時代產地: 陝西
綏德 葉家坪,甘肅華亭硯河口,延長群上部;晚三疊世
富源枝脈蕨 形態描述: 至少二次羽狀分裂,末二級羽軸寬達 5.5 mm,具細紋與點痕。末次羽片互生,線形,長達 5.5 cm,寬 1.9 cm,以 80°角伸出,緊擠或互相覆蓋。末級羽軸狹,寬僅 1 mm,具細縱紋兩條。小羽片互生,斜方形至卵狀三角形,頂端尖,後側邊波狀,基部收縮,前邊內彎,基部膨大成耳狀。末次羽片基部下行第一枚小羽片較大,形態特殊,側邊分裂成大小不等的數瓣,伸展於羽軸之上。中脈細,以狹角伸出,立即以60°~70° 角向外彎出,延至小羽片長的 1/2 至 3/5 處消失。側脈細,分出後立即分叉一次,然後各叉枝都再分叉一次;小羽片先端的側脈,分叉後,其後叉枝或前後叉枝都不再分叉。葉膜上具細小腺點痕,分散於葉脈之間。生殖小羽片與營養小羽片同形,其前側邊中部著生二個細小的圓形生殖器官,生殖器官構造不明(趙修祜等,1980) 。
福建枝脈蕨 形態描述: 羽片狹而長,均保存不全;小羽片長而大,基部全部著生在羽軸上,幾乎不下延,稍作鐮刀形和斜指側前方,自寬的基部向頂端漸漸尖細,全緣,有時呈波狀,頂端有時鈍圓;中脈粗而清晰,以一寬角自羽軸上伸出;側脈甚多,以一銳角自中脈伸出,規則地分叉三次,僅小羽片頂端很少的葉脈二次分叉(斯行健,李星學等,1963) 。
時代產地: 福建
長汀 馬蘭嶺; 晚三疊世晚期至早侏羅世
裂羽枝脈蕨 形態描述: 葉至少二次羽狀複葉,末二次羽片形態不明,末二級羽軸粗約 1~2 mm,稍光滑,兩側具寬約0.5 mm的狹翼。末次羽片可能為耳狀披針形或耳狀長橢圓形,長至少10 cm,中部最寬,可達3.5 cm,頂部漸尖,基部呈耳狀,末級羽軸粗約 1 cm,互生,每對末級羽軸之間距離約 5 mm,同側末級羽軸之距離約 23 mm,與末二級羽軸呈 55° 交角,基部貼生明顯,稍偏於末次羽片的下方。小羽片呈鐮刀形,位於上行基部的往往較長,可達 1.6 cm,寬 5~6 mm,頂端尖或鈍,基部有狹翼相連,邊緣呈淺波狀或缺;下行基部第一小羽片生於末級羽軸的最基端,有時酷似間小羽片,下邊基部常缺、具裂至裂成小小羽片,中脈纖細而清晰,至小羽片之頂部則逐漸與側脈等粗,側脈特別發育,呈鄰脈狀。孢子囊群未見(朱家柟等,1984)
坊子枝脈蕨 形態描述: 蕨葉可能作二次以上的羽狀分裂。羽片,線形至披針形,約 2.5 cm 寬,小羽片,長三角形至舌形,全緣,約為 15 mm 長,8 mm 寬,兩側邊平行至先端 1/3 處突然收縮,頂端尖銳;小羽片下側邊略下延於軸上,上側邊稍稍收縮而略呈耳狀。中脈以一銳角自中軸伸出,微微曲折呈波狀直趨尖端;側脈頗具特徵,在小羽片之頂端為一次分叉,中部通常二次分叉,基部之上邊為三次分叉,而下邊常為二次分叉(斯行健,李星學等,1963) 。
時代產地: 山東
濰縣 坊子,河北
柳江 ;早、中侏羅世。新疆庫車縣,克孜勒努爾組;鄯善縣,西山窯組; 中侏羅世
齒形枝脈蕨 形態描述: 小羽片鐮刀形,邊緣具齒,齒為鋸齒狀,略顯大小相間,側脈稀,多數一次分叉,全緣,瘦直,長寬比超過3:1,成年葉上,小羽片基部多少有些扭曲收縮狀。葉脈清楚中脈直;側脈細而不明顯,1~2 次分叉(王自強,1984) 。
時代產地: 河北
承德 ,甲山組;早侏羅世。廣東樂昌關春;晚三疊世
纖柔枝脈蕨 形態描述: 蕨葉可能作二次羽狀;軸粗5 mm,中同具一細的縱肋;最後一次羽片,細長,線形至披針形,羽軸甚細,最寬處僅 0.5 mm;小羽片,互生,狹長,長一般為寬的 4~5 倍,直或微呈鐮刀狀,基部最寬,向頂端漸漸尖細,以整個基部及一寬角著生羽軸上,全緣或微呈波狀;中脈直或微彎曲;側脈比較稀鬆,自中脈以 45° 左右向兩側分出,並在近中脈或在中距離處以一寬角分叉一次,側邊附近約有脈10條。葉膜薄,實羽片不明(斯行健,李星學等,1963) 。
時代產地: 遼寧沙河子,朝陽;中、晚侏羅世。河北涿鹿,玉帶山組;中侏羅世
當陽枝脈蕨 形態描述: 葉至少二次羽狀分裂。末次羽片線形至披針形,互相緊擠,寬約 20 mm,長 90 mm 以上,互生至對生,以 45°~55°角從軸伸出。小羽片呈較肥短的三角形或鐮刀形,全緣,頂端鈍圓至亞尖。中脈以近 90° 角從羽軸伸出,至小羽片3/5~4/5 處分叉消散;側脈分叉2~3次,羽片基部下行第一小羽片自羽軸下延處伸出,呈明顯的變態小羽片,比其他小羽片小,略呈橢圓形(馮少南等,1977) 。
粗軸枝脈蕨 形態描述: 蕨葉二次羽狀分裂,末二級羽軸極粗,寬可達 7~8 mm,表面渾圓;末次羽片披針形,蕨葉下部最長者約 5 cm,向上迅速變短,長僅 2 cm 左右,寬約 1 cm,以銳角著生於軸;小羽片作櫛羊齒型,長 5~6 mm,寬 2~3 mm,排列緊擠,以近直角著生,全緣,頂端鈍圓,基部微微相連;中脈以銳角自羽軸伸出後即向外彎曲,與軸近垂直,細,直達小羽片頂端;側脈寬鬆,基部一對常常分叉兩次,其餘均為一次或不分叉(張武等,1980) 。
錐葉蕨型枝脈蕨 形態描述: 蕨葉至少三次羽狀分裂,末三級羽軸細弱;末二次羽片,披針形,頂端為拉長的三角形;末次羽片較短,在蕨葉中部長2~4 cm,軸細;小羽片圓三角形至舌形,羽片下行基部的第一枚小羽片著生於末二級及末級羽軸的交匯處,常較一般小羽片肥寬,呈圓豆狀;葉脈一般不清,中脈與軸成銳角,不達頂端,側脈微弱,疏鬆,分叉一次,但在基部有時分叉後的前一支脈再分叉一次(張武等,1980) 。
矩羽枝脈蕨 形態描述: 2~3次羽狀複葉。末二次羽片形狀及長度均不明,寬至少 20 cm。末二次羽軸粗 3~ 4 mm,表面密被小皮刺(small prickle) 。末次羽片披針形,對生或亞對生,長可達 13 cm以上,近基部最寬,可達 3 cm,不對稱,頂部漸尖,排列極緊密,邊緣有時互相疊覆。末級羽軸粗約 1.5 mm,表面光滑,不具皮刺,與末二級羽軸成 60°角,彼此相距約2 mm,幾乎與末次羽片基部上行第一小羽片的長度相等。小羽片鐮刀形,微彎或近直,長10~18 mm,寬5~6 mm,全緣,頂端鈍或漸尖,基部略收縮,排列緊湊,有時甚至互相接觸,與末級羽軸成60°~100° 角著生,基部上行第一小羽片最長,且與末二次羽軸平行或幾乎平行。中脈明顯,粗約0.5 mm。側脈互生,二歧分叉,靠近基部的分叉 1~2 次,中、上部的分叉1次或不分叉,分離。小羽片基部下行第一側脈區常凸出呈矩形,其葉脈往往衍生成中脈和不分叉的側脈,與其他側脈的分枝式不同。小羽片基部上行第一側脈區,有時也稍凸出,雖不呈矩狀,但往往在與相鄰的第二側脈區之間形成折皺。孢子囊群未見(徐仁等,1979) 。
時代產地: 四川
寶鼎 ,大蕎地組中上部;晚三疊世。新疆鄯善縣,
西山窯組 ;中侏羅世
北京枝脈蕨 形態描述: 保存二次羽狀複葉,軸甚粗強,寬達 5 mm。羽片近對生,與軸成 45°~60° 夾角,相互疊覆。小羽片下先出型,互生,間有對生,整齊排列。小羽片小,一般長 10 mm,寬 3~4 mm;鐮刀形,彎曲,前部狹小,頂端尖銳,指向上側方,基部上緣擴大,下緣收縮;一般全緣,有時小羽片邊部作細齒狀或微波狀。葉脈細直,中脈偏斜且不下延,勁直伸達頂端,中脈上下兩部分明顯不對稱;側脈約 6 對,伸出角度較小,約 40°,近基部的側脈兩次二歧分叉,其餘的一次分叉或不分叉。葉膜稍弧狀突起(陳芬等,1984) 。
亞洲枝脈蕨 形態描述: 蕨葉可能二次羽狀分裂;軸粗,寬達6~8 mm,具細縱紋;羽片互相接觸或掩復,間距 2.5~3 cm,以寬角著生於軸上,對生至互生,線形,長至少在 10 cm以上,寬超過3 cm;羽軸寬1.5 mm左右,也具細縱紋;小羽片直或微彎,互相緊靠,基部微微連線或分離,以較大的角度或近直角著生在羽軸上,長橢圓形,寬線形,頂端鈍圓,亞圓或微尖,全緣,長 12~17 mm,寬5.5~6 mm;中脈明顯,幾達小羽片頂端,側脈以 45°伸出,多數2次分叉,邊緣附近每一小羽片有葉脈 26~32 條(斯行健,李星學等,1963) 。
時代產地: 遼寧,河北,
甘肅 ,陝西;早、中侏羅世。新疆鄯善縣,西山窯組;中侏羅世
微尖枝脈蕨 形態描述: 蕨葉二次羽狀分裂;羽片,互生;線形至披針形,頂端漸漸尖細;小羽片 8~9 mm 長,寬 3~4 mm,以整個基部著生於軸上,在羽片下部的小羽片互相分離;在羽片前端小羽片基部互相連線,披針形,直而不成鐮刀形,全緣,頂端亞尖;中脈微弱,以近直角自羽軸伸出,向兩側各分出側脈 5~7條,基部的側脈多數兩次分叉(斯行健,李星學等,1963) 。
時代產地: 內蒙古,黑龍江,陝西;侏羅紀
狹瘦枝脈蕨 形態描述: 蕨葉至少二次(可能為三次)羽狀分裂,末二次羽片長度不明(標本上保存為16 cm) ,寬達 14 cm;中軸比較粗強,基部寬約6 mm,向上漸漸變細,中間具一顯著的中肋。末次羽片線形至披針形,相互接觸或略有掩覆,間距 2.5~3 cm,對生至半對生,以寬角著於軸上,略向上彎;羽軸寬1.5 mm。小羽片互生至半對生,與羽軸近於垂直,排列較稀疏,比較瘦長,一般長20~25 mm,寬4~6 mm,直或略呈鐮刀狀彎曲,全緣,頂端尖銳,毗鄰小羽片基部連線成翼狀。中脈粗強,直達小羽片頂端;側脈較松,以 40°~60° 角自中脈伸出,分叉一次,基部的第一對側脈的一個叉枝偶爾再分叉一次,小羽片邊緣每厘米約含葉脈 10 條。末次羽片基部上側第一枚小羽片常指向或覆蓋在中軸上。有的標本的羽片下側第一枚小羽片較小,頂端尖,邊緣鋸齒狀(李佩娟等,1988) 。
時代產地: 青海 柴達木盆地大煤溝,大煤溝組;中侏羅世
翅枝脈蕨 形態描述: 至少二次羽狀分裂。末二級羽軸寬 1.5 mm,光滑。末次羽片線形至羽狀披針形,長 5 cm 以上,寬 1.3~1.6 cm,以 60° 角伸出,末級羽軸寬 1 mm 左右小羽片質厚,排列較緊,微短鐮形,長 6~7 mm,寬 4~4.5 mm,長為寬的 1.5 倍。頂端鈍圓偶成鈍尖,基部上邊微擴張,下邊稍稍收縮後又微下延。中脈粗而下延,到近頂端時分散,側脈以 40°~50° 角伸出,分叉 1~2 次。末次羽片基部下行第一個小羽片較短,並作間小羽片狀,成三角形,其下邊的邊緣成窄翅狀直下延於末二次羽軸上,翅狀部分寬 0.6~1 mm。末次羽片基部上行的第一個小羽片較其他略大些(楊關秀和陳芬,1979) 。
尖葉枝脈蕨 形態描述: 葉質薄。末二級羽軸寬1.5 mm,末級羽軸纖細,寬僅 0.5 mm。末次羽片可能為線狀披針形,長 40~50 mm,寬15~20 mm,以 20°~30°角自末級羽軸伸出,長三角形,直,長 12~14 mm,寬 3~3.5 mm,基部最寬,向上迅速變狹縮至銳尖,基部的上邊稍擴張後再微收縮,下邊則微收縮然後又稍下延,相鄰小羽片幾乎微相連。羽片基部下行第一枚小羽片短而尖。中脈以銳角伸出,下延,側脈較稀,亦以銳角伸出,狹角二歧分叉一次。本種最主要特徵是小羽片直而尖,無論是中脈、側脈,小羽片和各級羽軸都以銳角伸出(楊關秀等,2006) 。
時代產地: 河南禹州大風口,雲蓋山組;中二疊世
覆瓦枝脈蕨 形態描述: 至少二次羽狀複葉。末二次羽片長度不明,寬至少8 cm。末二級羽軸粗約 1 mm,腹面下陷成槽,背面凸起,光滑無毛。末次羽片披針形,長至少4 cm,寬6~10 mm,頂部漸尖,與末二級羽軸成70°~90° 角相交,互生,排列極稠密,常呈覆瓦狀。末級羽軸比末二級羽軸略細,背面亦呈脊狀,與相鄰的同級羽軸平均相距 6~7 mm。小羽片短鐮形、矩形或略呈卵圓形,互生,長 3~5 mm,寬2~3 mm,全緣,頂端尖、略尖或鈍,基部全著生,亦呈覆瓦狀排列。葉脈纖細而明顯,凸出。中脈除基端略粗外,其餘與側脈等粗細,略呈波狀彎曲,常在小羽片中部消失。側脈3~4 對,與中脈成 40°~50°角,上部向前微屈,二歧分叉,在小羽片基部的一對分叉 2~3 次,中部的分叉 1~2次,頂部的分叉 1 次或不分叉。孢子囊群未見(徐仁等,1975) 。
宜君枝脈蕨 形態描述: 蕨葉至少二次羽狀分裂;軸比較粗強,寬至少為 3 mm。羽片,線形,兩側邊幾乎互相平行,寬約 18 mm,長度不明,羽軸較粗,幾乎垂直地著生於軸上。小羽片頗緊擠,幾乎互相接觸,和羽軸成60°~70° 角,基部微微下延,長方形或長橢圓形,頂端鈍而圓,微作鐮刀形,最長約11 mm,最寬4 mm。葉脈較松,明顯,中脈微粗於側脈,下延於軸上,然後向外彎曲,直達小羽片頂端附近,側脈以 40°角自中脈伸出,微向側邊彎曲,與邊緣成50° 的交角;幾乎所有的側脈自中脈伸出後在近基部分叉一次後不再分叉,僅小羽片基部的第一對側脈分叉後的任一支脈有時再分叉一次。基部下邊第一條側脈自中脈下延部分伸出,強烈彎曲(斯行健,李星學等,1963) 。
時代產地: 陝西宜君杏樹坪
黃草灣 ,延長群上部; 晚三疊世。新疆喀什,康蘇組; 早侏羅世
謝氏枝脈蕨 形態描述: 蕨葉至少兩次羽狀分裂,軸寬,約 7 mm。羽片線狀披針形,互生;小羽片幾乎垂直地著生在羽軸上,幾乎不呈鐮刀形,向前較緩尖細,頂端尖,全緣;中脈幾乎垂直於羽軸;側脈頗細,二次分叉,較緊密(斯行健,李星學等,1963) 。
時代產地: 內蒙古烏蘭察布盟薩拉齊,山西大同,北京門頭溝齋堂;早、中侏羅世
毛點枝脈蕨 形態描述: 蕨葉至少二次羽狀分裂;軸較粗強,寬 4~6 mm,具不規則的縱紋和無數小斑點。末次羽片線形至披針形,互生,與軸成寬角相交;羽軸細,中間具一條縱肋。小羽片下行式,排列比較緊密,一般長10~18 mm,寬約 6 mm,鐮刀狀,頂端尖至鈍圓,全緣,羽片頂部的小羽片呈伸長的三角形,頂端尖銳。中脈顯著,以寬角自軸伸出,在小羽片中上部略為彎曲,至頂端分叉消散;側脈約以 40°角伸出,大多數分叉二次,頂部的分叉一次後有的叉枝再分叉一次,邊緣脈每厘米18~22 條,羽片下行基部第一枚小羽片,常在基部分裂出一小裂片,小裂片常覆蓋於羽軸上,在蕨葉基部,羽片下行基部第一枚小羽片指向中軸,並將中軸蓋住(李佩娟等, 1988) 。
時代產地: 青海柴達木盆地大煤溝,火燒山組和飲馬溝組;早侏羅世中期至中侏羅世早期
異緣枝脈蕨 形態描述: 葉體至少二次羽狀複葉,軸纖細,寬 4 mm 以下,具一線狀中棱,橫斷面“V”字形,表面有時顯現不規則的橫紋。羽片互生,常以60°~70°,甚至近 90°夾角伸出,排列比較緊密,下部不同程度地覆蓋。羽軸細弱,寬約 1 mm。羽片披針形,一般寬 2~3 cm,長 7~9 cm 或更長,約由 16~18 對小羽片組成。小羽片排列密集,兩側邊互相接觸,幾乎無間隙,下先出型,互生,伸出角度自羽片基部向頂部,從近直角狀至銳角狀。小羽片鐮刀形,頂端尖銳,有的鈍尖,以整個基部著生,很少收縮或下延,邊緣存在多種型式。全齒型,即同一枚小羽片下部鋸齒狀,上部撕裂成伸長的尖齒或細齒,常見於羽片基部或葉體下部的多數小羽片;全緣型,存在於小羽片遠離軸和葉體上部的小羽片;分布介於上述兩者之間的多數僅在小羽片上部或頂部作鋸齒狀或細齒狀。羽片下行基部第一枚小羽片明顯擴大,而且裂缺程度處於最佳狀態,與其同行鄰接的兩枚小羽片相對縮小。中脈下部明顯,較直,至上部與側脈同等纖柔,並幾經波折伸達頂端。側脈細弱,常 6~8對,以 30°~60°伸出,兩次二歧分叉,每束脈延展到相應的裂齒。葉膜甚薄,小羽片周緣有時略向背面彎曲,沿側脈方向具皺褶。從葉體的下部到上部,軸、羽片和小羽片的大小形態,小羽片裂缺程度及其葉脈的發育狀況均隨之遞變(陳芬等, 1984) 。
時代產地: 北京西山大台;下窯坡組;中侏羅世
河北枝脈蕨 形態描述: 蕨葉至少兩次羽狀分裂,中軸細,具縱脊。羽片與中軸間,小羽片與羽片軸間均成直角。小羽片細長,互相分離,最大者長 1.3 cm,寬 2 mm,向前方漸尖。中脈細直;側脈單或分叉一次。小羽片邊緣具鈍齒,齒長度可達小羽片寬度的 1/3(王自強,1984) 。
赫勒枝脈蕨 形態描述: 蕨葉可能作二次以上的羽狀分裂。羽片長而狹,因而均保存不全。小羽片自羽軸伸出後向側前方直指,較狹瘦,側邊較直,或多或少的下延,線形或微呈鐮刀形,自基部最寬處緩緩向頂端尖細,至小羽片頂端急劇收縮成鈍圓形。中脈清晰,側脈多而密,互相緊擠,以銳角自中脈伸出後分叉三次,多數分叉四次(斯行健,李星學等,19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