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英鐘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省金寨縣南溪鎮
- 出生日期:1876年
- 逝世日期:1914年
- 職業:革命家
- 信仰:三民主義
早年經歷,反袁革命,慘遭殺害,
早年經歷
林英鐘(1876—1914),安徽省金寨縣南溪鎮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林英鐘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其父林維蓀一生務農。林英鐘自幼生活在經濟貧困的家庭環境裡,養成儉樸和誠實、正直的性格,反對維護封建統治的“蓄辮”、“纏足”和“八股文”。林英鐘青少年時代,好學不倦,雖參加科舉未中,攻讀之志益堅,因而在文化知識上獲得較高的造詣。林英鐘早年即受到孫中山、黃興和宋教仁等革命黨人進步思想影響,並和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有過密切的交往和聯繫,因而對滿清政府的喪權辱國的罪惡行徑,常常表現出極大的不滿和憤慨。1909年林英鐘在家鄉李集酒店裡,曾寫下一首《賦剪辮詩》,表示自己的遠大志向和與滿清王朝勢不兩立的鮮明態度。詩曰:“萬縷愁絲斬,挑燈怒酒杯。英雄提劍死,兒女買花歸。燕雀安知志,魚龍及早飛。中原方逐鹿,誓奪洛陽回。”林英鐘平時能仗義行事,常為鄰里代筆書寫,待人誠摯和藹,在百姓中受到崇敬。
反袁革命
1912年3月袁世凱竊奪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當上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當時議定,實行共和國體,建立參、眾兩院,實行國會制度。林英鐘初被選為商城縣樂鎮自治會會長,後被選為河南省臨時省議會議員。接著又被河南民眾選為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眾議院議員,赴京任職。臨行時,鄉親們敲鑼打鼓放鞭炮,熱烈歡送,並要求林英鐘議員赴京後帶個“包”回來(包,當地俗語,“禮物”的意思)。林英鐘未負眾望,後來,經過林英鐘的努力,接連三年免除了南五縣(即河南省的固始、商城、潢川、光山、息縣)民眾的捐稅。
林英鐘生性耿直,為人剛正。袁世凱當上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獨裁嘴臉日顯,1913年在暗殺宋教仁後,鎮壓二次革命,脅迫國會“選舉”他為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袁世凱為了滿足自己的政治私慾,企圖改變國體,廢棄共和,並投靠帝國主義,到處搞“推戴書”,為自己登基做準備。袁世凱賣國稱帝的險惡用心和倒行逆施,激起了天下人共憤,遭到國民的譴責。在眾議院議員中,除少數人拍馬奉迎,為之效勞外,多數正義之士皆義憤填膺,敢怒而不敢言。林英鐘則據理力爭,主持正義,對袁世凱專制獨裁的罪惡活動,常常大膽地給予申斥和揭露。當時,袁世凱要復辟帝制,廢除共和,實行稱帝的野心,必須得到國會的支持。於是,袁世凱便派人在國會中多方串連,四處活動,甚至用封官許願和金錢賄賂等方式,進行種種卑鄙骯髒的政治交易,以達到所謂“疏通渠道”、尋找“合作者”的目的。這種卑劣的陰謀伎倆,常常遭到林英鐘的嚴詞譴責。林英鐘曾公開聲稱:“有我林某在,袁世凱復辟帝制的議案,休想在國會中通過”。
朝思暮想復辟稱帝的袁世凱對林英鐘耿耿於懷,採取了軟硬兼施的手法,時而藉機刁難,時而竭力籠絡收買。一次,袁世凱在國會召開之前,派了一個秘密的專門人員,帶著裝有兩千五百元現鈔的手提包,闖進了林英鐘在北京的住宅,時值林英鐘午睡剛起,漱洗完畢,正準備去參加國會會議。那個身份不明的人徑直走到林英鐘跟前,畢恭畢敬的作自我介紹,他是奉袁的旨意,專程來和林協商一件要事,要求林英鐘在國會上支持恢復帝制的議案,務必請林議員幫忙。如諸事諧和順利,公卿大臣之職由林英鐘任意挑選。並進而提出,萬一不表白觀點,有兩個條件可請予酌商:一是在通過決議時保持沉默,不發表任何意見;二是可以藉故缺席或提前離會。說完,那人便取出兩千五百元現鈔,交給林英鐘。當林英鐘明白這是袁世凱企圖用金錢來封自己的口,以便使提案在國會上順利通過時,不禁怒火難抑,把臉一沉,指著來人說道:“想用金錢和官爵收買,這辦不到!我長了嘴巴,就是要講話的。共和永存,復辟帝制是痴心妄想!”說罷,擲回了現鈔,轟走了來人,自己夾著公文包徑奔國會去了。在下午的國會會議上,林英鐘慷慨陳詞,譴責袁世凱的陰謀行徑,在多數議員的反對下,國會不僅沒有通過廢棄共和復辟帝制案,反而使袁世凱的陰謀野心更加暴露無遺。國會上的失敗,使袁世凱惱羞成怒,對國會更加仇視,並決致林英鐘等人於死地而後快。袁世凱絞盡腦汁,最後終於使出了極其陰險毒辣的手段。
慘遭殺害
林英鐘在北京雖然身居高職顯位,但為人清廉,不置產業。林英鐘在北京的寓所里,沒有僱傭人,平時衣被髒了,都是臨時僱人幫助洗。袁世凱便利用這個機會,暗地買通了一個常為林英鐘拆洗衣被的吳姓婦女,秘密地把一張國民黨黨證藏入林英鐘的被子裡。第二天袁逆世凱突然派軍警搜查林英鐘的住宅,終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林英鐘逮捕入獄,慘死在袁世凱的政治屠刀之下。
林英鐘被殺害的訊息傳出後,許多議員和知名人士不顧軍警的阻止,冒著生命危險,趕赴現場進行弔唁。當時,參眾兩院的正義之士,無不為之憤慨,紛紛譴責袁世凱的卑劣行徑。袁世凱為了實現稱帝野心,竟然強行解散了國會。林英鐘為反對復辟帝制,維護共和,不幸慘遭袁世凱的殺害,但是億萬民眾的反袁鬥爭,已經匯成了洶湧澎湃的不可抗拒的歷史洪流。袁世凱雖然絞盡腦汁,採用各種陰謀手段,冒天下之大不韙,登上了“中華帝國”皇帝的“寶座”,但袁逆世凱已成為眾矢之的。一場皇帝美夢只做了八十三天,袁逆世凱就連同那腐朽、沒落的封建帝制一起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1916年“洪憲帝制”醜劇收場,共和恢復後,馮國璋為表彰林英鐘在反袁鬥爭中的功績,親筆題寫了“見義必為”的匾額。內閣各部總長、次長及各界知名人士,皆紛紛撰寫讚詞、輓聯以悼念。其中有陝西省長李根源挽道:壯士果成仙,三年已化萇弘碧。獨夫自作孽,百世難消洪憲冤。林英鐘為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而為國捐軀的英勇鬥爭精神,將永垂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