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暘

林景暘

林景暘(1530—1604)字紹熙,號宏齋,南直隸松江府華亭(今屬上海)人 。生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卒於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隆慶二年中進士,並被選為庶吉士。萬曆元年(1573年)三月,林景暘庶吉士學習結束,被授為禮科給事中,正式踏上了仕途。

基本介紹

  • 本名:林景暘
  • 字號:字紹熙,號宏齋
  • 出生時間:1530
  • 去世時間:1604
人物平生,人物簡介,人物經歷,

人物平生

大概對自己的能力不乏信心,上任方才兩個月的林景暘,就對當時牽涉各方利益的科舉考試進行攻擊。在那份上疏中,林景暘共提出了“防透露、核互看、重後場、緝奸徒、剔蠹役、糾怠職、議省試、廣制額”八條措施。除“廣制額”外,其餘七條都被獲準實施。

人物簡介

但措施歸措施,實行的時候卻總是不盡如人意。林景暘的意見,在三年後的科舉考試中最終得到了“檢驗”。就在那一年的考試中,當時的內閣三大學士張居正呂調陽張四維的兒子都中了鄉試,而張居正、呂調陽之子也在會試中榜上有名。這次考試,後來成為一些人攻擊張居正徇私舞弊的有力證據。
不過,早已在萬曆三年轉職的林景暘,也早已把精力轉到了兵部左侍郎的職責上,所以也沒見到他對這一屆的科舉發什麼議論。萬曆四年八月,似乎沒有吸取他在禮科大提改革措施卻最終在實施時變種的教訓,林景暘又對兵部的改革發開了議論。八條直接針對當時軍隊建設和兩條針對戶部糧餉發放問題的建議,都得到了神宗皇帝的首肯。雖然後來修的方誌上稱當時的“軍政為之一新”,但這一點,卻實在難以在其他的史籍中得到確切的證明。
雖然如此,那時的皇帝對林景暘似乎還是頗為欣賞的。在這之後不久,林景暘被委派巡視京營。盡心盡責的林景暘,在此期間,不僅請求降罷了一些不職的軍官,而且在萬曆五年正月又針對京營事務上了幾條建議,並且也依然獲準實行。
在兵科兜了一圈之後,林景暘又在萬曆五年三月重新回到了禮科,不過,這次他是作為都給事中而返回的。上任不久,稟性難移的林景暘又對修於嘉靖時期的《宗藩條例》提出了修改意見。再過了一年,這位林先生因為不滿於大臣上朝時儀容不整,又對之提出了批評。有趣的是,在他的奏章中,他是這樣描繪當時朝臣的模樣的:

人物經歷

近日以來,朝儀不肅,人心滋玩。入掖則互款寒暄,聲聞上徹;及至丹墀,則轉向回顧,嘻笑自如。侍班而唾涕不已,序立而傾跌失容。甚至稱疾偷安,任情高臥。
這次的建議,究竟得到了多大程度的實施,也已經難以知曉。只是林先生所描繪的這幅圖象,在我們現代也不感到陌生,倒真不由得讓人對那個悠久的文化傳統敬畏不已。
迂腐的士人對著沒落的王朝也總是充滿信心,這種敬業的精神,在林景暘的身上似乎表現得更為突出。萬曆七年年初,曾經對科舉大發鴻論的林景暘,又對即將舉行的科舉發了一通議論。但這年的鄉試和次年的會試,卻再次讓林景暘的希望落空。就在那一屆考試中,張四維的那個先前落選的兒子也榮登會榜,再一次向世人顯示了做官的好處。所幸的是,林景暘又早在萬曆七年五月就被升為太常寺少卿,也多少減少了他對自己希望落空後的失望。
這之後,林景暘在萬曆九年得升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在萬曆十年升為南京太僕寺卿。並由於他對皇朝的赤膽忠心,萬曆十年十二月,他的一個兒子獲蔭入國子監讀書。大概也就在此後不久,林景暘即掛職還家。
在家的林景暘似乎也沒有改掉他愛提意見的“毛病”。據說那時候的應天巡撫胡執禮命令所屬各縣出助役錢,每70畝征一金。林景暘與之力爭,乃得使這筆頗重的負擔減輕了十分之七。
除此之外,林景暘似乎還是一個熱愛公益事業的人士。家居的時候,出田百畝幫助當地改善教育,又用田三百畝贍養族人。所以當他75歲壽終正寢時,他被當地的人奉入鄉賢祠,在死後還在為大明王朝的濡養民風作貢獻。可惜的是,那個時候的董其昌大概正想著快點到湖廣去做官,不然的話,他也許可以從林先生的事跡中獲點教益,收斂點自己的行為,而免了將來被民眾抄家的厄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