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延君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43年11月
人物簡介,作品介紹,
人物簡介
林延君 男,漢族,1943年11月生,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教授,長春大學中文系主任,校學術委員,當代改革發展理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長期擔任高校中文專業和留學生教學管理工作。主講《古代漢語》、《訓詁學》、《說文解字研究》、《秘書學》、《現代漢語及寫作》、《中國文化史》和留學生《漢語精讀》等課程。所任《古代漢語》1988年獲省統考第一名,被評為校級優考課,獲校先進工作者稱號;主講《訓詁學》獲校教學優秀獎。1993年獲全國首屆曾憲梓獎。1995年被評為長春大學首批優秀教師,1996年獲校優秀教學成果獎,同年《古代漢語》被評為長春大學首批省級優秀課。教學中堅持改革創新,堅持教學科研相經合,主持世行貸款科研項目1項,主持省級教研課題一項,參研3項,均已通過鑑定驗收。學術專著《詞類活用概要》由延邊大學出版,主編《六韜三略通鑑》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參編譯著《太平廣記》,《語文基礎知識》;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多篇獲省學會一等獎,《古漢語實同兩種活用法質疑》被收入跨世紀戰略文獻叢書《跨世紀改革發展戰略》和《里程碑》,另文被中國九洲出版社收入《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論叢》《“今宵酒滿何處”新創》被收入《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論叢》《古詩人“焦印卿妻”一處難解之迷》被收入《當代專家學者優秀論文集》,被當代改革發展理論研究中心聘為特邀研究員。多年從事教學管理工作,推動了長春大學中文專業建設,促進國際合作辦學,受到領導和民眾認可肯定。傳略先後被《華夏師魂》、《科學中國人》、《中外名人辭典》、《當代中國人才庫》、《中國文學藝術界名人古典》、《中華魂—中國百業領導英才大典》、《中國優秀領導人才大典》、《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優秀專家學者大辭典》、《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等收錄。
作品介紹
《中國文化縱橫》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奧妙無窮,幾千年來深刻地影響著從封建帝王到普通百姓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民族英雄和政治精英,形成了一整套行為規範和一系列價值觀念,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並以卓異的風格,獨特的魅力,風靡全世界。在當今東西方政治博弈中,顯示出巨大的文化軟實力,被歐美稱為東方神秘文化而備受關注。
在世界文化史上,曾經出現過四大文明古國、七大文明母體、二十六種形態的文化,中國文化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絕無僅有的奇蹟,成為唯一不曾中斷的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有將近一半的時間,華夏民族只剩半壁江山,或者全部淪為異族統治。北方遊牧民族多次以武力入主中原,華夏民族軍事上敗了,政治上輸了,惟有文化屹立不倒,反而同化了統治民族,多次上演征服者被征服的喜劇,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凝聚力。
中國文化之所以創造出舉世無倫的奇蹟,在於它本身獨具的特質;在於它關注人生,以人為本,注重道德傳承所形成的價值觀念;在於它所鑄造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中國文化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從它產生的地理環境看,是大陸文化;從物質生活方式看,是農業文化;從社會的組織形態看,是宗法文化;從核心內容看;是倫理文化;從功能類型看,是政治文化。
本課程近期暫擬三個專題:
一、《“觀乎人文”——論中國文化的特質》
從中國文化的產生條件入手,從大陸文化、農業文化、宗法文化三個角度,探討中國文化的特質,分析中國文化的民族性,從而概括中國文化所表現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供理論借鑑。
二、《中國文化的倫理中心地位》
中國文化是個多元並存的博大體系,其主流是儒釋道三家,而占統治地位的是儒家文化,其核心是倫理道德。中國文化的倫理中心地位,決定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形成了一系列道德規範,成為維繫社會秩序,促進國家穩定發展的精神力量。
本專題從倫理道德的內涵,倫理思想的產生,倫理道德在社會生活中的表現,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三、《中國文化的政治風格》
中國文化的主體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與西方宗教文化的以神為本截然不同,其核心思想是以人為本,關注人的現世人生,重視人的道德修養,追求完善的人格和理想的目標。主張積極入世,堅持內聖與外王相結合,個人修養與國家命運相聯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中國知識分子歷來都有憂國憂民的傳統,都有強烈的民族觀念和愛國志益精神,體現了中國文化鮮明的政治風格。
2009年3月份,前往北京清華大學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