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存光

林存光

林存光,男,漢族,1966年生,山東濟寧人,九三學社社員,哲學博士,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政治學理論專業博士生導師,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存光
  • 畢業院校:南開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政治學
  • 職務: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教授課程,研究領域,社會兼職,代表作品,學術著作,學術論文,科研項目,

人物經歷

1986年7月畢業於歷史系並獲歷史學學士學位,
1989年7月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系並獲中國古代史碩士學位,
1997年7月畢業於南開大學哲學系並獲中國哲學博士學位,
2000年5月調到中國政法大學工作至今,
2004年6月—2007年4月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後。

教授課程

中國農村政治分析”、“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潮”、“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華文明通論”、“儒教中國問題研究”和“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等課程

研究領域

中國政治思想史、先秦諸子學、中國儒學史、儒教中國問題研究、儒家政治哲學與政治文化等

社會兼職

中國政治學會理事,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九三學社社中央思想建設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孔子研究院泰山學者特聘專家,中國孔子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代表作品

學術著作

1、《“文明以止“: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與文明特性研究》,學習出版社2016年版,獨著。
2、《政治的境界——中國古典政治哲學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獨著。
3、《中國政治思想通史·秦漢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主編。
4、《傳統政治文化與現代政治文明——一項跨文化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參編,第十章“儒家式政治文明的傳統與現代”。
5、《中國古典和諧政治理念與治國方略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版,主編。
6、《孔子新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獨著。
7、《中外巨人傳——孟子》,遼海出版社2012年版,第一作者。
8、《與權力對話——儒家政治文化》,山東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一作者。
9、《比較政治文化導論——民主多樣性的理論思考》,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參編,第一章第五節“中西政治統治方式的比較分析”。
10、《孔子評傳》,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年版,第一作者。
11、《大愛無疆——〈墨子〉》,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一作者。
12、《中國哲學史新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2010年再版,參編。
13、《先秦諸子政治哲學研究》,遼海出版社2006年版,主編。
14、《儒家式政治文明及其現代轉向》,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主編。
15、《歷史上的孔子形象——政治與文化語境下的孔子和儒學》,齊魯書社2004年版,獨著。
16、《儒教中國的形成——早期儒學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進》,齊魯書社2003年版,獨著。
17、《修身·立業·治國——中華德治思想錄》,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參編。
18、《曠世大儒——孔子》,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一作者。
19、《恥——人之為人的底線》,紅旗出版社2000年版,獨著。
20、《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代表中國文化的三十本書》,遼寧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參編。
21、《莊子》,新蕾出版社1993年版,獨著。
22、《老子》,新蕾出版社1993年版,獨著。

學術論文

1、《春秋文化諸模式初論》,載《天津社會科學》1990年第2期,《新華文摘》1990年第7期全文轉載,獨著。
2、《孔子本體論“人學”論綱》,載《孔子研究》1990年第4期,獨著。
3、《先秦儒家道德觀的文化哲學透視——兼論先秦文化的轉型》,載《齊魯學刊》1990年第6期,獨著。
4、《經學式思維方式的文化學闡釋》,載《天津社會科學》1991年第1期,第一作者。
5、《試析先秦齊魯政治文化的差異性》,載《管子學刊》1991年第2期,第一作者。
6、《試論西周時期的政治思維》,載《齊魯學刊》1991年第4期,獨著。
7、《先秦智性文化模式論——儒道法三家理論建構的文化意旨》,載《天津社會科學》1993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文化研究》1993年第3期全文轉載,獨著。
8、《漢代尊孔的政治文化意向探析》,載《齊魯學刊》1993年第6期,獨著。
9、《戰國諸子的孔子觀述評》,載《孔子研究》1994年第2期,獨著。
10、《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簡論》,載《管子學刊》1995年第3期,獨著。
11、《孔子觀種種之回顧與反省》,載《齊魯學刊》1996年第1期,獨著。
12、《中國文化的問題性——梁漱溟“文化問題論”的內在思維理路》,載《齊魯學刊》1998年第6期,獨著。
13、《意識形態與文化建設》,載《文化反思與文化建設》(論文集),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8年版,獨著。
14、《試論漢代“經”的意識形態槓桿作用》,載《朱子學刊》1998年第1輯,黃山書社1999年版,獨著。
15、《孔子:一個詮釋的神話》,載《齊魯學刊》2000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2000年第10期全文轉載,第二作者。
16、《說“恥”》,載《東方道德研究》(第四輯),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0年版,獨著。
17、《漢代儒學的意識形態功能分析與批判》,載《孔子研究》2002年第1期,獨著。
18、《公與私——中國傳統思維偏向散論》,載《聊城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獨著。
19、《和與同——先秦諸子思維方式辨析之一》,載《中國傳統哲學的現代詮釋——第12屆國際中國哲學大會論文集之二》,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獨著。
20、《哲學的盛宴——第十二屆國際中國哲學大會述記》,載《中國哲學的國際盛會——第十二屆國際中國哲學大會紀實》,當代中國出版社2003年版,獨著。
21、《文化的政治學——試論先秦儒家政治思維的文化取向》,載《天津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獨著。
22、《孔儒之學理解新論》,載《中國文化研究》2003年第3期;另收入《“孔子與當代”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河北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獨著。
23、《歷史的觀念與觀念的歷史——顧頡剛古史論的理念與方法》,載《齊魯學刊》2003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歷史學》2004年第3期全文轉載,獨著。
24、《儒家“恥”德與公民道德文明的教養》,載《道德與文明》2004年第1期,獨著。
25、《評估權力——試論漢代儒學復興的政治文化意蘊》,載《華僑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獨著。
26、《意識形態與文化的成長——試評反思儒學的兩種致思路向》,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4年第2期,獨著。
27、《傳統經學思維方式新詮》,載《管子學刊》2004年第1期,獨著。
28、《漢代經學的解釋學審視》,載《中國哲學》第二十五輯《經學今詮四編》,遼寧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獨著。
29、《韓非的政治學說述評》,載《政治學研究》2004年第1期,獨著。
30、《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孔子觀念的根本轉折》,載《孔子研究》2004年第3期,獨著。
31、《〈論語〉:一個哲學解釋學的文本》,載《東方道德研究》第八輯,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5年版,獨著。
32、《聖王崇拜:一種政治宗教》,載《王權與社會——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研究》,崇文書局2005年版,獨著。
33、《維新運動與孔子觀念的裂變》,載《齊魯學刊》2005年第5期,獨著。
34、《孔子與儒家之道及其當代相關性》,載《儒學評論》,河北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獨著。
35、《孔學新詮》,載《管子學刊》2006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2006年第6期全文轉載,獨著。
36、《中國古典政治哲學論綱——一項基於中西比較視角的審視與分析》,載《天津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政治學》2006年第8期全文轉載,獨著。
37、《試論儒家的德性觀念及其關於“人”的文明教養觀》,載《思想家》第二輯,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另收入《儒學與實學及其現代價值》,齊魯書社2007年版,獨著。
38、《人治主義,抑或人本主義?——儒家政治思想觀念的一個分疏》,載《政治學研究》2007年第1期,第二作者。
39、《儒學的當代轉化:立場、信念與心態》,載《哲學動態》2007年第5期,獨著。
40、《復興儒教抑或回歸孔子——評蔣慶〈關於重建中國儒教的構想〉》,載confucius2000(2005年12月28日),收入《大陸新儒學評論》,線裝書局2007年版,獨著。
41、《“不完全的真理”更誤人——也讀李零先生的《喪家狗:我讀〈論語〉》,載confucius2000(2007年5月15日),獨著。
42、《儒家的仁愛政治觀與循吏文化》,載《孔子研究》2008年第5期;另收入《儒學評論》第五輯,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獨著。
43、《儒家的倫理觀念及其道德教化論——古典觀念、歷史實踐及其現代轉向》,載《中國思想與社會研究》第二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獨著。
44、《思想、社會與歷史——劉澤華先生的“王權主義”說評析》,載《天津社會科學》2009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政治學》2009年第9期全文轉載,獨著。
45、《董仲舒“天人之學”再評價》,載《光明日報》2009年7月20日“國學版”,第二作者。
46、《轉換視角,重讀諸子——評劉緒義〈天人視界:先秦諸子發生學研究〉》,載《中國圖書評論》2009年第9期,獨著。
47、《“王權支配社會”釋義》,載《中西政治文化論叢》第七輯,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獨著。
48、《孔子:中國文明的守望者》,載《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另收入《儒學的當代使命——紀念孔子誕辰256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卷二),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獨著。
49、《也論國學研究的態度、立場與方法——評梁濤儒家道統論的“國學觀”》,載《學術界》2010年第2期,獨著。
50、《思者無疆——評劉剛、李冬君〈文化的江山〉》,載《中國圖書評論》2010年第2期,獨著。
51、《在學術與文明之間——關於儒家的一個概念分疏、歷史考察與未來展望》,載《齊魯學刊》2010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2011年第2期全文轉載,第一作者。
52、《試論孔子的人類習性觀》,載《孔子學刊》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獨著。
53、《重讀中國古典政治哲學——兼論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諸範式》,載《政治思想史》2011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政治學》2011年第8期全文轉載,獨著。
54、《在自由與仁道之間——試論中西文明間的差異與對話》,載《第三屆世界儒學大會學術論文集》,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年版,獨著。
55、《“文明以止”:中華民族理性的文明發展觀》,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6月4日和11日“哲學版”,第二作者。
56、《中國古典“和諧”理念及其政治含義論析》,載《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2年7月下,獨著。
57、《追求仁道的正義——古典儒家的正義論探析》,載《第四屆世界儒學大會學術論文集》,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年版,獨著。
58、《和而不同與多元文化素養》,載《藝衡》第七輯,中國文聯出版社2012年版,獨著。
59、《董仲舒的天人之學及其政治含義再解讀》,載《政治思想史》2012年第3期,獨著。
60、《觀念與體制背反的歷史生存悖論——“官本位”的政治文化解讀》,載《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2年10月下,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政治學》2013年第2期全文轉載,獨著。
61、《天下為公:古典儒家的“大公政制”理想論綱》,載《北大中國文化研究》第二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版,獨著。
62、《修身以道:作為一種生活理念的古典儒學》,載《儒學評論》第八輯,河北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另收入《藝衡》第九輯,中國書店2014年版,獨著。
63、《先秦儒家的道義論與參與式政治理念》,載《孔子學刊》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一作者。
64、《孔門三弟子比較論說》,載《管子學刊》2013年第3期,第一作者。
65、《古典儒家政治哲學論綱》,載《天津社會科學》2013年第5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政治學》2013年第12期全文轉載,第一作者。
66、《儒家的天人關係話語與仁道情懷的生態學意義》,載《天人之辨——儒學與生態文明》,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獨著。
67、《諸子百家:中華文明的精神軸心與自我詮釋》,載《齊魯文化研究》第十三輯,泰山出版社2013年版,獨著。
68、《節制權力,仰望真理——基於中國古典政治哲學之視角和帝制中國之歷史的反思》,《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4年6月上,獨著。
69、《大陸新儒學思潮平議》,《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7月30日,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2014年第11期全文轉載,作者之一。
70、《重新發現儒家——秋風式“儒家論述”評析》,載《學術界》2014年第7期,第二作者。
71、《試論墨子“奉天法古”的治安策》,載《海岱學刊》2014年第一輯,齊魯書社2014年版,第二作者。
72、《天下為公:中、西、馬政治哲學會通對話的一種可能性》,載《孔子學刊》第五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一作者。
73、《儒家思想的多重面相——評方朝暉〈為“三綱”正名〉》,載《中國哲學史》2014年第3期,獨著。
74、《“民惟邦本”:政治的民本含義》,載《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5期,《新華文摘》2015年第1期論點摘編,獨著。
75、《讓孔子直通古今是不現實的——從政治思想史視野看“儒家憲政”論思潮》,《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10月29日,作者之一。
76、《“民惟邦本”:政治的民本含義——“民本/民主”問題與古典儒家民本理念再反思與再檢討(一)》,載《儒藏論壇》第八輯,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獨著。
77、《王權主義與中國社會形態論——劉澤華先生的中國史觀述要及相關爭議評析》,載《反思中的思想世界——劉澤華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獨著。
78、《與命與仁:試論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載《孔子研究》2014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倫理學》2015年第3期全文轉載,另收入《中華民族精神追求與儒家文化——學習“四個講清楚”獲獎徵文》,青島出版社2015年版,獨著。
79、《孔子形象的歷史變遷與時代轉換》,載《社會科學報》2015年1月22日第6版,《紅旗文摘》2015年第4期摘編《看待孔子的四種眼光》,獨著。
80、《民惟邦本:政治的民本含義(二)》,載《儒藏論壇》第九輯,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獨著。
81、《儒家視域中的人際正義及其實踐性特徵》,載《黑龍江社會科學》2015年第1期,獨著。
82、《商鞅之“法”的政治哲學反思——兼論法治的功能、價值和精神》,載《武漢大學學報》2015年第3期,第二作者。
83、《“文明以止”:中華文化的精華與精神》,載《2013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階段成果選編》(上),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二作者。
84、《破壞“三綱說的死軀殼”仍是當下歷史任務》,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6月29日評論版,另收入《中國學術評論2015——〈中國社會科學報〉評論集萃》,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獨著。
85、《先秦儒家的內聖外王觀》,載《衡水學院學報》2015年第3期,第一作者。
86、《得魚在筌: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芻議》,載《天府新論》2015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政治學》2015年第9期全文轉載,獨著。
87、《道義和權威是否完全一致——與方朝暉教授商榷》,載《探索與爭鳴》2015年第6期,獨著。
88、《孔子的士人君子之學》,載《孔子文化與中國道路——孔子研究院“春秋講壇”學術講演錄》,山東友誼出版社2015年版,獨著。
89、《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載《光明日報》2015年10月28日02版(評論·觀點),獨著。
90、《商鞅農戰思想的價值論基礎》,載《江漢論壇》2015年第10期,第二作者。
91、《一個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的儒學觀與文化主張——方克立先生學術思想述評》,載《海岱學刊》2015年第2期,齊魯書社2015年版,《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6年第5期摘編,獨著。
92、《兼容並畜,綜合創新——當前思想理論的狀況與前景》,載《上海思想界》2015年第6期,作者之一。

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歷史上的孔子形象”(2001)。
2、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國古典和諧政治理念與治國方略研究”(2007)。
3、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中國古典政治哲學研究——一種新的解讀範式”(2010)。
4、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一般項目“‘文明以止’: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與文明特性研究”(201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