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林克賢
- 字:克賢
- 號:抑齋
- 出生日期:1431年
- 逝世日期:1485年
生平,評價,
生平
林克賢自少敏而好學,從學於叔祖考功郎茂宏先生,景泰中游邑庠,與黃孔昭、謝世懋、謝鐸、陳儒珍、張存茂、王希文、應志順、高遷美等同學。景泰七年丙子(1456年)與黃孔昭一道鄉試中舉。四年庚辰與孔昭同赴京上考,不中。成化三年丙戌(1466年)進士。初授刑部主事,在京與孔昭、謝鐸住在一起,相互磋商,共同議政。
克賢任刑部主事期間,與其兄侍郎林鶚為師友,平生忠存伉直,志意廣博,好隨事立功名,與人接待徐言緩步,侃侃善相道,未嘗隨聲附和,正行直道,以法律自守。罪人與律當存,雖重未嘗姑息;苟律與情未當,則求其平,而不為威勢所移。當時錦衣有特權,錦衣判的案件,雖有冤刑部不敢反。有阮成者,錦衣判處死刑,克賢知其冤屈,憤然說:“殺人以媚人,壞朝廷清廉,我豈為哉!”冒著危險,呈奏尚書陸公,要求申其冤,減其罪,再後事白,改判。自此以後,聲望日著。凡有疑案長期處理不了的積案,多交給克賢處理,克賢均隨時處置。如宗穰案,由於他處理得當,被朝士讚譽。後經考核,升員外郎。升職後,責任更重。他且兼看詳三司奏案,一一作出處理,形成廷無滯獄,政績顯著,未幾薦升福建按察司僉事。
林克賢任職期間,關心鄉邦政治。成化五年台州知府阮勤上奏從黃巖縣南太平鄉分設太平縣。申報理由是地廣,南部民都訟,難以管理,以分設加強管理。克賢聞知認為不妥,特上《上分縣封事》。文稱“不忍勞民以紛更。”他認為:分析建縣與當時經濟形勢不適應。“景泰來,戶口日益消耗,版籍屢至裁減,徭役賦稅蓋自若也。又乘以官吏不恤其疾苦,察其是非,惟掊剋剝削是務,民故相爭而興訟也,豈得已哉。連年旱澇相仍,斗米百錢,小民有日中昃而不得一餐者。臣生長是邦,目擊耳聞,日夜隱痛,欲拯之而無方。側聞台州府知府阮勤,奏以黃岩分為二縣,為弭訟之作,下布、按二司勘,欲從之。臣恐抱薪救火,舍症求藥,民愈病而困苦矣。以困苦之邑分為二,如人之殘其肢體,豈復為人乎?如家之破其財產,豈復為家乎?”他提出分縣五個不利。其一,增加民徭役。“以貧迫之人民,應一縣之庶務,猶為不給,若使當二縣徭役,其為叢脞,何可勝患!”其二,不利物資交流,“(黃岩)方圓不滿百里,西鄉之民朴而野,其利在桑麻;南鄉之民秀而文,其利在田漁。故上之人必使雜處州會,相觀為善,相資為養,樸野不及者,欲其變而文,靡麗好侈者,欲其變而儉,遠近結為婚姻,彼此貿遷有無,民甚便之,今一旦將西鄉之民隸黃岩,而以南鄉另立一縣,殊失教養之意。”其三,良吏難尋。“近年來,為民牧者罔知大體,不恤民隱,務於集事者,以掊克為意,急於便利者,以貪墨為心,故民怨於下,輒刑驅而勢迫之,至其不服,乃歸罪地方。殊不知天下至大也,能惟恩足以保四海;門庭至近也,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使無良吏,雖分十州縣,不可以治,豈系地方之廣狹哉!”其四,不利於管理,易生蠹政。“黃岩地方不滿百里,為圖不過一百四十,為都止六十以上。若割而分之,其戶口得二分之一,如生員吏胥之徒,蠲去徭役者又多,其餘責以應役,農不暇於來耜,商不暇於舟車,田園荒蕪,衣食艱窘愈甚矣。中間有等愚民,溺於目前近利,不為經久大計,為生員者,利於歲貢之便,為里胥者,利於道途之近,又有市井之輩,利於書獄寫狀以營生,故展轉動搖群議,萬一得遂,蠹政何如?”其五:大興土木,增加民負擔。“分縣大事,土木之興,工役之費,皆出於民,非天降而地涌也。連年追征錢糧,分豁庶務,才得蘇息,兼茲饑饉之秋,加以紛更之事,愛念斯民者,寧忍為此乎?”
克賢任福建按察司僉事。所至激濁揚清,官吏望風畏懾。各思洗濯以自新;凡事便於民及有補於教化者,為之無顧忌。清軍御史尹仁多行不法,克賢與同職張鸞事常批評指斥之,尹心存懷恨,當克賢歸喪回家時,趁機排擠,則大訕於當道,以沮君之進。服闕,再為福建僉事。林克賢對尹的態度略不介意,更加熱心其本職工作,努力秉公辦事。莆田有一大臣,縱容豪奴肆虐鄉里,府縣莫敢如何,克賢悉繩之以法。這位大臣懷恨於心,日思怎樣排擠克賢。
克賢巡福寧道滿,當應還京,適海賊為患,眾人認為安輯莫如克賢。巡按御史閻佐,遂檄克賢再巡福寧一年。克賢至福寧撫治有方,不遺餘力,而海道寧息。在福建還兩監鄉試,去取一以公。有欲以私意上下者,極力爭之從不徇私情。福建去京師遠,武臣多不法,克賢按法治之,從不少恕。甚至有的趁大臣私憾,肆言誣毀,雖不能有效,然當道感其讒,屈克賢十年不遷。正當公論定,升遷之時,適克賢有病,回家養病不久,即病危。於成化二十年乙巳(1485年)七月二十八日病故。
評價
克賢一生剛毅不克,黃孔昭在《按察僉事林君墓表》一文中評曰:“蓋世之取高位者,非隨時觀勢,輕重其法以要譽於當道與鄉之宦達者,則荒諼悖冒,務以私智立聲威,烜赫人目,二者皆非君所長,乃以公法求盡當為之職,則其不為世所好,亦宜也。克賢讀書好窮古今治亂、興衰及諸名臣行事之跡。文章學宋大儒,波瀾汪衍,所存有《抑齋稿》若干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