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丕源,華南農業大學信息學院、軟體學院副院長,教授。1963年7月生,四川蓬安人。華南農業大學教學名師;現任華南農業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信息學院軟體學院主管教學副院長;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電子學報》等雜誌的審稿人。1984年7月成都電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專業本科畢業;1989年1月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軟體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1984年7月至1998年7月,歷任西南石油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1998年8月調入華南農業大學,歷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副主任、主任、教授、信息學院軟體學院主管教學副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丕源
- 出生日期:1963年7月
- 職業:華南農業大學信息學院、軟體學院副院長,教授
- 畢業院校:電子科技大學
人物簡介,主要成就,名師心得,關於學習方法,人物評價,
人物簡介
林丕源,男,教授,1963年7月生,四川蓬安人。華南農業大學教學名師;現任華南農業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信息學院軟體學院主管教學副院長;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電子學報》等雜誌的審稿人。1984年7月成都電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專業本科畢業;1989年1月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軟體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1984年7月至1998年7月,歷任西南石油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1998年8月調入華南農業大學,歷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副主任、主任、教授、信息學院軟體學院主管教學副院長。
長期從事計算機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工作,主講《大學計算機基礎》和《計算機科學導論》等課程,為本科學生授課年平均學時超過240學時;主持和參加省名牌專業建設、省教學成果培育、省級教改等各級教育教學類項目10項;發表教改論文18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6篇,被EI收錄1篇;出版計算機教材和著作24部,其中3部為部級規劃教材,19部為主編或第一作者;榮獲廣東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課件評比三等獎、全國高等農業院校優秀教材獎、四川省優秀科普圖書獎二等獎和三等獎等12項教育教學類獎勵。
主持和參加國家級、省級等各類科研項目19項,發表科研論文42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錄16篇。主持的廣東省科技計畫項目重點項目"基於數據挖掘技術的養雞企業海量數據分析與套用"的成果通過廣東省科技廳組織的鑑定。鑑定會委員一致認為,成果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現主要研究領域為數據挖掘與智慧型計算、網際網路計算、農村信息化。主持過一項省級課題和一個橫向課題,排名第二參加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長期從事計算機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工作,主講《大學計算機基礎》和《計算機科學導論》等課程,為本科學生授課年平均學時超過240學時;主持和參加省名牌專業建設、省教學成果培育、省級教改等各級教育教學類項目10項;發表教改論文18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6篇,被EI收錄1篇;出版計算機教材和著作24部,其中3部為部級規劃教材,19部為主編或第一作者;榮獲廣東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課件評比三等獎、全國高等農業院校優秀教材獎、四川省優秀科普圖書獎二等獎和三等獎等12項教育教學類獎勵。
主持和參加國家級、省級等各類科研項目19項,發表科研論文42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錄16篇。主持的廣東省科技計畫項目重點項目"基於數據挖掘技術的養雞企業海量數據分析與套用"的成果通過廣東省科技廳組織的鑑定。鑑定會委員一致認為,成果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現主要研究領域為數據挖掘與智慧型計算、網際網路計算、農村信息化。主持過一項省級課題和一個橫向課題,排名第二參加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主要成就
1. 華南農業大學信息學院軟體學院教授
2. 華南農業大學教學名師
3. 本科軟體工程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華南農業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4. 本科軟體工程入才培養探索與實踐,第六屆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5. 貼近產業的工程化本科軟體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華南農業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6. 廣東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一一軟體工程,負責人
7. 廣東省高等學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一一軟體工程,負責人
8. 廣東省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一一以問題求解能力為核心的IT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負責人
9. 廣東省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一一軟體工程及計算機類專業工程實踐教育中心,負責人
10.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一一華南農業大學一四川華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負責人
獲省級以上獎勵6項。
主持或參加各類項目38項,發表學術論文74篇,其中被SCI和EI收錄21篇,被ISTP收錄3篇
主持或參加各類項目38項,發表學術論文74篇,其中被SCI和EI收錄21篇,被ISTP收錄3篇
名師心得
我很喜歡朱熹的名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它不僅意境很美,而且告訴了我做人的道理。今天它還能作為我的從教心得。我以為教書育人,愛為源,德為先,育為本,法為重。愛是做好大學教師的源動力。我愛大學校園的優美風光和文化氣質;我愛學生年輕而充滿朝氣的面孔,更樂見他們朗讀、看書、上課、自習的求學場景。我愛我的學生,視他們為弟弟妹妹或者兒子女兒。因為這些愛,我發自內心喜歡我的職業,並總希望將學生培養得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德是做好大學教師的先決條件。有德方能服人,身教甚於言傳。在教學中我自然展現出樂觀向上、敬業負責、舉止優雅、言辭得當、為人和藹的風貌,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和喜愛。
育是做好大學教師的根本目標。教書貴在育人。我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注意培養學生形成遵紀守法的基本品質、善於學習的良好習慣、積極進取的健康心態、與人為善的處事風格,以期他們能坦蕩和快樂地追求人生價值。
法是做好大學教師的重要保證。教有良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追求自如的教學方法永無止境。我勤於"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修煉。我喜歡閱讀,不僅限於專業文獻,也包括文學、哲學、教育學等書籍;關注學科發展趨勢、勤學好思、吃透教材、廣泛參考、精心備課;講課時巧妙發問、合理設伏、主次有別、善於歸納、引人思考;適時介紹自己的科研內容和科研體會;適度使用幽默有趣的語言和自然的肢體語言,輔以人文知識、故事、比喻,讓課堂充滿活力。化教書為藝術,為享受。
德是做好大學教師的先決條件。有德方能服人,身教甚於言傳。在教學中我自然展現出樂觀向上、敬業負責、舉止優雅、言辭得當、為人和藹的風貌,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和喜愛。
育是做好大學教師的根本目標。教書貴在育人。我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注意培養學生形成遵紀守法的基本品質、善於學習的良好習慣、積極進取的健康心態、與人為善的處事風格,以期他們能坦蕩和快樂地追求人生價值。
法是做好大學教師的重要保證。教有良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追求自如的教學方法永無止境。我勤於"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修煉。我喜歡閱讀,不僅限於專業文獻,也包括文學、哲學、教育學等書籍;關注學科發展趨勢、勤學好思、吃透教材、廣泛參考、精心備課;講課時巧妙發問、合理設伏、主次有別、善於歸納、引人思考;適時介紹自己的科研內容和科研體會;適度使用幽默有趣的語言和自然的肢體語言,輔以人文知識、故事、比喻,讓課堂充滿活力。化教書為藝術,為享受。
因為有愛,因為修德,因為能育人,因為求良法,所以我很努力做好大學教師,並且很快樂。
關於學習方法
1、上課認真聽講,並做好筆記,下課自學。培養學習自覺性。有不懂的問題及時詢問老師。
2、功夫下在平時。考試前臨時抱佛腳的學生,即使及格,績點也不會高。平時積累方能提高素質和能力,“學習能力”是人最重要的一種能力。
3、幾乎所有課程都會有學生反映“進度太快”,但這是大學教學不同於高中的特點。必須快速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跟上進度,不把事情留到第二天。
多看, 多寫, 多抄, 多背多記, 學習地道的英語表示。
Hardworking!
You can find not only golden houses but also gorgeous beauties in books.
人物評價
喜歡旅遊,好玩,喜歡自己搞小改造。學過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