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枕髁
- 枕髁位於:枕骨(後腦墊枕處)大孔兩側
- 舌下神經管:枕髁中後1/3處
- 詞性:名詞
解剖結構,影像解剖,
解剖結構
枕骨
位於顱的後下方,呈瓢狀,中央的大孔稱枕骨大孔,顱腔與椎管經孔相通。枕骨大孔的前方為基底部,兩側為側部,後方為枕鱗。基底部向前上與蝶骨體相接。側部的外面有卵圓形隆凸稱枕髁與寰椎組成寰枕關節。髁的上方有舌下神經管,有舌下神經通過。枕鱗組成顱後窩的下部,它的外面正中的後下方有枕外隆凸,由此向兩側延伸為上項線,這裡是斜方肌附著處。
顱骨為組成腦顱腔的骨骼,由額骨、枕骨、蝶骨、篩骨和成對的頂骨、顳骨相互連線而成。顱骨以枕外粗隆、上項線、乳突根部、顳下線、眶上緣之間的連線分成顱蓋和顱底兩部分。顱蓋是膜化骨,顱底是軟骨化骨。
顱骨內骨板有骨膜被覆,為硬腦膜外層。內骨膜在顱蓋部分與內骨板結合不緊密而在顱底時結合緊密,因此外傷引起顱骨骨折時在顱蓋部分多出現硬膜外血腫,而在顱底多為硬腦膜撕裂而產生腦脊液漏。
顱蓋骨由內、外骨板和兩者間的骨松質(板障)構成,具有一定彈力,因此在遭受打擊時,可以損傷其深面的腦而不發生骨折。由較厚肌保護的顱骨與其他部分相比較薄。
顱蓋外面外骨板可見鋸齒狀骨縫,其中冠狀縫把額骨與兩頂骨分開,矢狀縫在正中線上分開兩側的頂骨,人字縫將枕骨與頂骨、顳骨分開,鱗狀縫將顳鱗與頂骨、蝶骨大翼分開。約有8%的人,在正中線上兩額骨之間有一額縫,其他人約在5歲時此縫即癒合。偶爾在頂骨與枕骨之間有一分離的骨化小區稱縫間骨(Worm骨),這有可能引起放射線學上的誤診。
顱蓋內面由於顱內組織壓迫而凹凸不平,在正中線有矢狀竇溝,在兩側有樹枝狀的腦膜中動、靜脈壓跡。
顱蓋骨板障是成人骨髂中始終保持紅骨髓的地方之一。在板障中有樹狀或網狀的血管分支,即板障靜脈,其壁由海綿骨質構成並襯以內皮,管徑不能縮小,所以外傷或手術時出血嚴重,需用特殊止血法。顱蓋骨板障共有額、枕、顳前和顳後4對板障靜脈,之間有分支吻合成網。顱蓋骨內尚有導靜脈(即導血管),是穿過顱骨直接連線顱內各靜脈竇與顱外靜脈的靜脈,其中也有與大腦表面淺靜脈相連。導靜脈也可以起自板障靜脈而與顱外靜脈相連。導靜脈內無瓣膜。
人字縫尖是人字縫與矢狀縫的連線點(嬰兒的後囟)。囟點是矢狀縫與冠狀縫的連線點(嬰兒的前囟)。骨縫在顱蓋內側面呈直線狀。初生時呈四邊形的前囟和呈三角形的後囟都相當大。正常前囟在1~2歲時才關閉。關閉之前,可在正中線上經前囟穿刺至深部的上矢狀竇進行採血,或將針斜插到側腦室內抽取腦脊液。在囟門未閉合時,腦易遭到外力損傷。所以要小心保護這些地方,尤其是其中最大的前囟。初生兒的面顱與腦顱之比要比成人的小,因為牙發育未全和鼻竇尚未發育。
影像解剖
枕骨頦頂位:整個顱底影呈類圓形,最前突出部分為鼻部及上牙槽,稍後為頦部及額面部結構的重疊影像,其兩旁為顴骨弓。鼻中隔與篩骨垂直板相續並位於中線前部,兩旁結構對稱。中部的透亮影為蝶竇及鼻後孔,其後為蝶骨體部。蝶竇的透亮影明顯,竇壁清晰,兩側壁旁緊鄰磨牙,呈人字形的緻密影為翼突內、外板。翼突板的後方有卵圓孔,後外方較小呈圓形者為棘孔。顳骨岩部呈八字形緻密影,位於枕骨大孔的前外方,左右對稱呈軸位影像。岩骨前緣頸內動脈管外口呈圓形透亮影,岩尖部不規則透亮影為破裂孔,由岩尖部、蝶骨與枕骨共同圍成。岩骨中部有內、外耳道及耳蝸、半規管,內耳道開口於岩骨後側中部,呈一較短的橫行管狀透亮影。頦頂位後部枕大孔顯影清晰,寰椎顯影於枕大孔周圍,其中前弓顯示清晰,樞椎齒狀突投影於枕骨大孔中央。
額枕位:即Towne位,主要用於觀察枕骨鱗部、頂骨後部、枕大孔及部分顳骨岩部,顱蓋骨上的人字縫、冠狀縫及矢狀縫顯示清晰。中部顯示完整的枕骨鱗部,其中央十字形稍緻密影為枕內粗隆,兩側為橫竇影,上、下分別為上矢狀竇和枕竇。蝶鞍鞍背和後床突顯示於枕骨大孔中央。從枕骨大孔兩側斜向外上方的緻密影為顳骨岩部,其外上方透亮影為鼓竇。岩骨嵴內上緣橫行短管狀透亮影為內耳道開口。
蝶鞍側位:
蝶鞍的形態。根據前後徑與深徑的比例關係蝶鞍可分為卵圓型、扁平型和圓型3種類型,前兩者前後徑大於深徑,後者前後徑與深徑大致相等。兒童多為圓形,成人多為卵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