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臨夏副板齒犀
- 拉丁學名:Parelasmotherium linxiaense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目:奇蹄目
- 亞目:角形亞目
- 科:犀科
- 屬:副板齒犀屬
形態特徵,發現過程,
形態特徵
臨夏副板齒犀體型巨大,頭骨長,鼻骨末梢到枕髁的距離長達1m。頰齒列強烈前移,M3位於眼眶之前。鼻骨非常長,前部側向擴張,兩側邊緣平行;從側面看,鼻骨在上翹的中點陡然下傾。鼻骨中部角座呈粗糙的大型穹窿狀,直徑約80mm。鼻切跡深,呈U形,其後緣在P4/M1界線水平。前頜骨窄而長,無上門齒;眼眶接近頭骨頂面,其下緣突出,眶後突發達。顴弓前端位於M3後緣水平,面嵴發達並具垂直向上的分支。頭骨頂面寬闊而凹陷,枕部高聳;頂嵴相當微弱,嵴間分隔寬闊;額骨平坦,無額角。腦顱寬而低。枕面提醒,項結節強壯。枕嵴從頂面看平直,從枕面看輕微凹陷。枕髁強壯而寬,髁間切跡開闊。關節後突粗壯,向前彎曲。基結節發達,中嵴高聳。鼓後突和副枕突在它們的基部癒合。鼓後突厚實而前傾,側向擴展。副枕突強壯,橫截面扁三角形。硬齶後緣呈寬闊的U型,其底部位於M2中線水平。
無上門齒。頰齒極度高冠,M2高達100mm,指示臨夏副板齒犀可能已進化除無根的終生生長的頰齒。左右頰齒列向前趨近,無內外齒帶。釉質褶皺發育,前臼齒上的刺狀構造尤其豐富;白堊質充填齒窩,但未覆蓋外壁。
發現過程
2001年,鄧濤(Deng,2001b)描述了新種臨夏副板齒犀,材料為一些單個的頰齒,產自甘肅省東鄉縣那勒寺鄉郭泥溝的柳樹組紅黏土底部,年代為晚中新世早期,年齡約1110萬年。正型標本為右M2,、左右M3、右m1和左m2,屬於同一個個體。
2007年,鄧濤又發表了在東鄉縣郭泥溝同一層位發現的臨夏副板齒犀的頭骨,顯示了副板齒犀屬和寧夏犀屬之間的頭骨差異,這些差異支持它們各自為獨立的有效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