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構造與地殼演化》是198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康迪(Condie, K.C.)。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板塊構造與地殼演化
- 作者:(美)康迪(Condie, K.C.)
- 類別:地球科學
- 譯者:張雯華、李繼亮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6年04月
《板塊構造與地殼演化》是198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康迪(Condie, K.C.)。
《板塊構造與地殼演化》是198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康迪(Condie, K.C.)。內容簡介本書由美國新墨西哥礦業學院康迪教授原著,依據1982年第二版譯出.本書系統地闡述了地月系起源,地球內部構造,板...
板塊構造理論認為地殼板塊是地幔軟流圈上的剛性塊體,板塊的邊界處是構造運動最活躍的地方,在這裡存在著第3種邊界應力:由於兩個板塊相對運動而產生的擠壓力(如造山帶的隆起,海溝處一個板塊俯衝到另一個下面時);兩個板塊背離運動...
板塊構造,又叫全球大地構造。所謂板塊指的是岩石圈板塊,包括整個地殼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頂部,也就是說地殼和軟流圈以上的地幔頂部。新全球構造理論認為,不論大陸殼或大洋殼都曾發生並還在繼續發生大規模水平運動。但這種水平運動並...
板塊構造認為,地球表層(岩石圈)是由厚度大約為100-150 km的巨大板塊構成,全球岩石圈可分成六大板塊,即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塊幾乎完全在海洋,其餘均包括大陸和海洋。板...
板塊構造理論是60年代末期形成的一個大地構造學說,是大陸漂移說和海底擴張說的進一步發展。它是在海洋地質、海底地貌和地球物理等學科大量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全球地殼活動方式作出的概括和總結。板塊構造理論認為:岩石圈的基本構造...
源於加拿大地球物理學家威爾遜(J.T. Wilson,1908-)的“板塊”(plate)概念。1965年,他指出大洋中脊、轉換斷層、島弧一海溝系是三種類型的構造活動帶,它們首尾相接、連綿不輟,從一種活動帶轉換成另一種活動帶,形成地殼運動;地殼...
板塊運動 堅硬的地殼並不是“鐵板一塊”,位於地表以下70-100公里厚的岩石層也不像蛋殼那樣完整。無論是在大洋底下或大陸底下的岩層,原來都是由一塊塊大板塊構成的。在這些大板塊之間不是大洋中脊的裂口,就是幾千米深的海溝或者是...
地球堅硬的地殼位於地表以下70-100公里厚的岩石層也不像蛋殼那樣完整。無論是在大洋底下或大陸底下的岩層,原來都是由一塊塊大板塊構成的。在這些大板塊之間不是大洋中脊的裂口,就是幾千米深的海溝或者是巨大的斷層。 全球六大板塊即...
對於地球板塊構造是從地球演化史的哪一時刻開始形成的,科學家將對部分比2億年前更古老的海底地殼進一步研究。20世紀初期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說”就是在上述曲折的過程中探索並發展的,直到70年代被科學界首肯的板塊構造學說...
地球的表層由大約十來個大板塊和幾個小板塊構成。在每一板塊範圍以內,地殼的岩石是作為一個剛體運動著,此剛體只有微弱的撓曲現象,幾乎沒有地震活動和火山活動表現。板塊的邊緣是由出現世界上80%的地震和火山的狹窄地帶確定的。板塊邊界...
板塊內部相對穩定,其周圍邊界是岩石圈較為活動的地帶,地震、火山和斷裂等活動比較活躍。板塊之間常以大洋中脊、大陸裂谷、島嶼、海溝及轉換斷層等地殼構造活動帶為其邊界。板塊構造說描繪了一幅生動活潑的地球畫像,力求從整體上把握全球的...
板塊構造,又叫全球大地構造。所謂板塊指的是岩石圈板塊,包括整個地殼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頂部,也就是說地殼和軟流圈以上的地幔頂部。新全球構造理論認為,不論大陸殼或大洋殼都曾發生並還在繼續發生大規模水平運動,但這種水平運動並...
所謂劈理則是一種大致平行的細微而密集的構造裂隙。不過這些構造形跡只是描述了地殼構造的局部狀態。關於地殼整體構造的模型稱為大地構造學說。這裡介紹其中的一種,即板塊構造學說。因為這是近年來一系列地學重要研究成果綜合的結果,是現代...
洋脊下方地幔上升,形成的橄欖石後來分解成構成海底地殼的玄武岩,以及黏在海底地殼下方的其他種類玄武岩。如此一來,就會形成上下兩層的海底板塊,也就是所謂的“海洋板塊”。而且,這種板塊會左右同時被拉扯,使海洋板塊不斷擴張,洋脊因此...
此“板塊構造”術語,亦由麥肯齊和摩根於1969年提出,並被地球科學各領域所接受。每個板塊的厚度由50-60千米到160千米不等,其範圍大小也各不相同,根據其規模可分為大、中、小板塊。1968年,Le Pichon將全球地殼分為六大板塊:太平洋...
中國地殼構造發展階段主要依據構造格局和古地理輪廓的重要變化,並以構造運動期為劃分標準。現代地質研究雖然把地殼和上地幔頂層共同組成的岩石圈看作一個整體,但據以劃分構造階段的主要事實和現象,實際上限於地殼的範圍。所以構造階段主要...
地殼又能分為大陸地殼比海洋地殼兩套間。有關這兩個單元的變動,自公元一九一二年以來曾有學者講出“大陸漂移說”與“海底擴張學說”,以說明地殼的大規模變動。這幾年於一九六七年左右,又有“板塊構造學說”,講出地殼為六大板塊,...
《台灣板塊構造與環境演變》是於1995年1月海洋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黃鎮國。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地形、地殼、重力、磁力、地震、火山、沉積、構造活動等多種標誌,綜合分析台灣的板塊構造和板塊運動,系統闡明台灣的構造演化和地質...
演化歷史 太古代 (距今約25億年之前)太古代是地質年代中最古老、歷時最長的一個代,即原始地殼以及原始大氣圈、水圈、沉積圈和生物的發生、發展的初期階段。太古界的地層由變質深的正、副片麻岩組成。已知其中最古老的年齡為40多億年...
研究取得以下成構造觀點編制了1:100萬《吉黑東部大地構造圖》-把本區地殼演化劃分成(AnZ)、古吉黑造山(Pz1)、地殼垂向增生固結成熟(Pz2)及新z四個階段,明確提出了佳木斯-興凱地塊和龍崗地塊分別隸屬於西伯北板塊。2.在地層...
美洲板塊模型 “美洲板塊模型”認為加勒比地殼起源於現今南、北美板塊間西部的中美地區。基於斷層擦痕、年代學及古地磁數據所構建的加勒比板塊構造演化模型認為,古加勒比地殼源於南美板塊西北緣的Chortis塊體,該塊體在白堊紀晚期東向漂移1000...
板塊構造 板塊構造學,是研究地球岩石圈板塊的成因、運動、演化、物質組成、構造組合、分布和相互關係以及地球動力學等問題的學科。地質學的一個分支。它認為地球的岩石圈分解為若干巨綁的剛性板塊即岩石圈板塊,重力均衡地位於塑性軟流圈...
監測地殼形變運動,具體觀測元素是地表點位置變化。測量種類 運動監測 主要用來測定板塊運動參數,測定大陸板塊和海洋板塊的內部形變,其觀測手段主要採用VLBI、SLR 和GPS等空間測量技術。全國及區域 測定亞板塊及構造塊體的地殼形變,給出...
板塊內部相對穩定,其周圍邊界是岩石圈較為活動的地帶,地震、火山和斷裂等活動比較活躍。板塊之間常以大洋中脊、大陸裂谷、島嶼、海溝及轉換斷層等地殼構造活動帶為其邊界。板塊構造說描繪了一幅生動活潑的地球畫像,力求從整體上把握全球...
通過對東崑崙山及鄰區地質構造演化及岩石究,重建了東崑崙古板塊體制、造山過程及其與西藏板塊的拼合歷史,原的形成機制和隆升歷史,提出了三次裂解,三次會聚造山、五條縫合從北往南增生而形成的前新生代總體地殼演化框架,認為青藏...
比較流行的是大家普遍認同的板塊構造學說。1965年加拿大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威爾遜首先提出“板塊”概念,1968年法國人把全球岩石圈劃分成六大板塊,即歐亞、太平洋、美洲、印度洋、非洲和南極洲板塊。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是地殼活動比較活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