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麗區民眾非遺體驗中心,是天津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驗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麗區民眾非遺體驗中心
- 地址:天津市東麗區
東麗區民眾非遺體驗中心,是天津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驗基地。
東麗區民眾非遺體驗中心,是天津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驗基地。基地地址天津市東麗區先鋒東路3號。所獲榮譽2023年12月,經東麗區文化館申報,入選天津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驗基地(和平區)名單。1...
統籌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布局,推動文化資源向鄉村傾斜,鼓勵有條件的區依託特色資源建設博物館、非遺館。加強幹線公路與通景區道路銜接,完善交通旅遊標誌,提升公路服務區、停車區服務品質。加大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加快社區(村)室外健身設施、“三大球”場地設施、冰雪設施等建設,新建一批健身步道、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
舉辦“太平鼓、蘭州鼓子、魏振皆書法”三張縣域文化名片集中展示活動和皋蘭縣第二屆魏振皆書法臨摹展,“非遺進校園”活動, “一村一品”民眾性文化精品創建工程文藝演出,“秦韻流光”秦腔服飾文化展和戲曲化妝培訓班。開展“閱享新時代”流動圖書“十進”活動,聯合天津東麗區圖書館共同舉辦了“書香砥礪奮進路·...
非遺 截至2023年,丹稜縣共擁有省級非遺項目名錄4項,市級非遺項目名錄4項,縣級非遺項目名錄24項,非遺代表性傳承人76人。丹稜嗩吶 丹稜嗩吶,丹稜人俗稱“撒喇子”“哩兒喇”。是中國民間嗩吶南派支系之一,旋律悠揚,節奏明快,具有濃郁的民間特色和鄉土氣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嗩吶藝術之鄉”...
1959年8月,米林縣開展轟轟烈烈的民主改革,對扎西繞登寺進行了“三反三算”(反對叛亂、反對特權、反對剝削和算政治壓迫賬、算階級壓迫賬、算經濟剝削賬)運動,將沒收的土地、牲畜、糧食、房屋及其他財產分給了農牧民民眾。非遺 珞巴族服飾 珞巴族服飾由“達努”(瑞香樹皮)等植物纖維紡織的土布縫製而成,多為...
非遺 截至2021年,台江縣有國家級非遺項目有14個。其中由台江縣直接申報的項目有10個(《苗族古歌》、《反排苗族木鼓舞》、《苗族姊妹節》、《苗族多聲部民歌》、《苗族獨木龍舟節》、《苗族服飾》、《苗繡》、《苗族織錦技藝》、《苗族銀飾鍛制技藝》、《苗族舞龍噓花習俗》);由州級層面統籌申報的、流布地含...
非遺 2023年,龍山縣共有212項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6個(土家族梯瑪歌、打溜子、咚咚喹、擺手舞、茅古斯舞、織錦技藝),省級18個,州級64項,縣級124項;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7人,省級22人,州級71人,縣級106人。土家族梯瑪歌 土家族梯瑪歌,旋律...
高槐村位於德陽市區東郊,距市中心7.5公里,依託咖啡主業,引進培育3D列印、鄉村音樂、青溯植染、“非遺”潮扇等新業態,成立葉毓山、葉毓中藝術研究中心,豐富吃、住、游、購、學等全方位體驗。2020年4月,高槐村被命名為2019年度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示範村;2020年11月,入選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