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關島“而生”
DF-26飛彈的傳聞早已有之,以美國《自由燈塔》為首的國外媒體也對DF-26飛彈進行了報導,從外國報導看,DF-26飛彈是一種以常規打擊為主的中遠程彈道飛彈,從某種意義上說堪稱中國的
SS-20飛彈。
換代需求
DF-26固體中遠程飛彈的出現可以說是一種必然,屬於我國第一代液體彈道飛彈更新換代的產物。我國1965年制定的《地地飛彈發展規劃》中提出了“八年四彈”規劃,計畫在八年內研製出DF-2中近程彈道飛彈、DF-3中程飛彈、DF-4中遠程飛彈和DF-5洲際飛彈。第一代東風飛彈早已完成研製,並在很長時間內成為我國戰略威懾力量的中流砥柱,但它們畢竟是20世紀60年代的產物,尤其是有毒液體推進劑的設計,越來越無法適應我國第二炮兵發展的需求。
我國航天軍工部門在解決彈道飛彈的有無問題後,也開始研製性能更好的新一代彈道飛彈,對老式液體彈道飛彈進行替換。我國的新一代固體彈道飛彈中,既有替換DF-2/DF-2A的DF-15、DF-16飛彈,也有替換DF-3的DF-21飛彈,對於國之重器DF-5洲際飛彈,我國研製了DF-31系列洲際飛彈進行補充和替換,那么DF-4飛彈呢?作為一種射程4000公里以上的中遠程彈道飛彈,DF-4飛彈承擔著威懾美軍關島、迪戈加西亞等核心軍事節點的重要任務。雖然今年宣傳第二炮兵東風第一旅的電視報導中,還曾出現DF-4飛彈的身影,但它畢竟老舊落後了,亟需新型彈道飛彈實現更新換代,這就是本文的主角——通用中遠程固體彈道飛彈DF-26。
戰略需求
東風4飛彈只能使用核彈頭,無法滿足核常兼備的作戰需求
DF-4飛彈的打擊目標是關島,如果部署在我國西部地區,也可以打到莫斯科。DF-4隻能使用大當量核彈頭,這限制了它的使用條件,無法滿足我國第二炮兵部隊新形勢下的核常兼備的需求。從這個角度說,DF-26並非是DF-4中遠程彈道飛彈的簡單替代。
美軍已經提出了“重返亞洲”和“亞太再平衡”的戰略,不斷增強亞太尤其是西太平洋地區的兵力,不過美軍針對我國反介入作戰能力的增強,開始將部分兵力從第一島鏈後撤到第二島鏈上的關島,並進一步增加駐防關島的戰略遠程轟戰機等打擊力量,還對關島基地的的後勤保障設施進行了增強。關島已經成為目前維持美軍西太平洋軍事優勢的戰略核心節點,也是對我國國家安全威脅最大的節點之一。根據美軍的空海一體戰計畫,部署在印度洋迪戈加西亞島上的B-2戰略轟炸機和隱身無人機,也將承擔打擊我國西北內陸戰略飛彈部隊等重要目標的任務,同樣對我國國家安全構成了不小的威脅。
關島(Guam)位於美軍西太平洋布局的核心位置,對我國構成了一定的威脅
關島距離中國大陸直線距離就高達約3000公里,中間還有第一島鏈的限制,要打擊美軍關島基地,我國目前的常規打擊手段不論是轟炸機還是水面戰艦都面臨著嚴峻的突防和生存能力問題。相比之下,常規中遠程彈道飛彈雖然火力投擲能力弱,但具有突防能力強的優勢,在反應速度上更是占盡上風,是現有技術和工程手段下最合適的手段。
DF-26作為我國新一代中遠程彈道飛彈,首要目標就是滿足對關島等重要軍事基地進行遠程精確常規打擊的需求,美軍的迪戈加西亞島基地以及新建的澳大利亞達爾文基地,也應納入DF-26飛彈的打擊範圍。不出意外的話,DF-26飛彈還應該具有攜帶核彈頭的能力,由於核彈頭質量要比常規彈頭小得多,DF-26核飛彈自然會擁有更遠的射程,可以解放一部分DF-31系列飛彈用於更有價值的任務。
外媒報導
中遠程彈道飛彈和“轟6+巡航飛彈”是打擊關島的較合適手段
美國媒體《自由燈塔》2014年的報導中,提到2012年2月29日網際網路上一幅疑似DF-26
飛彈的照片,指出DF-26飛彈擁有至少2200英里(折合3540公里)的射程,不過這並非DF-26的實際射程,而是指出這是一種射程大於3500公里的中遠程飛彈(IRBM)。
文中聲稱中國已經為新型中遠程飛彈研製了兩種不同的三用車,它們比DF-21飛彈使用的三用車更大,但遠小於DF-31飛彈的三用車。美國媒體還報導了2011年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正在研製的射程為2400英里(3860公里)的彈道飛彈,這種新型彈道飛彈將在2015年部署, 2011年中國還在繼續製造DF-21飛彈,這暗示DF-26飛彈是DF-21飛彈的後續型號。文中還駭人聽聞的表示DF-21反艦彈道飛彈的出現已經迫使美國海軍重新設計艦載無人機,增加它的航程以便在DF-21飛彈射程外起飛,暗示射程更遠的DF-26飛彈如果改進出反艦彈道飛彈型號,將對美國海軍構成更大的威脅。DF-26飛彈的服役,將進一步增強中國的反介入和區域拒止能力。
美軍近期開始在關島部署THAAD反導攔截系統
美方同樣注意到DF-26飛彈對美軍在亞太地區關鍵軍事樞紐關島的威脅,《自由燈塔》的報導呼籲美軍僅僅在關島部署THAAD防禦系統是不夠的,在嘉手納、韓國甚至關島的美軍受到威脅的時刻,不應該繼續削減國防開支了。美國《飛彈威脅》網站2014年也對DF-26飛彈進行了報導,指出DF-26飛彈基於DF-21飛彈設計,飛彈研製開始於2007年,它因為具備打擊關島基地的射程而備受關注,《飛彈威脅》網站的文章還特意使用了“關島殺手”的標題來形容DF-26飛彈。
俄羅斯人也不甘寂寞,2014年俄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的卡申接受採訪,指出DF-26飛彈是現有DF-21飛彈的進一步發展,彌補了DF-21系列飛彈射程不足的遺憾。卡申認為DF-26飛彈具備核常兼備的攻擊能力,又有更遠的射程,加上中程彈道飛彈較為便宜,作戰靈活性更高,將對亞太地區的戰略平衡造成重大影響。卡申還認為DF-26飛彈擁有更大更先進的固體推進系統,可以改進出性能更強大的反衛星飛彈系統,但卡申表示反艦彈道飛彈系統的難度更多在於對海上移動目標的監視和跟蹤,DF-26就算衍生出反艦彈道飛彈也無法充分發揮更遠的射程,因此向反艦方向發展的可能性較低。
東風21系列飛彈可以打擊沖繩目標,但是射程覆蓋不了關島
性能猜想
目前國內並沒有公開DF-26飛彈及其性能的相關信息,但是從戰略需求和外媒的簡單報導,還是為我們觀窺DF-26飛彈的性能提供了一線機會。據此對DF-26飛彈用途和性能進行的推測,雖不中亦不遠矣。
DF-26飛彈從需求上說,是一種核常兼備以常規打擊方式為主的中遠程彈道飛彈,這對飛彈的投擲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關島到中國大陸的直線距離就接近3000公里,考慮到戰時機動和生存能力的需求,部署在大陸縱深地帶對飛彈射程的要求更高。一種有效射程約4000公里的中程飛彈,理論上可以通過DF-21中程飛彈的進一步改進實現,但美國發布的《中國軍力報告》指出,DF-21C常規中程彈道飛彈的射程只有1770公里,這是因為常規彈頭要比核彈頭重得多,嚴重降低了飛彈射程。DF-26飛彈要攜帶更重的常規彈頭打到關島,就要使用大得多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從而使發射質量等指標接近蘇聯時代研製的SS-20中程飛彈。
東風26的飛彈個頭比東風21大得多,載車也變為了6軸
DF-26飛彈在使用上以常規打擊為主,核威懾為輔。常規彈頭雖然重量更大,但彈頭威力遠小於核彈頭,必須用更高的精度彌補威力的下降。我國已經在彈道飛彈發射平台和飛彈上使用了精度更高的慣導系統,加上衛星導航系統的輔助修正,大大提高了彈道飛彈的制導精度,同時以DF-15B和DF-21C飛彈為代表使用了先進的再入機動制飛彈頭,也將飛彈的命中精度提高到30米CEP以下。我國現役彈道飛彈技術的進步,同樣會套用在新一代的DF-26中程飛彈上,DF-26飛彈將使用性能更好的三用車和精度更高的慣導平台。從理論上說,再入機動彈頭用於DF-26飛彈並沒有太大的技術難度,DF-26飛彈將在保證約4000公里射程的同時,實現小於30米的命中精度,成為常規精確打擊的殺手鐧。
滑翔彈頭機動性高,軌道可劇烈變動,相比彈道式再入彈頭要難以攔截
DF-26飛彈的突防能力同樣是飛彈研製的重中之重。相比於DF-4飛彈研製的年代,今天彈道飛彈防禦技術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軍現役的SM-3和
THAAD飛彈都擁有了相當不錯的反導能力,FTO-01反導試驗中兩者分別攔截了中程彈道飛彈靶標,至於它們在各自獨立的反導試驗中攔截的中程彈道飛彈就更多了,SM-3甚至攔截過LV-2這樣的中遠程彈道飛彈和USA-193這樣的低軌道衛星,理論上甚至具備了攔截簡單洲際飛彈的能力。目前美軍在日本橫須賀基地和夏威夷珍珠港基地各自部署了5艘宙斯盾反導戰艦,還計畫將一個THAAD連永久部署到關島,DF-26飛彈必須具備足夠的突防能力才能對關島基地進行打擊。從現有技術分析,DF-26飛彈很可能使用了大推力高加速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減少助推段工作時間,降低被美軍天基紅外預警衛星發現和跟蹤的機率;中段飛行期間,DF-26飛彈可以使用箔條和誘餌等干擾突防措施,還可能使用更先進的中段機動變軌措施;至於飛行末端面對THAAD和愛國者PAC-3飛彈,DF-26飛彈必然使用的再入機動彈頭本身就可以提升突防能力,降低被攔截擊毀的可能。
8月22日美國《自由燈塔》還報導了我國WU-14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第五次試驗的訊息,聲稱這次試驗中WU-14首次具備了進行機動規避攔截的能力。本次試驗後美方專家稱WU-14可能代表了中國擴展區域拒止範圍的努力,而WU-14此前的報導中,就有用於DF-26等中遠程飛彈突防的猜測。毫無疑問,大投擲能力的DF-26飛彈使用類似WU-14的高超音速滑翔器,將徹底規避SM-3和THAAD飛彈的大氣層外攔截,迫使THAAD只能進行射程有限的大氣層內攔截,把DF-26飛彈的突防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