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衡州

南朝承聖中置,治所在曲江縣(在今廣東韶關市南十里武水西)。《清一統志·韶州府》:“時有衡州治含洭,故謂此為東衡。”隋開皇九年(589)改為韶州。武德四年(621)又改番州置,治所在曲江縣(今廣東韶關市西一里武水西)。轄境相當今廣東曲江翁源乳源以北地區。貞觀元年(627)改為韶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衡州
  • 類型:中國歷史行政區劃
解釋,沿革,

解釋

南朝梁承聖中置,治曲江縣(今廣東韶關市南武水西)。開皇九年改為韶州。

沿革

南北朝梁承聖(552~555年)中,於始興郡置東衡州,州治在曲江,梁末陳初,一度廢東衡州。天嘉元年(560)復置東衡州。
隋開皇九年(589年),改東衡州為韶關州。開皇十一年,韶州入廣州。唐武德四年析廣州之曲江置番州,不久更名東衡州。唐貞觀(627~633年)中,改東衡州為韶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