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銅奔馬

東漢銅奔馬

東漢銅奔馬,別稱馬超龍雀、馬踏飛燕、銅奔馬、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東漢銅奔馬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重7.15千克。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

東漢銅奔馬在1983年10月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漢銅奔馬
  • 出土時間:1969年10月
  • 出土地點: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
  • 別稱:馬踏飛燕、銅奔馬、馬踏飛隼 等
  • 類別:青銅器
  • 館藏地點:甘肅省博物館
  • 年代:東漢
  • 級別:國寶級文物
文物特徵,流傳歷史,出土環境,創作技巧,文物鑑賞,文化寓意,文物價值,重要展覽,社會評價,文物爭議,

文物特徵

東漢銅奔馬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重7.15千克。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隻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
馬超龍雀馬超龍雀
銅奔馬微微地偏向一側的頭高昂著,前面頭頂的鬃毛和後面的馬尾一致向後方飄飛,渾圓的軀體呈流線型,四肢動感強烈,三蹄騰空,右後蹄踏一展翅奮飛、回首驚視的“風神鳥”龍雀。

流傳歷史

1969年,正是備戰備荒的年代。9月初,武威縣新鮮人民公社新鮮大隊第十三生產隊的村民正在挖防空洞。9月10日,揮舞著钁頭的村民,挖到了堅硬的石頭,村民將浮土層刨開後,發現是一塊磚頭。隨即發現了磚頭砌的牆體。於是村民們將磚拆開,發現是一個墓室。
大隊的幹部知道了這個訊息後。他們帶著馬燈、武器由地道進入墓室,進行查看。這時發現,這是一個古代的墓葬。一些墓室中,放著銅馬銅車,這些銅車馬並不是很高。很快,墓葬中的各種殉葬品被送到了大隊部。當時,發現墓內有銅車馬和其它文物就讓生產隊會計負責,用麻袋將這批文物搬運到生產隊的庫房保管,隊幹部們還列出了一個入庫文物清單。
儘管如此,村民還是採取了封鎖訊息的做法。儘管強調保密,但訊息還是傳到了公社裡。新鮮公社書記對此非常重視,他以視察防空洞為由,來到生產隊。提出了一個明確說法,出土的古文物,不能變賣,更不能毀壞,要給上級政府反映。至此,這個訊息才被上報。
雷台漢墓出土銅車馬武士儀仗俑和一件罕見的銅奔馬,在甘肅省以往的考古發掘中,實屬少見,說明這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墓葬。後來,武威的文物工作者黨壽山先生親自用架子車,將文物搬運到武威文廟大殿保管起來。到11月和12月間,雷台漢墓中出土的文物先後兩次被調到了省上。不過此時人們並沒有真正認識到銅奔馬的價值。
真正認識銅奔馬價值的是郭沫若,他是銅奔馬的伯樂。當郭沫若第一眼看到銅奔馬時,就對銅奔馬的造型讚嘆不已,認為它既有風馳電掣之勢,又符合力學平衡原理,無疑是一件稀世珍寶。據親歷者說,當時,讓郭老大加讚賞的兩件國寶是唐代金銀棺和東漢銅奔馬,並且說“這兩件拿到北京可以引起轟動。你們好好宣傳,我回去也給你們宣傳宣傳。”後來,銅奔馬在北京的展覽上才一鳴驚人。
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出土環境

雷台位於甘肅武威城區北關中路,占地面積12.4萬平方米,距今已經有1700多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雷台為前涼(301年~375年)國王張茂所築靈鈞台。《資冶通鑑》中記載:為東晉元帝大興四年(公元321年)始築“周輪八十餘堵,基高九仞”。現雷台保存基本完好,長106米、寬60米、高8.5米。台上有明清時期的古建築群雷祖殿、三星斗姆殿等十座,其建築雄偉、規模宏大。
出土環境出土環境
1969年在雷台下發現一處東漢晚期(186年~219年)的大型磚石墓葬,墓道長19.34米,墓室分前、中、後三室及左右耳室各三處,出土有金、銀、銅、鐵、玉、骨、石、陶器等文物231件,在出土文物中最突出的是鑄造精緻的99件銅車馬儀仗俑,藝術價值最高的是一匹銅奔馬。

創作技巧

東漢銅奔馬在創作上運用了高度寫實的手法。中國在先秦時代,雕塑尤其是純粹的塑作品不是藝術的大宗。青銅器雕塑主要以擬形器或局部裝飾存在。在造型方法上,與青銅器紋飾樣也是裝飾性強,寫實性差。在這一點上與古希臘、羅馬雕塑造型方法是截然不同的。但到了秦漢時代,塑不僅多起來,而且在藝術手法上走向了寫實的高峰,不僅體量巨大,而且深入細微,如秦陵出土的兵馬俑以及銅車馬就是這樣的。漢代塑雖然不如秦代的高大與細緻,但仍然保持了相當的寫實性,相比秦代雕塑的靜穆,更多了些運動感。東漢銅奔馬也是如此,比例勻稱,造型精準,雖然沒有過多細節的刻畫,卻概括性地傳達出其基本形體與動勢。

文物鑑賞

馬超龍雀馬超龍雀
關於此馬的名稱,歷來眾多專家從不同角度為之命名,最後將其定名為東漢銅奔馬,這也是被認可的名稱,除此以外還有馬踏龍雀、飛燕騮、紫燕騮、天馬、馬神天駟、馬踏飛燕等說法。對於一件藝術品的命名有這么多的說法,這在藝術史中絕無僅有,可見其在藝術史上的巨大影響力。這些不同說法的分歧點在於馬足所踏之鳥的種類。此外還有一種折中的說法——銅奔馬,這種定名很平實,不會有任何失誤,但也避開了對於鳥形底座本身屬性的認定。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肯定的是,在馬足下加鳥形底座的做法是此雕塑的一種創新。
東漢銅奔馬在動態飛揚下站立的實際問題。在壁畫、畫像石等同類馬匹造型中並沒有看到類似的做法。因為壁畫、畫像石是在二維或近於二維上實現,沒必要節外生枝。而在雕塑中則是出於現實需要,東漢銅奔馬是一件在三維空間中展開的有體積和重量的物件,而且動感強烈,呈三足騰空之勢,如果與壁畫採用同樣的方法,則不可能使奔馬保持平衡。因此在其足下加上鳥形底座以固定,解決了這一現實問題。它顯然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既合平力學原理,又使奔馬的輕盈和物體的穩定雙雙得到完美的解決,這正是它的高超之處。具體而言,鳥形底座平,與地面接觸面積大,鳥的頭、雙翅、尾呈現伸展狀,增大了穩定性,這道理正如三角支架。所有這些,使馬的重心通過足踏于飛燕背上而能保持平穩,構思之精巧無出其右。
其次,東漢銅奔馬用鳥形底座,在藝術上也是一種創造。製作者在固定奔馬的同時,將底座的實用功能與藝術創造結合起來,這一大膽而又巧妙的做法,增增添了作品的藝術效果。實際上,藉助部件來實現實用與審美目的的做法在漢代是常見的,比如著名的長信官燈就是將雕塑與燈結合,以宮女的袖管作為排煙道的方法也是如此。塑造一匹馬的逼真形象這並不太難,然而要將一件靜止的物件表現出動感,特別是要表現匹日行千里的良馬風馳電掣的神速,這就不那么容易了。但製作者卻匠心獨運,運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把奔馬和飛鳥絕妙地結合在一起,大膽地讓馬的右後蹄踏在一隻凌空飛翔的鳥身上。這樣就襯托出馬的迅疾,使一匹靜止的銅馬活靈活現地呈現在人們面前。東漢銅奔馬身軀粗壯圓渾,但其動作輕盈,用一足將全身重量都放在了一隻小小的飛鳥身上,這顯然是經過了周密的計算。小鳥似乎正吃驚地回首而望,驚愕於同奔馬的不期而遇。簡直就是“揚鞭只共鳥爭飛”的真實再現。
東漢銅奔馬是東漢青銅藝術的精品之作。東漢銅奔馬的造型方式,實際上沿用了通行於當時的奔馬的形象,並且創造性地加上了飛鳥,既起到了實際中的固定作用,又增加了馬飛奔的氣勢。但它不同於近現代個體藝術家的創作,而是一種程式化的創作模式,在形態上沿用了當時通行的奔馬的造型,並且在馬足下加上鳥形物以支撐穩定,這是一種創造。整體上看,東漢銅奔馬是漢代人勇武豪邁的氣概、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的表現,反映了漢王朝的強大與富底。

文化寓意

東漢銅奔馬是在漢代社會尚馬習俗的影響下產生的具有重要價值的青銅工藝品。馬是漢代社會的重要交通工具、軍事裝備和農業生產畜力。漢朝政府給馬立“口籍”,武帝作《天馬歌》,馬在各種場合被神化和奉頌。漢代社會盛行車馬冥器隨葬,視馬為財富的象徵。漢代的“車馬出行儀仗隊”和“出行圖”在墓葬壁畫和畫像石、畫像磚上是常見題材。銅奔馬別具一格,與其他車馬相互襯托,體現了墓葬隨葬冥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漢代開拓疆域,通西域,設河西四郡,馬發揮了獨特的作用。根據河西漢簡的記載:馬被廣泛地用於交通驛站、長城防禦、軍事行動、民族和親等方面。史料記載,漢武帝曾三次派人到西域求烏孫馬,馬在漢代可謂戰功赫赫,功績卓著。

文物價值

2002年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將東漢銅奔馬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為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按古代相馬經中所述的良馬的標準尺度來衡量銅奔馬,幾乎無一處不合尺度,故有人認為它不僅是傑出的藝術品,而且是相馬的法式。

重要展覽

1973年,東漢銅奔馬參加了古代歷史文物出國展,在英國和法國展出。
2014年02月17日,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物報社承辦的“奔馬迎春——中國馬文物”圖片展在河南博物院舉行,東漢銅奔馬在列。

社會評價

原上海市新聞學會副會長張林嵐《一張文集·卷六》:“飛馬超越龍雀的藝術意境和雕塑表現的濃郁民族風格,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此馬出土,‘一洗天下凡馬空’,先秦以來的馬俑為之黯然失色,畫家為之擱筆。”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胡楊《傳世國寶全檔案》:“這件鑄造於兩千年前的青銅駿馬,造型生動,比例準確,四肢所呈現出的動勢完全符合馬的動作習性,令中外許多考古學家與藝術家嘆為觀止。”

文物爭議

奔“”的爭議
銅奔馬是什麼馬,該叫什麼名,本來並無多大爭議,但它成了中國旅遊標誌後,異議也隨之多了起來。
中國旅遊標誌的文物原型到底是什麼馬,主要有四種說法。一說是“天馬”。中國考古中發現的早期馬造型一般都是蒙古馬形象:頭大,頸粗,軀長,四肢短壯,但騎行速度相對不快。雷台漢墓出土的銅奔馬則不同,它體型高大,騰空飛馳,與漢武帝時從西北引進的“天馬”很像。二說是“神馬”。神馬又叫“天駟”,騎行神速。唐代詩人杜甫《魏將軍歌》稱:“星纏寶校金盤陀,夜騎天駟超天河。”“天駟”本指天上二十八星宿之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亦稱“馬祖神”。三說“紫燕騮”。騮指黑鬣、黑尾巴的紫紅色駿馬,騎行速度快,如飛燕般。漢文帝有稱為“九逸”的良馬九匹,其中有一匹便是“紫燕騮”。銅奔馬蹄踏飛燕的造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紫燕騮。還有一說是“特勒驃”。特勒驃本是唐太宗所擁有的“六駿”之一,它與銅奔馬扯上關係是因為其奔跑的姿勢:一側前後腿同時凌空騰踔,這叫“對側步”;而常見的都是兩側前後腳同時抬起,稱為“對角步”。能跑“對側步”的馬是特種良馬,非常稀少,中國青藏高原的浩門、囊謙產這種馬。
踏“鳥”的爭議
銅奔馬爭議最多的,是所踏的那隻“鳥”到底是什麼鳥?第一種說法,無疑是郭沫若所稱的燕子。但不少學者認為,這隻“鳥”不是燕子,尾部沒有分叉。
有的學者提出了第二種觀點,稱是“龍雀”,是“天馬蹄踏龍雀”。東漢張衡《東京賦》中有“龍雀蟠蜿,天馬半漢”之語。龍雀乃秦漢神話傳說的風神“飛廉”,能把風神踏在蹄下,可見此馬速度之快,於是認為銅奔馬應該叫“馬踏龍雀”或“東漢銅奔馬”。但“龍雀說”也有人反對,認為那隻鳥是一種叫“燕隼”的飛禽。其理由是,龍雀既然為風神,豈能是奔馬所踐踏之物?再者,傳說中的龍雀是鳳凰家族的成員,鳥身鹿頭,與馬腳下的“鳥”明顯不同。
第三種觀點稱是燕隼。燕隼俗稱“青條子”,還有“土鶻”、“兒隼”、“螞蚱鷹”等叫法,其體型大小如鴿,形似雨燕,飛行迅速,常在空中捕食昆蟲和家燕、雲雀這類小飛鳥,所以“馬踏飛燕”應改叫“馬踏飛隼”才對。
第四種說法是“烏鴉”。“燕隼說”無法從民俗學上找到邏輯關係和理由,有學者又提出“烏鴉說”。此說系從浙江龍游石窟中的“天馬行空”圖中找到的靈感:“天馬”前蹄正好在“烏”背上方,好像在追趕著烏鴉。而雷台出土的銅奔馬蹄正好踏在烏鴉背上,表示已經超越或逮住了烏鴉,遂又多了一個“天馬逮烏”的叫法。
所屬朝代及主人的爭議
甘肅省博物館在考古報告中認為,此墓年代是東漢晚期,在“東漢靈帝中平三年至獻帝期間(186年~219年)”,故稱“雷台漢墓”,其依據是所出土的“五銖”錢和文物上“守左騎千人張掖長張君”等銘文,遂斷定銅奔馬是東漢文物。但有不少學者並不同意考古報告的結論,雷台古墓斷代目前已出現東漢、漢魏、西晉、晉末前涼、前涼等五種說法,其中,西晉墓一說影響最大。
至於銅奔馬的主人,考古報告認為是“張某將軍”,有學者認為應該是曾任武威郡左騎千人官的東漢人“張君”。另外,還有“張江”、“張繡”、“張軌”、“張駿”等說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