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燕馬

踏燕馬

踏燕馬又名馬踏飛燕,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自出土以來一直被視為中國古代高超鑄造業的象徵。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5年銅奔馬以“馬超龍雀”這個名稱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誌,並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3]

從力學上分析,馬踏飛燕為飛燕找到了重心落點,造成穩定性。這種浪漫主義手法烘託了駿馬矯健的英姿和風馳電掣的神情,給人們豐富的想像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覺,又有動的節奏。馬踏飛燕也是中國青銅藝術的奇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踏燕馬
  • 出土地點: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
  • 館藏地點:甘肅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東漢
流傳歷史,文物規格,

流傳歷史

馬踏飛燕
1969年10月,在甘肅武威雷台發現的一座已遭兩次盜掘的東漢晚期墓葬中,出土了銅人、銅車、銅牛陶器等220餘件文物,其中有39匹神態各異、活靈活現銅馬
1970年8月,這批文物被運送到甘肅省博物館進行修復、處理和保護。其中的一匹銅奔馬,重7.15公斤,高34.5厘米,長45厘米,寬13厘米,馬頭頂花纓微揚,昂首揚尾,尾打飄結,三足騰空,右後足蹄踏一飛燕,飛燕展翅,驚愕回首。它就是現如今的“馬踏飛燕”。
1971年9月中旬,中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陪同高棉王國民族團結政府賓努首相率領的代表團訪問甘肅。在蘭州,郭老參觀了甘肅省博物館的歷史文物陳列。看到武威雷台出土的一組銅車馬儀仗隊伍,對其中的“馬踏飛燕”做出了很高的評價。郭老回京後,向國家文物局推薦把這組文物充實到正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的“出土文物展覽”中去。時隔不久,郭老又向周恩來總理介紹了銅奔馬和雷台漢墓的事。後來,銅奔馬和車馬組以及其他文物的展出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來到中國的許多外國貴賓都參觀了展覽。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也目睹了銅奔馬的風采。
1973年,馬踏飛燕參加了古代歷史文物出國展,在英國和法國展出。
1984年,國家旅遊局正式將銅奔馬定為中國旅遊標誌圖形。此後,凡有銅奔馬參加的文物外展,都以它作為海報和宣傳畫的主圖案。從此銅奔馬聲名日熾,成為轟動世界的文物精品。
1986年,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武威市將銅奔馬定為該城市城標。
1999年9月,銅奔馬出土30周年國際研討會在蘭州召開。

文物規格

文物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幹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隻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
銅奔馬微微地偏向一側的頭高昂著,前面頭頂的鬃毛和後面的馬尾一致向後方飄飛,渾圓的軀體呈流線型,四肢動感強烈,三蹄騰空,右後蹄踏一展翅奮飛、回首驚視的“風神鳥”龍雀(俗稱飛燕),全身的著力點都集中在飛行的龍雀背上,形成了一種極富感染力騰飛之勢。這一藝術形象不僅構思奇特、造型優美,而且完全符合力學平衡原理,完美地塑造了運動速度與整體平衡相統一的行空天馬與飛雀。馬踏飛燕改變了傳統天馬的造型手法,使之蘊含著豐富的天馬文化內涵,堪稱青銅藝術的極品,充分表現了古代藝術家豐富的想像力和精湛的鑄造技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