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方格紋陶罐是東漢陶瓷器類文物,現收藏於貴港市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東漢方格紋陶罐
- 館藏地點:貴港市博物館
- 所屬年代:東漢
- 類別:陶瓷器
東漢方格紋陶罐是東漢陶瓷器類文物,現收藏於貴港市博物館。
東漢方格紋陶罐是東漢陶瓷器類文物,現收藏於貴港市博物館。 文物尺寸高28.5厘米,口徑17.5厘米,底徑19厘米。文物特徵半球形蓋,蓋上有三乳丁,中間一橋形鈕。圓口折唇,短頸。溜肩。鼓腹。平底。灰白胎,質地堅硬,...
東漢方格紋陶罐 東漢方格紋陶罐是東漢時期的文物。
方格紋陶罐,漢夫余時代生活用具。1960年在吉林省吉林市郊區江南鄉東團山麓遺址採集。現藏吉林市博物館。為輪制泥質灰陶。平唇、卷沿、侈口、束頸、球腹、平底,在最大徑處有一對稱柱狀環耳。從口沿到肩部為素麵,腹部以下到器底滿布方格印紋。口徑10、高17.4、腹徑21.4、底徑10厘米。除口沿略殘外,基本...
東漢方格紋硬陶罐 東漢方格紋硬陶罐是一件東漢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東漢方格紋硬陶罐高11.4厘米,口徑10.2厘米,底徑8.5厘米。
東漢半腰方格紋雙耳陶罐 東漢半腰方格紋雙耳陶罐是東漢時期的文物。
西漢方格紋印模陶罐 西漢方格紋印模陶罐是西漢時期的文物。
西漢方格紋雙耳陶罐 西漢方格紋雙耳陶罐是西漢時期的文物。
此展品為西漢文物。直徑39厘米,通高35厘米。1991年11月仁懷合馬鎮羅村梅子坳土坑墓出土。該斜方格紋陶瓮, 夾砂灰陶,直口,深腹,器表拍印斜方格紋。胎薄,火候較高。捎殘,已修復。該斜方格紋陶瓮,造型古樸,做工精美、考究,為研究西南地區儲酒、盛水等盛儲器具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現收藏於仁懷...
方格紋黑陶罐 方格紋黑陶罐是夏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河南博物院。文物特徵 敞口,折沿,方唇,卵形腹,平底微凹,器表印有凸線方格紋。
坐西朝東,長約6米,寬2.6米,高約2米、甬道偏北側,寬約0.8米,長約1米。拱項、墓門早年被毀。墓底磚拼鋪成人字紋,其下用磚側豎間隔墊撐。墓室內靠門置一紅陶大瓮,無釉,上有方格印紋。前部有一三角形磚柱。柱側有五銖錢一堆,白陶虎子一把、陶罐二隻。上述主要隨葬物現存歙縣博物館。
東漢弦紋雙耳釉陶壺是197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在昭平縣北陀鎮樂群村漢墓發掘出土的文物,現珍藏於昭平縣文物管理所。文物特徵 侈口,束頸,大鼓腹,肩部飾刻劃弦紋、腹下部拍印方格紋。肩部橫耳,喇叭形高圈足。有蓋,蓋頂稍平,中央有一鈕,蓋面刻劃兩道弦紋。厚胎,質地堅硬,器表施青黃釉,部分已...
由光澤縣文化部門清理。墓為豎穴土坑,方向正南,殘長1.38米、寬1.42米、殘深0.67米,墓底鋪炭粒,厚約3厘米。隨葬器物:銅壺、鐵釜、鐵三角支架、陶釜、陶壺以及褐綠釉小方格紋陶罈、陶罐等。此墓出土銅、鐵、陶器的形制、風格與江西以及福州、閩侯等地東漢墓出土的同類器物相似。年代約為東漢時期。
胡人牽馬俑,造型優美,生動,逼真,靜中有動,是東漢青銅雕塑的代表性作品之一。道子坪1號墓是一座有前、中、後三室長達15.5米的大型磚室墓,與銅馬和牽馬俑同出的器物有方格紋硬陶罐、銅齒輪、神獸紋銅鏡和剪郭“五銖”銅錢等,說明這是一座東漢晚期墓。在同一墓地發掘的3號東漢磚室墓的墓磚上有“二千石...
戰國方格紋陶罐 戰國方格紋陶罐是戰國時期的文物。
此外,在作坊區的黃色生土面上出有少量方格紋硬陶片,與漢代墓葬中常見的方格紋硬陶罐質地相同。綜合各種跡象和相關資料分析,我們認為第二組窯挖築和使用時間大致在兩漢之際至東漢早期;第一組窯從窯壁燒結的厚度和其外圍寬達30厘米的紅土層看,其使用時間較長,挖築時間或可早至漢武帝時期,下限則為西漢晚期。...
遞鋪城址,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是春秋至南北朝時期遺址。遞鋪城址,城址平面呈方形。東西長600米,南北寬550米,面積約33萬平方米,城牆夯築,殘高5~9米,城外有護城河環繞。出土文物有繩紋瓦、席紋、方格紋、米篩紋等印紋硬陶片以及金幣郢爰等東周時期遺物。該 遺址是已發現的太湖南岸及浙江地區同時期規格...
又出土一隻敞口、斜肩、鼓腹、平底和肩部有篦劃紋的漢陶罐。在石錄煉銅遺址周圍的山崗上,採集到許多的水波紋、篦劃(點)紋和葉脈紋篦等陶片。根據雷州半島和海南島發現的同類陶器,年代一般定為漢代。從上述各種實物資料的情況看,石錄煉銅遺址的最早年代應定為漢代。甚至還要推前一些時期,因為所發現有方格紋陶片...
昭陽侯城,位於邵東市黃陂橋鄉同意村,長方形,東西寬250米,南北長350米,四周保存有夯土城牆,殘長約100米,寬5~8米,高3~4米,夯層厚0.3米,四角有城樓台基。曾出土青銅劍、鐵刀、方格紋陶罐、磚、瓦等。《漢書.王子侯表》載,西漢平帝元始五年封長沙刺王子賞為昭陽侯,昭陽侯國屬零陵郡。發展歷史 ...
東城牆長約193米,西城牆長約182米,南北兩城牆長約160米。城牆系夯土構築,基寬4~10米,殘高2~4米。城門對開,城外護城河猶存。城內有建築遺蹟。採集有繩紋板瓦、筒瓦和米字紋、葉脈紋、方格紋硬陶罐等殘片。城址附近有舂陵侯墓,封土已平,在清代所立的殘斷墓碑上可見“□陵侯墓”銘。
在《廣東文博》上刊登署名文章《徐聞漢唐生活遺址考察記》,1991年在《南海絲綢之路文物圖集》介紹漢代徐聞港舊址以及出土的“萬歲”瓦當,粗細繩紋乳點紋板瓦、筒瓦、印紋磚、方格紋加圓形、菱形戳印陶罐、弦紋陶罐。1992年12月,在仕尾村北,發現捲雲靈芝紋瓦當。文物 1993年11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廣東省文物...
從結合窯的形制、窯門前的地層堆積判斷,這兩座窯的建造年代應為東漢中晚期,至唐宋時期修繕後又曾短暫使用。發掘成果 在出土文物中,絕大多數為繩紋板瓦和筒瓦殘片,也有米字紋、方格紋及方格帶戳印紋陶罐、水波紋陶缽、瓦當、陶墊、陶拍、網墜等,還有葫蘆、大象腿骨、狗頭骨、竹籃等生活遺棄物。出土的瓦當有...
城內陶器殘片堆積豐富,陶片紋飾多樣,有方格紋、篩紋、米字紋、回紋等,以漢代陶片為主,也有戰國時代的印紋硬陶片。還有繩紋簡瓦、板瓦、印紋陶罐片,本地農民曾在城內田中出土過金豆子(楚國金幣—蟻鼻,又名鬼臉錢)。城南龍山坡上,土墩密集,是漢時墓地。現為省文物保護單位。內蒙古城遺址 興安盟境內已...
該灰坑出大量繩紋瓦片,還有素麵帶釉陶片和小方格紋戳印陶片。H12位於T104與T105之間靠北隔梁處,為橢圓形灰坑,長345厘米,寬120厘米,深90厘米,截面呈圜底。H12開口於2A層下打破2B層,同時也打破F2。灰坑出陶釜和陶罐殘片,也出大量的繩紋板瓦和筒瓦。H18位於T201西南部,灰坑部分延伸入T201西壁,該灰坑共有...
新石器半山型雙耳方格紋彩陶罐:口徑15.70厘米;底徑10.80厘米;高25.10厘米。清“大清光緒年制”款青花纏枝蓮紋瓷瓶:口徑9.80厘米;底徑13.80厘米;高38.80厘米。藏品保護 恩平市博物館文物庫房配備有抽濕機,有“三鐵防”,即有鐵門、鐵窗、鐵櫃。有已和公安聯網的110報警系統。文化活動 宣傳教育 恩平市...
文化的交流、融合與促進是人類社會不變的主題。《廣西百越文化文物精品展:甌駱印象》以時間為序,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藏115件春秋至東漢有代表性的精品文物展示,旨在向廣大觀眾朋友揭示甌駱文化多元異彩、最終走向越漢交融的歷史進程。圖書目錄 第一單元 甌駱之光 夔紋方格紋四系陶罐 三足陶瓿 雙系小陶罐 ...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弧腹迴旋圓圈紋彩陶盆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弧腹迴旋圓圈紋彩陶盆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花瓣紋彩陶罐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弧腹迴旋圓圈紋彩陶盆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雙系葫蘆口彩陶瓶 新石器時代紅彩斜方格紋陶罐 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灰陶高足鬲 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彩繪蟠龍陶盤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單孔陶塤...
從這些標本看,龍山時期的遺物有泥質方格紋灰陶罐、鑿形鼎足、器蓋、釜、罍、陶紡輪、石鐮;商周有夾砂粗繩紋袋狀鬲足、夾砂細砂紅陶罐、夾砂細砂灰陶缶、甗、罐、盆、尊,泥質灰陶缸;漢代有泥質細繩紋陶片。該遺址包含龍山、商代、周代、漢代等幾個時期的文化遺存,文化內涵十分豐富。1977年,被山東省...
貴州省博物館等單位在上述地區進行了大量發掘。多數墓葬有墳丘。較大的墓有墓道。墓室以長方形單室為主,亦有雙室或多室的。按結構可分土坑、磚室、石室3種。土坑墓的時代較早,約為西漢中期至東漢初期,磚、石墓的時代較晚。墓中的隨葬品,有陶器、銅器、鐵器、漆器等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和兵器等。方格紋硬陶...
《甌駱印象-廣西百越文化文物精品展》,本書以時間為序,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藏115件春秋至東漢有代表性的精品文物展示,旨在向廣大觀眾朋友揭示甌駱文化多元異彩、最終走向越漢交融的歷史進程。圖書目錄 第一單元 甌駱之光 夔紋方格紋四系陶罐 三足陶瓿 雙系小陶罐 米字紋大陶瓮 青銅鑄范(弦紋雙斜刃斧狀...
(三)莞城東門外塹頭譚家山東漢墓 該墓地在基建推土中被發現。此漢墓上壓有一座明墓。明墓出土十多枚宋、元、明代銅錢。漢墓出土銅鏡、銅壺各1件。(四)塹頭擔桿山東漢墓 1988年6月在基建中發現,是一座被破壞的土坑墓。挖掘出完整陶壺、方格紋陶罐、銅盆、小陶罐各1件。陶壺連蓋40厘米,腹徑最大處2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