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梁鄉

東梁鄉

東梁鄉位於山西省陽泉市盂縣西部,地處土石山區,南與壽陽縣陽曲縣相鄰,西與忻州地區相鄰,交通便利。2007年獲盂縣2006年度農業結構調整先進單位。

鄉政府駐地東梁,距縣城33公里,全鄉共轄12人個行政村,總面積162.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1萬餘畝,常住人口10181人(2017年)。農業、畜牧業為主要經濟支柱,是盂縣的主要產糧區之一。

盂太路自東向西貫穿全鄉,東太國防路在東梁村與盂太路平交,全鄉12個行政村的通村路全部硬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梁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電話區號:0353
  • 地理位置:山西省陽泉市盂縣西部
  • 面積:162.71平方公里
  • 人口:10181人(2017年)
  • 車牌代碼:晉C
行政區劃,經濟發展,農業,林業,文化,

行政區劃

東梁村西梁村南蔣村北蔣村溫家山村辛莊村小湖村河底村、陽坪望村、寺家坪村、岑峰村、石窯村等。
東梁鄉地圖

經濟發展

科技進村開闢致富門路。東梁鄉是純農業區,是盂縣的主要產糧區之一,主要種植穀子、豆類、山藥、玉米等,農民祖輩靠土地生金。隨著近年來農業結構調整,鄉里積極同省、市、縣科技、農業、教育等部門取得聯繫,讓農民通過科學技術提素質、早致富。為農民免費聘請農業專家、農藝師20多名,一批養殖種植專家定期進村入戶推廣農業先進實用技術,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奠定了基礎。通過科技人員指導,反季節、旱地蔬菜、萬壽菊的大面積推廣,已成為東梁種植的一大亮點。2010年全鄉共引進農作物新品種30多個,小雜糧種植達到10000畝,反季節西瓜種植達到2000畝。同時,鄉里協助農民成立39個專業合作社,培養了12個農民經紀人,專門銷售農副產品。鄉里利用農村科技信息網平台,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優勢,在網站上定期給農民發布養牛、養豬,反季節蔬菜等種植、養殖信息和技術。2010年全鄉完成標準化養措小區1個,標準化養牛小區2個,標準化養羊小區1個;完成專業養牛村5個,養羊村2個,完成規模養豬戶8戶,養牛戶20戶,養羊戶30戶,養雞戶5戶,養兔戶1戶。這些都為農民增加收入提供了保證。2010年糧食總產量8200噸,農村經濟總收入5900萬元,人均純收入4376元,比上年增加261元。
東梁鄉

農業

東梁鄉小雜糧品種全、質量優。東梁鄉獨特的地理環境,為小雜糧種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如寺家坪莜麵、山藥蛋,東梁的小米、豆面、菜籽油都有良好的口碑。
反季節西瓜銷量大、效益好。重點培養辛莊、小湖、河底、東梁等村的反季節西瓜種植,本產品以農家肥為肥源,是真正的綠色食品。
發展肉牛養殖、帶動東梁經濟。首先以興東牧業有限公司為龍頭,創建肉牛繁育基地,帶動全鄉養牛業的發展。其次培育一批養牛大戶,帶動東梁鄉養牛業的發展,使東梁鄉人民真正成為養牛的受益人,為東梁鄉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林業

全鄉林業用地合計112426畝,其中有林地面積為28986畝,荒山荒地面積為64346畝,林木覆蓋率為46.7%,森林覆蓋率為20%,全鄉四旁樹木約160000株。

文化

倡導健康文明新生活。鄉里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方針,2012年重點抓了小湖、東梁兩村的新農村建設,兩村總計投資100多萬元,對村裡的主要街道進行了硬化、美化、亮化、綠化。街道牆壁都寫上了具有現代文化氣息的標語、口號,有關計生、法制、科技的標語在各村隨處可見。鄉里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投資25萬元,完成了鄉里的文化站建設,據不完全統計,在全鄉新建文化站3個,改建3個,鄉里通過文化站建設為每個村培訓了一個文體骨幹,全鄉有100多農戶有了家庭書架,全鄉農戶藏書超過10000多冊。出現了如小湖、東梁、北蔣等為代表的“讀書村”、“文體村”、“故事村”。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陶冶了農民情操,賭博、封建迷信等在這裡沒有了市場。
法律進村,創造穩定祥和的新局面。東梁鄉堅持法律教育和普法宣傳相結合,採取多種形式送法律進農家。司法員堅持每月到每個村講解一次法律知識,幫助農民解決一些法律問題。在此基礎上,鄉里利用300多名中小學生放假機會,會同教育局、聯校讓師生進村入戶向農民宣傳法律條文,使全鄉農民普遍受到了一次法律教育。為徹底解決農民上訪“,狀”的問題。鄉里和每個包村幹部和支部書記簽訂了法律服務責任書,農民遇事能及時得到法律援助。2012年起,全鄉沒有一起越級上訪“告狀”的事件發生。
“四進村”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全鄉各項工作的開展,全鄉湧現出6個科技示範村,100個科技示範戶,科技進步對農村經濟成長的貢獻達到50%以上。2008年上半年,全鄉財政收人完成54.94萬元,占年計畫的57.83%,農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長1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