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朱吳村

東朱吳村全村轄區面積2平方公里。有耕地66.7公頃,其中糧田30公頃,果園36.3公頃。 2002年,全村180戶,537人。有王、刁、楊、劉、姜、李、陶等姓,均為漢族,其中王姓人口較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朱吳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東經121°06′,北緯36°53′
  • 面積:2 km
概況,大事記,社會進步,組織建設,獲得榮譽,當地名人,

概況

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王姓先祖王克忠自萊陽縣大陶漳村遷此建村。因地處朱吳村之東,故命名東朱吳村。 東朱吳村位於海陽市中部,地處東經121°06′,北緯36°53′。西鄰朱吳村,東連樓底村,西北毗后庄。隸屬朱吳鎮,距鎮政府駐地1公里,離市政府駐地17公里。

大事記

清宣統二年(1910年)春知縣方奎不顧百姓死活,增征苛捐雜稅,激起了鄉民反抗。本村王吉發等20人,在張明舉帶領下,與各路起義軍會師,一舉攻破城關。 1940年2月7日本村16人踴躍參加八路軍。 1941年3月本村解放。 1943年2月日軍進村掃蕩時,被民兵王立順等人擊斃1人,重傷3人。 1945年本村有18人參加子弟兵團。民兵王立欣獲膠東軍區授予的戰鬥英雄稱號。 1947年進行土改複查。 1950年村民王可楷組織成立第一個互助組。 1953年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2處。 1954年建南山水庫。 1956年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79年建大口井1座。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解放前,本村有學校1處,學生16人。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18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僅50公斤左右,過著半糠菜半糧的貧窮生活。解放後,村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78年,人均收入100元。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人均收入增至800元。2002年,人均糧食達到400公斤,全村有彩電80台,電話80部,液化氣灶100套,電冰櫃50台、電風扇80台、洗衣機4台,農用機械80台,運輸大貨車1輛。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民住房條件很差,大多是舊草房,街道參差不齊。建國後,舊房逐漸翻新,住房條件逐年改善。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由建國初期的5平方米,擴大到20平方米。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1年6月,王克瑞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成立黨小組,王可瑞任負責人。1944年1月,成立黨支部。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王可楷、王可紹、王可德、王立順、王立國、王可林、王本吉、王書明、王本敏、王可召、王立功、王本水、王本波。2000年2月起,王本敏再任黨支部書記。2002年,全村有黨員30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4年1月,成立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文革”中,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王方美、王方軍、王立順、王可楷、王本良、王可德、王方照、王本吉、王方敏、王立存、王書仁、王本清、王本水、王可召、王立功、王樹東、王本敏。

獲得榮譽

2021年12月,被山東省農業農村廳擬確定為山東省2021年省級鄉土產業名品村。

當地名人

人物簡介王蘭殿1930年1月生,中共黨員。1946年參加工作,曾任班長、區公所文書、檢察分院書記員。1965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先後任科員、秘書,中共煙臺地委宣傳部辦公室副主任,煙臺市社科聯副主席等職。曾立二等功1次。 王本昌1936年6月生,高中文化,中共黨員。1953年參加工作,先後任鄉團總支書記、報務員、機要員、副科長,辦公室副主任、主任等職。1987年10月,任煙臺市郵電局副局長。1956年12月,被山東省人民委員會授予先進工作者稱號。 烈士名錄王本忠王可華王立本王可純王可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