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昌府衙

東昌府衙原址位於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古城區今道署西街路北市糧食局及以西部分,原為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建,後經多次重修,為東昌府最高行政長官辦公、居住的地方。據鄧鐘岳第八代傳人鄧樹堂先生介紹【鄧鐘岳是清代狀元,字東長,號悔廬,東昌府人,他博覽群書,尤對《易》、《禮》有深入研究。編者注】,東昌府衙內原有宋徽宗趙佶親筆書丹的碑一通(為半截碑),是不可多得的國家級珍貴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昌府衙
  • 位於: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古城區
  • 初建: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
  • 意義:東昌府歷史地位的象徵和見證
東昌府衙是東昌府歷史地位的象徵和見證,其規模宏大。東昌府衙門正堂坐北朝南,整個府衙有大門、儀門、正堂院落、後堂院落和廨舍院落五大組群。如果按明清府衙建築格局資料恢復,整個府衙建築將成對稱排列式:即東郡大門—大門—儀門—大堂—二堂—三堂—四堂—五堂呈一條中軸線依次而落,其他建築以此軸線對稱布局。
據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刻本、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刻本的《東昌府志》記載:府衙內有一處後花園,名為“依綠園”。 東昌府衙內的依綠園當時號稱江北名園,並因其在大運河繁盛時期為東昌八大勝景之一“綠雲春曙”而久負盛名,源於宋、成於清,興盛六百餘年而不衰。
東昌府衙在明清時期稱為東昌府衙,至民國時期改為東臨道尹公署(俗稱‘道尹公署’),上世紀三十年代又更名為‘山東省第六行政專員公署’。”據史料記載,在明朝,東昌府轄區範圍內有三州十五縣;至清朝,轄有十四個州縣;至清朝後期,府治行政區域劃分為一個州(高唐州)九個縣;而到了民國初期,整個東昌府劃歸為一個“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