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大葦鶯

東方大葦鶯

東方大葦鶯(學名:Acrocephalus orientalis):體長18-19厘米,體重22-29克。體型略大的褐色葦鶯。具顯著的皮黃色眉紋。上體呈橄欖褐色。下體乳黃色。第1枚初級飛羽長度不超過初級覆羽。虹膜褐色;上嘴褐色,下嘴偏粉;腳灰色。

主要棲息於湖畔、河邊、水塘、蘆葦沼澤等水域或水域附近的植物叢和蘆葦與草叢中。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性活潑,常頻繁的在草莖或灌叢枝間跳躍、攀緣。以甲蟲、金花蟲、鱗翅目幼蟲以及螞蟻、豆娘和水生昆蟲等昆蟲為食,也吃蜘蛛、蝸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和少量植物果實和種子。

該物種主要分布在東亞和東南亞。西伯利亞東南部、蒙古、朝鮮、日本,越冬於印度、緬甸、巴基斯坦、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中南半島。在中國,分布於華北和華南等地。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東方大葦鶯
  • 拉丁學名:Acrocephalus orientalis
  • 別稱:葦串兒、呱呱唧、剖葦、麻喳喳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雀形目
  • 鶯科
  • 亞科鶯亞科
  • 葦鶯屬
  • :東方大葦鶯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與年代:Temminck & Schlegel, 1847
  • 同義學名:Acrocephalus arundinaceus 
  • .:orientalis
  • 同義學名:Acrocephalus australis
  • .:melvillensis
  • 同義學名:Salicaria turdina orientalis
  • 英文名稱:Reed Warbler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世界,中國,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東方大葦鶯雄性成鳥夏羽額至枕部暗橄欖褐色;背橄欖褐色;腰及尾上覆羽橄欖棕褐色;眼先深褐色,耳羽淡棕色;飛羽及覆羽深褐色,外緣具橄欖褐色羽緣,覆羽淡色羽緣較寬;尾羽12枚,圓尾形,褐色,具污白色羽端緣,越外側尾羽,白色羽端越明顯。下體的頦、喉部棕白色,下喉及前胸羽毛具細的棕褐色羽乾紋,向後變為皮黃色;兩脅皮黃沾棕色。覆腿羽色更深。秋羽羽色鮮艷,上體黃色。下體赭色;腹部中央乳白色;尾下覆羽棕白色;兩脅與翼下覆羽均淡棕色。冬羽和夏羽相似,但下喉及上胸部羽毛的棕褐色羽乾細紋明顯。
雌性成鳥與雄鳥相似,但羽色較暗淡,體型稍小。
幼鳥羽色似成鳥,但上體較黃;翼羽除初級飛羽外,均具黃褐色邊緣。頦和喉為沾黃的白色;覆羽餘部亦較成鳥為黃。離巢幼鳥,體羽類似成鳥,但上體羽呈棕黃色。
虹膜褐色;上嘴黑褐;下嘴肉紅,先端茶褐色;腳鉛藍色。
大小量度:體重♂24-34g,♀25-31g;體長♂176-198mm,♀164-185mm;嘴峰♂16-19mm,♀16-19mm;翅♂75-86mm,♀76-83mm;尾♂70-80mm,♀68-78mm;跗蹠♂27-33mm,♀24-30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在海拔9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常出沒於湖畔、河邊、水塘、溪邊、水庫、河流沿岸、蘆葦沼澤等水域或水域附近的植物叢和蘆葦叢、柳灌叢中有茂密的植物覆蓋的沼澤和濕草地。

生活習性

東方大葦鶯在中國屬於夏候鳥,部分留鳥。春季於5月初至5月中下旬遷來中國繁殖,秋季於9月末10月初開始遷離繁殖地飛往越冬地。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性活潑,常頻繁的在草莖或灌叢枝間跳躍、攀緣,當人靠近觀察時極為警覺,不斷的變換位置或突然消失,然後又突然在另一個地方出現。常大聲鳴叫,聲音如:"ga-ga-ji"。繁殖期間常站在巢附近的蘆葦頂端或附近的小枝頭上鳴叫,也有的時候活動一會,鳴叫一會,或邊鳴叫邊在附近活動,鳴聲清脆尖厲。冬季僅間歇性地發出沙啞似喘息的單音chack。活動於葦地。
主要以甲蟲、金花蟲、鱗翅目幼蟲以及螞蟻、豆娘和水生昆蟲等昆蟲為食,也吃蜘蛛、蝸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和少量植物果實和種子。

分布範圍

世界

原產地:孟加拉國、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蒙古、緬甸、菲律賓、俄羅斯聯邦(東亞區)、泰國、東帝汶、越南。
遊蕩:尼泊爾、巴布亞紐幾內亞。

中國

內蒙古(呼倫貝爾盟、赤峰、呼和浩特、鄂爾多斯、巴彥淖爾盟、烏梁素海、阿拉善盟)、黑龍江(哈爾濱、帽兒山、興凱湖)、吉林、遼寧(朝陽)、北京、河北(昌黎、白洋淀)、山東、河南、山西、江西(南昌、鄱陽湖地區)、甘肅(蘭州、武威)、新疆(哈密)、寧夏、陝西、貴州、雲南(勐臘、景洪、思茅、永善、昆明、蒙自、石屏)、四川、廣西、浙江、福建(夏候鳥旅鳥)、也見於廣東、海南、香港和台灣(旅鳥)。
東方大葦鶯分布圖東方大葦鶯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5月下旬到7月末。通常築巢於水邊和水域附近的灌木叢或小柳樹叢中,巢多置於灌木和小樹枝杈上,也在蘆葦水塘中的蘆葦及水草莖桿上築巢。巢駐在通風良好的葦地。巢距地高0.8-1.6米,以細葦莖、葦葉和其它植物纖維把相近的3-4根粗葦莖拉近,其巢築於葦莖間。巣為深杯狀,就以這些莖葉、葦穗纏繞而成;巢內墊有乾葦葉、葦穗、絨毛、獸毛等。巢的測量:外徑10-12厘米,內徑7-8厘米,高10-13厘米,深6.0-7.5厘米。雌鳥築巢,雄鳥伴隨。窩卵數4-6枚,也有3枚的。卵呈橢圓形,淡藍綠色、灰白色或鴨蛋青色,其上布有褐色或紫褐色斑點。卵大小不均,平均為16.3毫米×30毫米。窩滿卵後才坐巢孵卵。雌鳥孵卵,有時見雄鳥餵食。孵卵期11-13天。雛鳥體溫低而不恆定,雌鳥常伏在巢中保暖。隨著日齡的增加,恆溫機制逐漸建立。當體溫恆定並達到成鳥體溫時便開始離巢。剛孵出的雛鳥赤裸無羽,體重僅2.5克左右。育雛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約經19天的哺育,小鳥即可離巢飛出。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