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蝗鶯

河蝗鶯

斑背大尾鶯是東亞特有鳥類,歷史上中國只在湖北武漢和遼寧朝陽地區有分布記錄, 被認為是罕見和瀕危種類。日本文獻記載僅在北海道的個地區有繁殖記錄。該種在扎龍自然保護區為繁殖鳥, 在標本採集地遇見率為8-10隻/小時。棲息於典型的蘆葦沼澤生境。平時在葦叢中活動, 偶至葦梢, 性機靈, 遇人則竄人葦叢底層, 不易接近辯認和採集標本, 因而多被誤認為小蝗鶯。

基本介紹

河蝗鶯 -簡介,河蝗鶯 -物種特徵,河蝗鶯 -研究成果,河蝗鶯 - 物種現狀,

河蝗鶯 -簡介

斑背大尾鶯(學名:Megalurus pryeri)為鶲科大尾鶯屬的鳥類斑背大尾鶯。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蒙古國和俄羅斯。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斑背大尾鶯是東亞特有鳥類,種群數量十分稀少,已被IUCN列為瀕危物種,目前其有關研究相當少見,瀕危機制也不甚清楚。鳥類線粒體控制區進化速度快,遺傳變異大,很適合於做種內、種群或個體間的遺傳分化研究。 斑背大尾鶯歷史上中國只在湖北武漢和遼寧朝陽地區有分布記錄, 被認為是罕見和瀕危種類。在其生境內活動的常見鳥種有黑眉葦鶯等。

河蝗鶯 -物種特徵

震旦鴉雀體小(12厘米)的棲於蘆葦叢的鶯。上體棕褐而滿布黑色縱紋,具既長且寬的楔形尾和擴散的近白色眉紋。斑背大尾鶯 下體偏白,兩脅及胸側淺銅色,尾下覆羽皮黃。與矛斑蝗鶯的區別在胸無縱紋。與棕扇尾鶯的區別在體型較大,冠頂色淺而尾較長。  虹膜-褐色;嘴-上嘴輝黑,下嘴粉紅;腳-粉紅。  叫聲:炫耀飛行或棲於蘆葦地時發出低音的djuk-djuk-djuk鳴聲。叫聲為chuck。
在扎龍保護區核心區內饅頭崗發現斑背大尾鶯巢14個。這是國內首次發現這一珍稀瀕危鳥類的巢。該巢接近地面(145.07±96.057mm),主要巢材為枯蘆葦葉。卵乳白色斑背大尾鶯,鈍端有細微淺黃褐色斑點。  窩卵數為6±0.632(n=11),孵化期為11天,育雛期約為10天。每巢雛鳥數5±0.784(n=14),孵化成功率為71.21%;每巢出飛雛鳥數2.5±0.572,出飛率為57.45%;繁殖成功率為40.91%。 該鳥為一夫一妻制,雌鳥擔任築巢、孵卵、育雛任務,雄鳥主要擔任保衛領域及警戒任務。雄鳥對入侵其領域的他種鳥無反應,對同種鳥驅趕。  巢址選擇在乾枯蘆葦呈斑塊狀分布的河漫灘蘆葦沼澤中。Mann-WhitneyU檢驗顯示:生態因子新草密度(雙尾漸近顯著機率0<0.05)、新草蓋度(0.18<0.05)、枯草蓋度(0<0.05)、枯葦密度(0<0.05)、枯葦最高(0<0.05)、枯葦均高(0<0.05)、巢距枯葦叢距離(0<0.05)、巢距水面距離(0.021<0.05)對其巢址選擇影響顯著,巢距干擾源距離(0.072>0.05)影響不顯著。  該鳥領域面積變化大,領域面積與巢距水面距離正相關(PearsonCorrelation係數=0.704)。 斑背大尾鶯在枯蘆葦叢呈斑塊狀分布、周圍水源充足、植物繁茂的蘆葦沼澤中營巢,對人為干擾源不敏感。枯蘆葦對於斑背大尾鶯繁殖具有重要的生態意義。  枯葦葉是該鳥主要巢材,枯葦莖不僅是該鳥巢的主要支撐物,還是雄鳥鳴唱、求偶、警戒的主要棲草。因此建議每年收割蘆葦時預留部分蘆葦,這對於斑背大尾鶯次年繁殖很重要。 在對斑背大尾鶯繁殖生態學研究的基礎上,
河蝗鶯

河蝗鶯 -研究成果

斑背大尾鶯是東亞特有鳥類,種群數量十分稀少,已被IUCN列為瀕危物種,目前其有關研究相當少見,瀕危機制也不甚清楚。鳥類線粒體控制區進化速度快,遺傳變異斑背大尾鶯大,很適合於做種內、種群或個體間的遺傳分化研究。本研究套用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對斑背大尾鶯線粒體控制區部分序列的變異進行分析,並對其遺傳多樣性水平做出初步的評價。  對30個樣本797bp序列長度的檢測結果表明:30個樣本共檢測到15個變異位點,其中僅有一處為顛換,其餘均為轉換,核苷酸多樣度(Nucleotide diversity)Pi=0.00139,平均核苷酸差異(Average number of pairwise nucleotide differences)k=1.106。30個樣本共檢測到14個單倍型。  其中一個單倍型的頻率占到53.3%,單倍型歧異度(Haplotype diversity)Hd=0.772,斑背大尾鶯扎龍種群的遺傳多樣性水平與同亞科下的廣布近緣種東方大葦鶯相比偏低,這可能是其瀕危的表現和誘因。  兩個採集地點樣本間的遺傳分化係數Fst=0.03537,檢驗結果顯示兩組間的差異不顯著。  斑背大尾鶯在傳統的分類系統中被劃分在大尾鶯屬下,而有斑背大尾鶯學者認為其與蝗鶯屬的親緣關係更近,目前已有形態學和分子系統學的證據支持這一觀點。本研究利用細胞色素b來研究斑背大尾鶯的分類地位。  對斑背大尾鶯細胞色素b全序列進行擴增,共得到1134bp片段長度的序列。大尾鶯屬和蝗鶯屬共8種鳥類的835bp細胞色素b片段長度用來探討斑背大尾鶯的分類地位以及蝗鶯屬的系統發育關係。細胞色素b的遺傳距離和建樹結果顯示斑背大尾鶯與蝗鶯屬親緣關係很近,支持將斑背大尾鶯劃分在蝗鶯屬。  細胞色素b的建樹結果還顯示出蝗鶯屬的非單系性。此外遺傳距離和建樹結果還顯示史氏蝗鶯和小蝗鶯間的親緣關係很近,河蝗鶯和鴝蝗鶯間的親緣關係很近。

河蝗鶯 - 物種現狀

世界銀行GEF波慈谿濕地項目濕地中心區域5000畝圍墾地範圍內發現了 “全球性易危”的鳥類——— 斑背大尾鶯,這是上月以來寧波境內發現的第三個浙江鳥類新記錄,也是濕地區域內發現的珍稀鳥類。  2006年10月,濕地中心5000畝圍墾地開始實施封閉管理,生態效果斑背大尾鶯明顯,區域內植被恢復較快,鳥類數量和種類大量提高。4月8日,在寧波環保局組織的 “綠色志願者”活動中,數十名鳥類愛好者和志願者在5000畝圍墾地的機耕路上驚喜地發現了鳥蛋,說明區域內人類活動較少,一些鳥類已經在馬路上進行繁殖,這種情況在該區域未實施封閉管理之前是不可能出現的。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大量的鳥類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傳媒和各種觀鳥組織,寧波晚報的記者張海華就拍攝到了難得一見的斑背大尾鶯。  斑背大尾鶯(Megaluruspryeri)為東亞特有鳥類。IUCN1998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將斑背大尾鶯列為瀕危物種。2004年4月5日至7月15日,研究者於遼寧雙台河口保護區、吉斑背大尾鶯林向海保護區、莫莫格保護區、黑龍江扎龍保護區、興凱湖保護區尋找該鳥。  最終在黑龍江扎龍保護區和遼寧雙台河口保護區發現該鳥,但僅在扎龍保護區發現斑背大尾鶯繁殖。 斑背大尾鶯繁殖生態學研究在黑龍江扎龍保護區開展。數量分布調查在保護區核心區內設定6條樣線,總長度34.486km。樣線單側寬度為30m,共記錄雄性47隻。而在1996年斑背大尾鶯原發現地葫蘆形周圍沒有發現該鳥。  對扎龍保護區斑背大尾鶯的保護管理建議:儘快出台扎龍保護區鳥類管理辦法;建立長效的濕地生態補水機制;科學的對濕地進行補水;改變蘆葦收割方式;嚴格限制放牧範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