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地位
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Osteichthyes;Cypriniformes;Cyprinidae
識別特徵
背鰭ii-8;
臀鰭ii-5;胸鰭i—14一15;腹鰭i—8。側線鱗32-34;背鰭前鱗9—10;圍尾柄鱗16。下咽齒3行,2·4.5——5·4·2。第一鰓弓外側鰓耙18一20。脊錐骨4十26—31。體長為體高的4.0-5.1倍,為頭長的3.9-4.7倍,為尾柄長的6.2-7.8倍,為尾柄高的6.9-9.0倍。頭長為吻長的1.8—2.2倍,為眼徑的3.8—5.9倍,為眼間距的2.2—2.8倍。民柄長為尾柄高的1.0一1.1倍。體粗短,前部略呈圓筒形,民部側扁,腹部平坦。頭中等大,較寬.頭寬大於頭高。吻端略尖,鼻孔前方有一極深的凹陷,形成褶溝,將吻分為上下兩部分(幼魚不明顯),上部向前伸展,形成多少懸空的游離額突.上具粗大珠星。下部前端為吻突,略上翹,吻端及兩側各有一卵卯圓形區域,上具錐形珠星(有些個體卵圓形區域不顯著)。吻皮向腹面擴展,覆蓋於上頓外表.具細小乳突,邊緣分裂成流蘇狀,在口角處與下唇相連。口下位,橫裂。上下須具角質薄鋒。上唇消失。下唇寬厚,形成橢圓形吸盤,中央為光滑肉質墊,周緣為游離薄片,被細小乳突。薄片前部窄.與肉質墊之間有一溝相隔,兩側與後緣寬,與肉質墊之間無明顯界限。須2對,吻須較眼徑為短,口角須更短小。眼側亡位,位於頭的後半部。眼間呈弧形,其寬為眼徑的2倍以上;眼後頭長大於吻長之半。鰓蓋膜在眼後緣下方與峽部相連,鰓扎間距太子口寬的2/3。鱗中等大,腹面鱗片僅在胸鰭基前部退化埋於皮下,腹鰭基部具長形腋鱗。側線完全,平直。背鰭外緣微凹,背結起點至吻端較至尾鰭基的距離為近或相等。胸、腹鰭接近腹面水平。胸鰭等於或超過頭長。腹鰭末端後伸達到或超過肛門。肛門靠近臀鰭起點c臀鰭後伸不達尾鰭基.外緣微凹。尾鰭中等叉形,兩葉等長,末端尖。下咽骨窄小,咽齒呈錐形,齒面光滑。鰓耙短小,排列緊密。鰾小,2室,前室為橢圓形,約與眼徑等長,後室極細小,前後室約等長。腸管較長,彎曲多次,腸長約為體長的7——8倍。腹膜灰黑色。體背綠褐色,腹部乳白.各紹灰黑色,胸、腹、臀鰭帶稿紅色.幼體色彩尤其明顯,側鱗片上均具小黑點,連成與側線相平行的6條黑色條紋,體後部較顯著。
生活習性
東方墨頭魚經常棲息於江河、山澗水流湍急的環境中,以其碟狀吸盤吸附於岩石上,營底棲生活。食物中多為著生藻類,常混以泥沙。成熟較早,產卵期均在3月份,產卵須有流水條件,故多在洪水期產卵。
形態特徵
體長,圓筒形,腹部扁平,尾部側扁。頭寬,吻圓鈍,前端有很多粗糙的角質突起。鼻前深陷,將吻分作兩部,上部為游離的吻突,雄性更為顯著,並具發達珠星,幼魚不明顯。口下位,呈新月形,上唇邊緣呈流蘇狀,下唇有發達的圓形吸盤,中央為肉質墊,周緣有游離的薄片;其後緣較前緣略寬,上有乳狀小突起,肉質墊與前端薄片間有一淺溝,須2對;鱗較大,腹面在胸鰭基部之前鱗極小。背鰭無硬刺。體背深黑色,腹部灰白,各鰭灰黑色,略帶橙色,幼魚橙色較顯著;體側每個鱗片後部均有一黑斑,故形成體兩側各有6條黑色平行的條紋。
分布
東方墨頭魚分布於我國南方珠江、
閩江、
九龍江、韓江、元江、海南島等水系。
價值
生長緩慢,體型比東坡墨頭魚為小,最大個體僅達30厘米左右。但體內富含脂肪,肉味極鮮美,產區視為名貴魚類。產地漁民常直接將魚放在火上烤而食之,更具原始的風味。產量不高,僅在原產地有較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