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乳豬

東方乳豬

東方乳豬,海南省東方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東方乳豬,不知興於何時,但東方市四更鎮的烤乳豬據傳已有300多年歷史,據說四更農民曾從臨高引進了乳豬種,加上不同的飼料和飼養方式,養出了四更乳豬。東方乳豬體小,骨細皮薄肉厚,平均活體重3千克至5千克;烤制後皮脆、肉嫩、骨酥,口感清脆,香而不膩。

2022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東方乳豬”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方乳豬
  • 品質特點:體小,骨細,皮薄,肉厚
  • 產地名稱:海南省東方市
  • 地理標誌: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農村部2022年第532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22年2月25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特徵,內在品質指標,產地環境,氣候特徵,土壤特點,水文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識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

東方乳豬體小,骨細皮薄肉厚,平均活體重3千克至5千克;烤制後皮脆、肉嫩、骨酥,口感清脆,香而不膩。

內在品質指標

東方乳豬水分≦72%,蛋白質≧13%,脂肪≦22%。

產地環境

氣候特徵

東方市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旱濕兩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24℃至25℃,日均日照時數最多達9.5小時,全年日照2056小時以上,季風特性明顯,光熱資源豐富,青飼料和動物性蛋白飼料(小魚、小蝦)極為豐富,特別是野生青飼料海草和海藻類多且含鹽量高,東方乳豬常年以此為食,使得豬肉奶腥味淡,皮薄肉嫩。

土壤特點

東方市地處海南省西南部的北部灣畔,地勢東高西低,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東南部為山地和丘陵,西北部為平原和台地,土壤pH值為5至7,土壤類型多樣,土深厚肥沃,適宜各類作物生長,為東方乳豬的飼餵提供了基礎。

水文情況

東方市主要河流有昌化江、南開河、感恩河和東方河等10餘條,有大廣壩水庫、高坡嶺水庫橫穿境內。農田灌溉水水源充足,水質較好, 能夠滿足生產灌溉需求,年均降雨量1150毫米,全年蒸發量達2596.8毫米,水資源為東方乳豬提供了較好的飼養環境。
東方乳豬
炭火箱上烤著的乳豬

歷史淵源

東方乳豬,不知興於何時,但東方市四更鎮的烤乳豬據傳已有300多年歷史,據說四更農民曾從臨高引進了乳豬種,加上不同的飼料和飼養方式,養出了體小腰直,皮薄肉瘦的四更乳豬。
2016年,東方市推進“品牌農業創建”工作,東方乳豬是市委市政府重點打造的“十大農業知名品牌”之一。

生產情況

2017年,東方乳豬生產規模6萬頭,年產量30噸。
2020年,東方乳豬存欄量7199頭,年出欄量73000頭,乳豬年產量292噸。

產品榮譽

2015年,東方乳豬入選“海南十大特色名菜”。
2022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東方乳豬”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東方乳豬
東方市四更鎮的烤乳豬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東方乳豬”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海南省東方市,轄八所鎮東河鎮大田鎮感城鎮板橋鎮三家鎮四更鎮新龍鎮天安鄉江邊鄉、華僑經濟區,總計10個鄉鎮191個村、1個華僑經濟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08°36′46″-109°07′19″,北緯18°43′08″-19°18′43″。

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22-01-3496。
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
產地建設地點、標準符合防疫衛生要求、環保要求,採光充足、通風、排水良好、糞污資源化處理利用便利。
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
東方乳豬種豬是當地農民在解放前從廣東、廣西等省引進的兩廣小花豬,並經過長期選育繁殖而形成的本地墩頭豬。墩頭豬生產緩慢,一年毛重140斤,肉質PH5.87,易產生PSE肉。
生產過程管理
(1)母豬管理:可群養或單欄飼養,保持圈舍乾淨、涼爽。一般初配年齡在135至150日齡,發情周期20天,讓過第一、二個發情期,至第三個發情期配種,初產7.5頭,平均11.5頭。配種期母豬每天飼餵2次,時間為上午8:00,下午4:30,日餵混合精料2千克;妊娠母豬餵給全價飼料,做到少餵勤喂,餵至八成飽,給足飲水,在產仔前30天增加飼料量,日餵精料3至4千克,產前3天和產後3天減料,臨產當天不餵料,產3天后逐漸增加飼料量達到任其採食。
(2)公豬管理:公豬需要單圏飼養,圈舍清潔、涼爽,營養合理,保持公豬體況適中,不宜過肥或過瘦,保持適當運動,公豬100日齡性成熟,210齡或60千克體重可開始進行人工采精。
(3)乳豬管理:
接產:迅速擦淨仔豬全身的粘液,產下一頭,擦淨一頭。
斷臍:在距仔豬臍帶的基部5厘米處捏緊固定好,迅速將臍帶中的血液反覆向仔豬的腹部方向擠,並在固定處把臍帶掐斷,傷口處用5%碘酒塗抹消毒。
斷齒:齊牙根處剪掉上下兩側犬齒,弱仔不剪牙。 固定乳頭:仔豬出生後2至3天內人工輔助固定奶頭,把體小的個體固定到前邊奶頭吃奶,把體大的個體固定到後邊奶頭吃奶,每次哺乳時要看住,以防換位,3天即可固定乳頭。
寄養:寄養仔豬日期相差不能超過一天,寄養時要挑選體重大的寄養,在寄養的仔豬身上,塗抹代養母豬的尿液,減少代養母豬對寄養仔豬的排斥。
保溫:仔豬的最適宜溫度為:1至7日為28至32℃,8至30日為25至28℃,31至60日為23至25℃。仔豬保溫用保溫箱。
補飼:出生後5至7日齡開始誘食補料,每天補料4至5次。可將哺乳料調製成糊狀,然後往仔嘴裡抹,誘引仔豬採食。15日斷奶,21日左右體重可達到8斤或以上,30日齡出欄。
(4)疾病防治:按照“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原則,適時開展預防免疫,春秋兩季進行常規驅蟲,提高成活率和育成率。按免疫程式規定嚴格進行動物疫病免疫,防疫器械在免疫前後徹底消毒。
①獸藥使用符合《獸藥管理條例》的要求,建立嚴格獸藥使用管理制度,在專業獸醫人員指導下進行用藥,禁止使用違禁藥物及嚴格執行限量用藥,選擇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蟲藥,定期對豬只進行驅蟲、藥浴。
②定期定點投入滅鼠藥,及時收集死鼠及殘餘鼠藥,並做深埋處理,消除圈舍等蚊蠅孽生地,定期噴灑消毒藥。在豬舍入口處設消毒池並定期更換消毒液,豬舍周圍環境定期用大鹼或氯製劑交替消毒。
③每批豬只出欄後,徹底清掃、沖洗豬舍,採用噴霧、火焰消毒。定期對分娩欄、補料槽等用具進行清洗消毒,定期進行帶豬消毒,減少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④對可疑病豬採取隔離觀察和確診,確診為非傳染病者,進行治療,徹底治癒後,才能歸群。對感染傳染病和其他原因需要撲殺的病豬,在指定地點撲殺,屍體按照GB16548 《病害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生物安全處理規程》的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
⑤不得出售或食用病豬、死豬。養殖場污染物排放符合GB18596 《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規定。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
(5)屠宰加工:平均體重3千克至5千克出欄,按《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屠宰,宰前檢疫,健康無病;屠宰加工,放血完全;去頭去頭、蹄、內臟(腎臟除外)、大血管、乳房、生殖器,去三腺;肉品檢驗合格;修割整齊,沖洗乾淨,無病變組織、無傷斑、無殘留小片皮、無浮行、無糞污、無膽污、泥污和血凝塊。豬肉產品安全、衛生指標必須符合國家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屠宰廠符合GB/T17237《畜類屠宰加工通用技術條件》的規定,屠宰檢疫按NY467《畜禽屠宰衛生檢疫規範》規定執行。
生產記錄要求
所有養殖戶或養殖場都建立養殖檔案,有生產記錄,繁殖記錄、月動態表、飼料、飼料添加劑和獸藥使用記錄,消毒記錄,免疫記錄,診療記錄,防疫監測記錄,病死無害化處理記錄,產品銷售記錄等。

專用標識使用

地域範圍內的東方乳豬生產經營者,若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地理標誌,必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東方乳豬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形式)。並承諾規範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1)符合下列條件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①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範圍; ②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③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④具有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經營能力。 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 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定,在協定中載明使用數量、範圍及相關的責任義務。
(2)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①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東方乳豬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 ②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
(3)農產品標誌使用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①自覺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的監督檢查; ②保證地理標誌農產品的品質和信譽; ③正確規範地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4)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持有人和標誌使用人,對地理標誌農產品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冒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和登記證書。
(6)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社會監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