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鎮(江蘇省蘇州市東山鎮)

東山鎮(江蘇省蘇州市東山鎮)

東山鎮,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又稱洞庭東山,位於太湖東南岸東山半島西南部,距蘇州古城區37公里,介於北緯31°00′~31°07′、東經120°20′~120°27′之間,總面積96.6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2月,常住人口5.3萬餘人,轄12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

2010年,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鎮榮譽稱號。

2012年,東山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54億元,全鎮工業總產值38.5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2.6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億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山鎮
  • 別名:洞庭東山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12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
  • 政府駐地:東山鎮人民街2號
  • 電話區號:0512
  • 郵政區碼:215100
  • 地理位置: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
  • 面積:96.6平方公里
  • 人口:5.3萬餘人(2014年2月)
  • 方言吳語吳語太湖片蘇州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雨花勝境、三山島
  • 車牌代碼:蘇E、蘇U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貌,氣候特徵,水文,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城鄉建設,歷史文化,地方文化,名優特產,地方風俗,名勝古蹟,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東山自有史書記載起,屬地經夏、商、周、秦、漢、三國、晉、梁、隋、唐、後梁、後唐、宋、元、明、清、民國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更迭頻繁,且變化較大。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故多設治所。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國建置吳縣,隸屬會稽郡(直到東漢初)。東山為吳縣轄地。
秦二世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10月,劉邦殺英布,立劉濞為吳王,王故荊國地,都廣陵,吳縣改屬吳國,東山隨為吳國境地。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淮南王英布併吞荊王地
西漢四年(公元前203年),劉邦廢楚王,封劉賈為荊王,都於吳。東山屬荊王地。西漢五年(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韓信為楚王,吳縣為韓信封地,東山屬韓信封地內。
東漢永建四年(129年),析會稽郡錢塘江以西部分,置吳郡。吳郡郡治設於吳縣,吳縣轄東山隸吳郡。
太康元年、吳天紀四年(280年)三月,晉滅東吳,東山隨吳郡之吳縣為晉境。
初廢郡,地方行政建置改為州、縣兩級。開皇九年,後主禎明三年(589年),隋滅陳,廢吳郡,改吳州為蘇州,吳縣隸蘇州,東山隸吳縣。
貞觀元年(627年),全國分為十道(道為監察區),蘇州屬江南道,轄吳縣東山。
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析吳縣地置長洲縣,吳、長兩縣隸蘇州,東山屬吳縣。
開元四年(716年),吳縣升為望縣,開元二十一年,分江南道為東、西兩道,蘇州隸江南東道,道治設於吳。東山屬蘇州之吳縣。
後梁開平元年(907年),錢鏐封為吳越王,蘇州屬吳越國,東山屬吳越國蘇州之吳縣。
開寶八年(975年),中吳軍後改平江軍,繼改為蘇州,屬江南道。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吳越國歸宋,蘇州隸江南道。東山屬蘇州之吳縣。
淳化五年(994年),改道為路(浙東路、浙西路),蘇州屬浙西路。宋政和三年(1113年),蘇州升為平江府,仍屬浙西路,吳縣為平江府首縣。東山從吳縣劃出隸屬浙西路湖州之烏程縣,南宋沿之。
代按宋制,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分全國為11省,州改為路。時東山屬江淮行中書省湖州路烏程縣。後改江淮行中書省為江浙行中書省,東山仍屬湖州之烏程。
洪武五年(1372年),東山從烏程劃歸蘇州府吳縣。
康熙六年(1667年)設江蘇省,蘇州府隸江蘇省。東山仍屬蘇州府之吳縣。
宣統三年九月十五日(1911年11月5日),蘇州獨立,在蘇州成立中華民國蘇軍都督府,裁蘇州府及長洲、吳縣、元和三縣,設蘇州,立民政長署。時東山仍隸太湖廳,從屬蘇州。同年十月十三日(12月3日)改蘇軍都督府為中華民國軍政府江蘇都督府。蘇州隸江蘇都督府,東山仍隸太湖廳,從屬蘇州。
民國元年(1912年)1月,江蘇都督府頒令廢府、州,並縣、廳。蘇州府廢,並同城三縣稱吳縣。是時,民政長署仍稱蘇州民政長署,至7月才改為吳縣知事公署。至8月改稱吳縣民政長署。廢太湖、靖湖二廳,設太湖縣,旋易名為洞庭縣,設民政長,東山隸之。7月,省議會裁撤洞庭縣,其地歸屬吳縣。吳縣設28市、鄉。東山分設東後山鄉、東前山鄉,分別於8月、12月先後成立。分設鄉董、鄉佐及鄉議會,民國三年夏(1914年)改稱鄉行政委員。
民國十七年(1928年)春,合東前山鄉、東後山鄉為東山鄉,設行政局。12月10日,吳縣城區劃出建蘇州市。市、縣分治,東山仍屬吳縣。
民國十八年(1929年)8月,改東山鄉為吳縣第十七區。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6月,吳縣調整為十三區,改東山第十七區為第十二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3月,改鄉為區,稱東山區。12月復稱第十二區。
1949年4月27日,吳縣解放。吳縣劃出城區建蘇州市,市、縣分治。5月1日,吳縣人民政府成立,隸於蘇南行政區專員公署。7月,為配合剿匪,成立太湖區行政辦事處。1951年6月,太湖區行政辦事處撤銷,東山區仍劃歸吳縣。
1952年7月,復建蘇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辦事處,轄東山、西山兩區和太湖中島嶼及水域。
1953年5月,太湖辦事處改建為震澤縣人民政府,東山隸震澤縣。
1959年4月,撤銷震澤縣,併入吳縣,東山隸吳縣。
1968年3月26日,蘇州專員公署稱蘇州專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4月13日,又改為蘇州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7月,再改為蘇州地區行政公署,東山隸屬吳縣關係不變。
1983年3月1日,實行市管縣新體制,撤銷蘇州地區行政公署,吳縣隸屬蘇州市,東山隸吳縣從屬之。
1995年7月12日,吳縣撤縣設市,成立吳縣市,東山隸屬吳縣市。
2001年3月1日,吳縣市撤市設區,成立蘇州市吳中區、相城區,東山隸屬蘇州市吳中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民國元年,東前山鄉轄4都,共21圖;東後山鄉轄4都,共34圖。
民國二十三年,第十二區下轄4鎮6鄉;有85保,共839甲。
民國三十年,第十二區轄4鎮6鄉,有66保,共928甲。
民國三十六年二月,境域內前山、渡橋、楊灣3鎮合併為東山鎮,新潦、席周、文恪3鄉合併為後山鄉,下轄12保,共160甲。
1951年6月,吳縣東山區下轄東山、楊灣2個鎮,湖灣、渡橋、新潦、鎮西、澗橋、後山6個鄉和1個三山直屬村,共28個行政村,539個行政組。
1953年,東山區下轄東山鎮和鎮西、湖灣、渡橋、新潦、楊灣、澗橋、後山、三山等8鄉,共62個行政村。
1959年4月,洞庭公社下轄30個營,共231個連。
1962年9月,洞庭公社下轄30個大隊,共231個生產隊。
1983年,東山鄉下轄30個行政村,共303個村民小組。
2003年12月,東山鎮下轄12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

區劃詳情

2005年,東山鎮下轄12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具體包括:渡口村渡橋村吳巷村、潦里村、新潦村、雙灣村太湖村、莫厘村、碧螺村、楊灣村陸巷村三山村等12個行政村和1個洞庭社區,共303個村民小組、183個自然村。政府駐地:東山鎮人民街2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東山鎮位於太湖東南岸東山半島西南部,距蘇州古城區37公里,介於北緯31°00′~31°07′、東經120°20′~120°27′之間。2005年末,全鎮總面積96.6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東山鎮是伸展於太湖東首一個長條形的半島,也是太湖中最大的陸連島。東山境內低山丘陵,綿延起伏,從北到南。一條東山山脈,把東山分為前山與後山兩部分。山脈北東走向,長約10公里,寬3公里,山體為泥盆系石英砂、礫岩。主峰莫厘峰俗稱大尖頂,海拔293.5米。山前又布有山麓平原、沖積平原、濱湖水網平原等,山後僅有較少的山麓平原。北、南、西三面臨湖,東南面連陸。莫厘峰分出三支脈,一支自北而東為芙蓉峰、翠峰;一支南向為九峰、小莫厘(即箬帽峰),其下為廟山;一支自北而西為豐圻、小長灣、尚錦、吳灣(洪灣)諸嶺。

氣候特徵

東山鎮位於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區,四季氣候溫和,空氣濕潤。年平均氣溫16℃,年平均濕度76%,年均無霜期達298天,年平均降雨量1139毫米。

水文

東山境內有37條河道。渡水港(具區港)北起小北湖口,西南至白浮門出太湖,縱貫境域,全長12公里。大缺口地處東山東北,橫越東西,連線小北湖與東太湖,隔岸即渡村鎮,全長3公里。鵰鶚河通渡水港,在擺渡口與大缺口交會入渡村境,與黃洋灣相接,舊時為東山通蘇州的主要水道,全長3.5公里。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00年,東山鎮境內有石礦(石灰岩青石火石、黃石、石英石赭石)、錫礦)、煤礦等3類。

植物資源

截至2000年,東山境內植物種類較多約500種,由於半島山區、平原均被植物覆蓋,水域中又含有豐富的水生植物,使植物資源豐富多彩。主要植物資源分布有:山區以果林茶樹覆蓋,山頭瘠薄地帶以薪炭林為主,還有部分國外松與果林混交。
東山鎮(江蘇省蘇州市東山鎮)
具體資源見下表:
裸子植物
柏木、中山柏、福建柏刺柏真柏側柏、圓柏、翠柏、羅漢柏鋪地柏、蘇鐵、銀杏、雪松、華山松、杉木、落葉杉等31種。
被子植物
又分為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
雙子葉植物
三白草、豆瓣綠、小葉楊、垂柳、河柳、銀芽柳、旱柳龍爪柳、紫柳、楊梅、胡桃、化香樹、楓楊、錐栗、板栗等379種。
單子葉植物
蒲草、寬葉香蒲、黑三棱、穿葉眼子菜、馬來眼子菜、篦齒眼子菜、小葉眼子菜、浮葉眼子菜等97種。
菌類植物
藥材資源
東山境內有許多藥用植物、動物、礦物等資源。可隨地取材,製成中藥材。

動物資源

境內動物從水生、陸上動物到飛禽種類繁多,資源豐富。
軟體動物
褐帶環口螺、雙葉褶口螺、矮小褶口螺、拉氏雙邊口螺、中國圓田螺、中華圓田螺、梨形環棱螺、銅銹環形螺、方形環棱螺、大沼螺、紋沼螺、中華沼螺、扁卷螺、釘螺、赤豆螺、緋擬沼螺、堇擬沼螺、祭縊小田螺、橢圓蘿蔔螺、小土螺、白旋螺、凸旋螺、扁旋螺、大臍圓扁螺、尖口圓扁螺、索形奇異螺等55種。
節肢動物
中華絨螯蟹、華溪蟹、鋸齒溪蟹、細足米蝦、鋸齒米蝦、秀麗長臂蝦、中華小長臂蝦、日本沼蝦、粗糙沼蝦、細螯沼蝦、大腹圓珠、壁錢、蜈蚣、龍虱、銅綠金龜、鰓金龜等65種。
脊索動物
鰣魚刀鱭湖鱭大銀魚、雷氏銀魚、胭脂魚、青魚、草魚、中華細鯽、鱤魚、南方馬口魚、䲘魚、赤眼鱒、銀飄魚寡鱗飄魚、似鱭魚、川條魚、油川條、三角魴、團頭魴、翹嘴紅鮊、代氏紅鮊、紅鰭白、蒙古紅鮊、長春鯿、銀鯝、鱅魚、鰱魚、湘華鯪、鯉魚等282種。

人口民族

人口

2005年末,東山鎮全鎮有在籍常住居民17724戶、51772人(其中男25350人、女26422人),辦理暫住證的外來人口3084人。
截至2014年2月,東山鎮常住人口5.3萬餘人。

民族

東山鎮除了漢族以外還有壯族白族彝族回族滿族蒙古族傣族土家族等8個少數民族。

經濟概況

綜述

2012年,全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0.54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4%;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2.6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9%;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3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9.6%;農民人均純收入18276元,同比2011年增長14%。

第一產業

東山鎮(江蘇省蘇州市東山鎮)
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8276元,同比2011年增長14%。
2012年,全鎮水稻面積1200畝,畝產550公斤,總產660噸;果品面積3萬畝,總產30萬擔,其中夏果10萬擔,秋果20萬擔,總產值5000萬元;茶樹面積1萬畝,茶葉總產100噸,其中碧螺春60噸,炒青40噸,總產值5000萬元;水產養殖面積60000畝,水產品總產量4000噸,總產值40000萬元。

第二產業

東山鎮2012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8.5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20.3%;主營業務收入37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22.6%;新興產業產值20.5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37.4%;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8.5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38.6%;技改投入4.04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72%。

第三產業

2012年,全鎮第三產業增加值7.05億元。三山島和楊灣片區有近100戶“農家樂”飯店,年營業額近2000萬元。2012年,東山景區接待遊客260萬人次。
2012年來,東山景區共接待遊客26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1.7億元,分別同比2011年增長15%和30.9%。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解放前,東山集鎮僅有民眾教育館和洞庭圖書室等少量公共文化設施。解放後,50年代初有俱樂部和文化館。1959年成立了東山文化站,初步有了文化活動的場所。70年代末至80年代,鎮裡先後興建影劇院、文化宮、新華書店、兒童樂園。
20世紀90年代,先後建造了銀湖苑、洞庭苑、標誌廣場、世紀廣場、雨花勝境。
截至2000年,全鎮已出民眾文藝作品500多篇,其中獲獎作品104篇(件),獲全國級獎2篇,省級獎14篇,出版文學專著15本。
2012年,東山文化被評為“全國影視指定拍攝景地”。紀錄片《鑽天洞庭》在蘇州電視台成功播出。

教育事業

解放前,東山鎮有私塾、書屋、書院、學堂、國小、中學。東山中學早在解放前就是一所縣立中學。東山實驗國小的前身是文昌國小,開設至2010年已有185年的悠久歷史。
東山鎮(江蘇省蘇州市東山鎮)
2010年,全鎮有幼稚園4所(東山實驗國小附設幼稚園、東山中心國小附屬幼稚園、東山實驗國小附設幼稚園),國小3所(東山中心國小、東山實驗國小、東山幼山國小),中學2所(東山鎮莫厘中學、東山中學)。2010年,學前兒童入園率達95%。

體育事業

1984年,東山鎮有了體育活動環境,東山業餘體育團體才有了新的發展。2010年有8支團隊。
1997年東山中學在全市高中組男子籃球賽上獲全市第一名,1998年中學國中組在全市田徑運動會上獲第一名,國小組在市首屆全民運動會上獲田徑第二名。
1997年蘇州市舉辦的首屆“祥祥杯”農民體運會上,東山選手洪深奪得了象棋第一名。先後舉辦了五屆“迎春杯”籃球友誼賽,八屆“亞美杯”桌球男子團體錦標賽。每年舉辦“迎春”、“五一”、“國慶”象棋個人錦標賽。含山村、東山村、碧螺村、東山中學、東山賓館和東山人民醫院等單位,經常舉辦籃球邀請賽。

醫療衛生

2010年,全鎮30個行政村中,已有27個村衛生室,湖新村、光榮村、楊灣村未建衛生室。有鄉村醫生45人。90年代,已達甲級村衛生室8個(白沙村、尚錦村、東山村、三山村、金灣村、王家涇村、港東村、高田村),席家湖、星光2個村衛生室被評為蘇州市示範衛生室。還有縣屬企業衛生室9個,醫務人員11名。商業系統衛生室1個,醫務人員3名。中學衛生室1個,校醫1名;國小衛生室2個,校醫2名。鄉鎮企業醫務室1個,醫務人員1名。
2012年,東山鎮陸巷、渡橋、潦里、雙灣4個村順利通過省衛生村驗收,省級衛生村實現全覆蓋。強化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東山鎮被評為蘇州市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先進集體。

城鄉建設

2011年,東山鎮連續5年實施山區水利設施改造,鋪設管網1萬米,新建小型水庫40座、排灌站4座。基本完成了整個東大圩4.9公里防洪擋牆建設任務。累計疏浚河道38.09公里、41.37萬方。先後拆除太湖網圍養殖面積77377畝,退墾還湖面積12433畝。8個村環境連片整治順利實施。累計鋪設污水處理主管道30公里。2000畝三山島濕地被評為國家級濕地公園。全鎮創建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5個,市級先鋒村2個,省級衛生村9個、省級生態村7個。

歷史文化

地方文化

1985年春,太湖中隸屬東山鎮的三山島,發現了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同年12月發掘石製品5263件。這是在長江下游地區的首次發現,它填補了中國舊石器文化分布上的空白,把長江三角洲地區特別是太湖地區的人類歷史,從新石器時代推前至舊石器時代,並為這一地區的史前考古學和第四紀地質學的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材料,史學界有人稱之為“三山文化”。

名優特產

白切羊肉又名山煨羊肉,產於西涇山禾家灣一帶,已有200餘年歷史,為東山著名特產。
雕刻在東山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有木雕、石雕、磚雕、牙雕、核雕等。木雕中還可分為紅木雕、楠木雕、白木雕等。國家一級美術師蔡廷輝在東山一山坡上以山石為材雕刻出各種精細花紋圖案。牙雕取材於象牙,雕刻各種精細小件。核雕取材於橄欖核,精雕出各種微型圖案。

地方風俗

農曆正月初一(即“歲朝”),俗稱“年初一”。黎明起,燃放爆竹開門。合家長幼整衣冠依次叩拜供於廳堂中的神祇及祖先遺像。而後,小輩向長輩拜賀新年,名曰“拜年”。隨即進食糯米粉做的小粉團及糖湯、年糕。
正月初一至初三,潦里10尊小猛將抬上街巡行。年初五潦里的中型猛將上街,稱“路頭會”。
雨花勝境雨花勝境
年初一至年初十(或正月半),東山人稱為“新年裡”,在“新年裡”人們公開賭博,其風甚烈。
正月初五日,俗傳是財神生日,家家都要接財神,東山人稱為“獻路頭”。
正月十五日為元宵,即上元節,又稱“燈節”。家家吃米粉做的小丸子,曰“圓子”;並設團圓宴。晚上猛將堂前旗桿上懸燈如塔,稱“塔燈”,光照如白日。婦女們喜於深夜卜紫姑(俗稱“門角姑娘”或“坑廁姑娘”)之舉,以問一年的吉凶好壞。
二月初二日為“龍抬頭”,兒童剃頭的習俗。

名勝古蹟

截至2012年,東山鎮文物保護單位22處,5處為省級文保單位,11處為市級文保單位,33處為蘇州市控制保護古建築。
截至2012年,東山鎮春在樓(即雕刻大樓)、紫金庵羅漢塑像、軒轅宮正殿和東山古民居(凝德堂、明善堂、懷蔭堂)等6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雨花勝境
景區占地500畝,游徑7500米,可直達莫厘峰頂。景區內現在存有一百多株樹齡均達百年以上的名貴古木,故又稱東山森林公園。並還保存有二十多處唐宋元明清的名勝古蹟。雨花勝境是一座集東山古代建築藝術、雕刻藝術、書法藝術的歷史博物館。
雨花景區的“雨花”一名來源於明代,時山塢中滿栽桃林,每至春末,花瓣飄落,似花雨從天而將。“雨花”之名由此而生。景區內共有十八處景觀,2014年已建成並對外開放的有觀景草坪、洞庭軒古宅、唐宋詩廊、明代雙泉、八駿賓士、宋橋明嘰、印心石屋、榮陽探幽、環清勝跡、雨花禪寺、醉墨樓等十餘景。

雨花勝境雨花勝境
陸巷古村
陸巷古村位於後山太湖邊,為明代正德年間宰相王鏊的故里,建於南宋,因村中有六條古巷而得名。2015年,解元、會元、探花三座明代牌樓和明代古街、古弄及30多幢明清建築,為江南少有的明清建築博物館。

陸巷古村陸巷古村
三山島
三山島,位於太湖之中,距東、西兩山均隔三公里,世人稱“小蓬萊”。全島北山、行山、小姑山三峰相連;島邊嶧山、厥山、矗墅山、群島羅列。
三山島發現並挖掘一萬二千年以前的舊石器和古脊推動物化石遺址,稱之三山文化,證明太湖流域同樣為中華民族發祥地。
三山島三山島
啟園
啟園,俗稱席家花園,席氏為紀念其祖上在此迎候康熙皇帝而興建,1984年被國務院批准列為太湖風景名勝區主要景點之一,為江南少有的山麓湖濱園林。
啟園啟園
裕德堂
裕德堂位於古鎮中部古街上,始建於清代中期,原系江淮鹽商周氏所建。主軸線上有門樓、花廳、住樓和書樓等建築。其花廳用料講究裝飾洗鍊,雕刻精緻,有“江南第一花廳”之譽,宅內辟有“石雕百獅”、“石刻米芾帖”、“明式黃花梨古典家具”成的古物展覽館。
裕德堂裕德堂
古龍舫
古龍舫是一家具有太湖古樓船特色的餐館,擁有非常古色古香的兩層格局,每一個船艙都是一個包間,樓船的第一層是一個非常寬敞的大廳,可以同時容納50桌。
古龍舫古龍舫

著名人物

東山鎮自古以來,東山更是湧現出大批政界、軍界、科技界、教育界、金融界、文化界、工商界、醫藥界等方面的傑出人物,他們遍及全國各地,對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文化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人物122人,其中古代50人,近現代27人,當代45人。
姓名簡介
席溫(生卒年不詳)
字厚君,唐代人,祖籍關東,居安定(今甘肅境內)。唐僖宗乾符(874—879)時,官至武衛上將軍。
葉夢得(1077—1148年)
字少蘊,號石林居士。宋代東山人,為東山葉氏之始祖。紹聖進士。宋徽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多次上書評論政事。
賀元忠(生卒年不詳)
字澤民,明代東山後山查灣人,其父賀廉。元忠於成化八年(1472年)中進士,授行人,旋擢御史,巡視漕河。
王鏊(1449—1524年)
字濟之,號守溪,明代吳縣東山陸巷人。成化間鄉試、會試皆第一,成化十一年(1474年)一甲第三探花及第,授編修。
嚴經(生卒年不詳)
字道卿,號芥舟。明代東山馬家底人。明弘治九年(1496年)中進士,授南京刑部主事,歷任員外郎、郎中。
葛一龍(生卒年不詳)
字震甫,明代東山武山人,著名詩人。
路振飛(1580—1655年)
字見白,號皓月。明代河北真定府曲周人,晚年流寓東山。葬於法海塢。明天啟五年(1625年)進士。
吳丁芳(生卒年不詳)
字凝文,東山人,明代詩人。
葉松(1615—1674年)
字梅友,出身東山望族,清初詩人。
翁澍(生卒年不詳)
字季霖,東山人。清初文人。著有《胥母山人詩集》。
王季烈(1873—1952年)
字晉余,號君九,別號螾廬,東山人。王頌蔚之子。光緒二十年(1894年)舉人。
王瑬(1786—1843年)
初名仲瑬,字子兼,號亮生,晚年自號荷盤山人。為邑諸生,屢試不第。素嗜考據之學,未嘗一日釋卷。
王頌蔚(1848—1895年)
字芾卿,號蒿隱。清末東山人。光緒六年(1880年)進士。
席嘏卿(1833—1918年)
字素煊,清末民初東山人。東山金融世家席品方長子,席正甫兄。
席正甫(生卒年不詳)
字素貴,清末民初東山人。上海英商滙豐銀行第二任買辦。
王季同(1875—1948年)
名季錯,字孟晉,號小徐,東山陸巷人。王頌蔚之子。光緒廿一年(1895年)畢業於北京同文館。
劉雲(1899—1957年)
字幕宇,號璞庵,東山岱心灣人。早年畢業於東吳大學。曾任洞庭東山旅滬同鄉會副會長。
王守融(1917—1966年)
東山人。民國26年(193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機械系,後任清華航空研究所研究員。
沈恆滋(1934—1982年)
東山人。1950年在東山完成國中學業後,考入上海南洋模範中學讀高中。1953年考入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王淑貞(1899—1991年)
女,祖籍東山,生於北京。出生書香門第,祖父王頌蔚有文名。1978年被評為上海市“三八紅旗手”,1985年獲首屆中國福利會婦幼兒童工作“樟樹”獎。
湯紹源(1932—1999年)
東山人。核工業專家。核工業總公司、九院四所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國防科學的研究,1964年,參加了中國第一顆核子彈爆炸的研製工作,1992年,獲中國工程物理研究所國防工科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