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太平洋海盆多金屬結核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

《東太平洋海盆多金屬結核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是由地質礦產部海洋地質研究所、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孫志國、宋鶴彬、姚德、劉淑琴、許東禹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太平洋海盆多金屬結核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
  • 成果登記號:19960183[07845]
  • 第一完成單位:地質礦產部海洋地質研究所、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60183[07845]
項目名稱
東太平洋海盆多金屬結核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地質礦產部海洋地質研究所、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孫志國、宋鶴彬、姚德、劉淑琴、許東禹
研究起始日期
1991-01-01
研究終止日期
1995-12-31
主題詞
東太平洋;多金屬結核;同位素地球化學
任務來源
E

成果摘要

該項研究是《深海地質研究》項目中下設的一級專題,編號DY85-02-03-04。重平洋海盆21個站位的多金屬結核的氧矽鍶鉛同位素地球化學和太平洋兩結殼的銀鉛同位素地球化學。闡明了多金屬結核氧同位素組成的變化,生長環境,物質來源及成因,採用三元混合模式計算端元組分對結核、的貢獻,推算東太平洋海盆多金屬結核中,年輕玄武質火山岩組分對鍶(V)為17.88~34.44%,平均值21.20%,古老矽質岩石組分對鍶同(S)為16.56~22.13%,平均值19.65%。運用鍶同位素地層學原理,殼的生長年齡,認為有些結核生長歷史比以往人們認為的短,生長較快會被“沉積物雨”所覆蓋,結核翻轉之說值得懷疑。識別和提取了結核物質輸入的鉛同位素記錄,發現有4個結核樣品和8個結殼樣品受到幔源響較強,其鉛同位素分布於中央海嶺玄武岩鉛範圍之內。探討了結殼中極底層流影響的記錄,推斷南極底層流的影響減弱的時間,在中太平洋林海山2000m水深處為14MaB,P.,其生物生產力在12.027~MaB.P.期間很高;在東太平洋海盆的西南部海山台地區4900多m深處南極底層間為2.6Ma B.P.,其生物生產力在2.551~2.036MaB.P.期間較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