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坊村(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北柵社區轄自然村)

東坊村(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北柵社區轄自然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坊村,隸屬於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北柵社區,位於虎門鎮東北部,距虎門鎮政府5.1千米,面積約1.5平方千米。該村坐落於平原地帶,平均海拔較低。境內有獅草岡山、陳帝岡山,海拔分別為20米、35米。懷大河流經村東。相鄰自然村有南坊村、西坊村。2015年末,東坊村戶籍人口為969人。

清初,東坊村境域屬東莞縣歸城鄉。清末,屬缺口司。民國時期,屬第十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北寧鄉、北柵大鄉,虎門人民公社北柵生產大隊,虎門區北柵鄉,東莞市虎門鎮北柵管理區,虎門鎮北柵行政村、北柵社區。

2015年,東坊村民以店鋪出租和個體商業為主。是年,村總收入1467萬元,純收入626.43萬元,資產7416.2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工業生產、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坊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北柵社區
  • 地理位置:虎門鎮東北部
  • 面積:1.5 km
  • 電話區號:0769
  • 人口數量:969 人(2015年末戶籍人口)
  • 車牌代碼:粵S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人口,經濟,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地方特產,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清初,屬東莞縣歸城鄉。
清末,屬缺口司。
民國時期,屬第十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北寧鄉、北柵大鄉,虎門人民公社北柵生產大隊,虎門區北柵鄉,東莞市虎門鎮北柵管理區,虎門鎮北柵行政村、北柵社區。

行政區劃

東坊村為東莞市虎門鎮北柵社區轄自然村,行政區劃代碼沿用北柵社區行政區劃代碼為441900121014。

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東坊村,位於虎門鎮東北部,距虎門鎮政府5.1千米,面積約1.5平方千米。該村坐落於平原地帶,平均海拔較低。境內有獅草岡山、陳帝岡山,海拔分別為20米、35米。懷大河流經村東。相鄰自然村有南坊村、西坊村
東坊村下圍

人口

2015年末,東坊村戶籍人口969人,其中男490人,女479人;80歲以上24人,最年長者93歲(女)。

經濟

明萬曆十年(1582年),村民陳益自安南(越南)歸鄉,攜帶番薯種回到北柵種植,是第一個把番薯引進中國的人。東坊村傳統經濟早期以捕魚、曬魚為主,後隨灘涂沖積層擴大,逐步轉向種植業,主要種植莞草、番薯、稻穀、花生、甘蔗、荔枝、龍眼等。改革開放後,隨工業化的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
2015年,東坊村民以店鋪出租和個體商業為主。是年,村總收入1467萬元,純收入626.43萬元,資產7416.2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工業生產、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1983年,由旅港鄉親及各界人士捐助建成的北柵(含東坊村)禮序陳祖澤學校啟用。1986年,由村民及旅外鄉親集資建成教育大樓,面積2500平方米,另建成幼稚園。1995年,由旅港同胞陳宗梁捐助4453平方米地皮(折人民幣300萬元),各界人士捐款300多萬元,興建北柵(含東功利)國小新校。2015年末,東坊村有村內有大拇指幼稚園和格林軒幼稚園。

文體事業

2008年,旅港北柵(含東坊村)鄉親會舉行聯歡活動,慶祝創會25周年,演員周潤發的母親以及北柵部分鄉親參加。2015年末,東坊村有籃球場1個,老人活動中心1所。

基礎設施

1984年,村投資200多萬元,建成兩層面積2000多平方米的北柵(含東坊村)市場開業。1985年,村投資250萬元建成具現代化設施的北柵(含東坊村)影劇院開業。20世紀70年代末,東坊村通電。80年代初,通自來水。80年代末,通電話。90年代末,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2000年初,通網際網路。

交通運輸

東坊村有省道S358從村境經過。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東坊村按村所處位置而名為東坊。
  • 傳統民居
東坊村村內有廣府傳統民居約50座,部分已成為危房,無人居住。
  • 世居村民
東坊村世居村民以陳姓為主,其先祖從大寧遷至此地,遷人時間不詳。
  • 本地方言
東坊村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虎門話。
  • 當地風俗
東坊村每逢清明前的周日,陳姓後人都聚集到陳益慕祭祀,陳姓族人事先準備幾十隻燒豬、祭品,拜祭完畢後,每人可拿一袋燒豬肉,俗稱“分豬肉”。
  • 鳳岡陳氏族譜
北柵(含東坊村)曾6次修編《鳳岡陳氏族譜》,最早由陳珪於明初纂修。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陳志敬、陳履重修。清代陳燕明、陳克鞏、陳峻予,清乾隆十九年、二十年(1754年、1755年),陳作屏、陳世珍、陳楚帆、陳幼佩、陳可乾、陳大璐,清同治八年(1869年),陳德心相繼重修。
  • 民間故事
東坊村有陳瑞民抗清故事流傳。陳瑞民是北柵陳玉陽之孫。傳說,在反抗清兵中,他在北柵白玉崗用磚砌起營房,並在周圍山崗建立工事。清兵派人調查陳瑞民,意行收買。同時,派風水先生羅庚了解陳瑞民祖墳的位置和布局,又派人給陳瑞民送來一條金鯉魚、一條大皖魚。陳瑞民只收了那條皖魚。清兵知陳不屈服,便派人“攪斷龍筋”,破壞陳的祖墳風水。結果陳瑞民抗清失敗。
  • 相關歷史
1951年,村組織民兵隊伍,開展“清匪反霸、減租退押”運動,沒收地主惡霸槍枝。1952年,開展土地改革運動,將地主的耕牛和主要農具、浮財分給貧僱農。1953年,土改結束,政府給村民發放土地證。

風景名勝

  • 侯王廟
東坊村村內有侯王廟1座,位於東坊村山崗上,為紅石門框和牆腳,青磚牆體,設頭進、天井、兩廊、正廳、東西側廳,正殿灰鰲飛角與山牆灰鰲飛角相配。牆體完好,大殿正廳供奉侯王神像,兩側廳分別供奉昌祖神像、文昌帝君神像、巡撫公神像、土地神位。農曆十一月為侯王誕。
  • 鳳岡書院
明天順二年(1458年),承事郎陳珪、將仕郎陳璋兄弟首倡捐資興建鳳岡書院,並歲捐膏火,鼓勵村中子弟入學。縣令吳中題寫匾額。
東坊村(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北柵社區轄自然村)
侯王廟

地方特產

東坊村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粽子、炒米餅、年糕、糖丸。

著名人物

陳紀萱(1943年生),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師長,兩次榮立三等功,轉業後,任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辦公廳主任、黨組書記,政協廣州市副主席。
陳慶祥(1944年生),曾任《少男少女》雜誌社副社長、副主編,廣州青年文學協會副會長,廣東省作家協會理事,廣東省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東莞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
陳漢鳴(1946年生),任廣東省機械研究所副總工程師,1986年,被國家科委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
陳祖澤(生卒年不詳),民國四年(1915年),遷居香港,樂善好施,2001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頒授的榮譽勳章。
陳廣明(1940年生),先後任國務院港澳辦公室處長、副司長,中共廣東省委台灣工作辦公室(廣東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

榮譽稱號

2003年,東坊村被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廣東省衛生村”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