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屬東莞縣缺口司。
民國時期,先後屬第五區赤龍鄉、太平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第六區虎金鄉、第十區虎洲鄉、虎門人民公社虎門寨生產大隊、虎門區虎門鎮(寨)政府、東莞市虎門鎮虎門寨管理區、虎門寨社區。
行政區劃
虎門寨村為東莞市虎門鎮
虎門寨社區轄自然村,行政區劃代碼沿用虎門寨社區行政區劃代碼441900121006。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虎門寨村位於虎門鎮中心區,距鎮政府約1千米,總面積2平方千米。坐落於丘陵地帶,北依大人山,自北向南延伸,地勢北高南低,坡度和緩。主要山嶺有大人山,海拔103.06米,村內有東引運河,從村中心流過。東、東南與金洲南坊村相連,南與則徐社區相鄰,西南與武山沙村隔太平水道相望,西與東坊村相接,北、東北分別與鎮口、博涌接壤。北依大人山,西臨太平水道。
自然災害
民國三十年(1941年),虎門出現大饑荒,虎門寨居民拆屋賣磚換取糧食充飢。中正街、西正街兩旁的房屋多被拆,僅餘一片殘垣瓦礫。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大旱,虎門一帶饑荒嚴重,霍亂流行,病人多被集中在西正街西宜亭附近的一間房屋內。
人口
2015年末,虎門寨村戶籍人口7837人,其中男3962人,女3875人;80歲以上160人,最年長者99歲(男)。外來暫住人口2萬人。
經濟
虎門寨村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蔬菜、荔枝等經濟作物為主。1978年,引進第一家“三來一補”工業企業。1986年開始,虎門寨村利用集資、貸款等方式籌措資金,先後建仁義路、仁愛街、仁德街、仁貴街、仁壽街、仁和街、仁懷街和運河北路8條橫向商業街,構成西起太沙路,中有銀龍路,東至金龍路,北起人民中路,南至運河北路的虎門寨工商業街。1988年,虎門寨90%的土地被徵用。
2015年,虎門寨村集體經營以工商業為主。是年,村有工業企業20家,總產值1.367億元。其中個體工業企業18家,三資企業(含三來一補)2家;有大型商貿中心25個,經營總面積33.12萬平方米,從業人員約1萬人;有大型超市1家,便利店92個;第三產業生產總值0.48億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商業經營利潤、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清鹹豐元年(1851年),廣東水師提督洪名香、水師提轅中軍參將何芳倡建鳳鳴書院,地址位於虎門寨轄區,為虎門的教育中心。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東莞明倫堂在虎門寨風鳴書院原址開辦東莞簡易師範學校。
1954年春,虎門寨4個互助組合併為初級農業社。為全區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1月18日,虎門寨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並轉為高級農業合作社,是東莞縣第一批成立的5個高級農業合作社之一。
2015年末,虎門寨村內有國小1所,在校學生920人,教職工62人;有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517人。
文體事業
2006年10月,虎門妙韻粵樂社在參加廣東省第三屆“曲協杯”曲藝大賽中,樂隊榮獲金獎,演唱榮獲銅獎。虎門妙韻粵樂社由虎門寨人黎蘭女出資創辦。2007年1月,著名音樂教育家、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蘇夏到虎門寨尋根。
2015年末,虎門寨村有文化廣場1個,籃球場2個,老人活動中心1所,文化活動室1間,圖書室1間(2015年藏書8000餘冊)。
基礎設施
1966年,虎門寨村通電。1973年,通自來水。1984年,通電話。2000年,通網際網路。2010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
交通運輸
虎門寨村有數條鄉道、省道莞太路經過村境。
歷史文化
清政府最早在虎門寨設立軍營,後有軍人家屬和退伍軍人在軍宅南側安家,逐漸形成村莊。因虎門軍寨而得名。
虎門寨村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無存留。村中有蘇氏宗祠,始建於清代中葉,於2006年重修,占地面積100平方米。為兩進兩廊四合院建築格局,碧瓦青磚,磚木結構,雕樑畫棟、燕尾飄脊等構造。代表性建築有紅洋樓,位於虎門寨樂下四巷39號,保存完好。該建築為洋式建築,建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樓高3層,紅磚砌體,因該樓為紅色,故稱之為紅洋樓。香港淪陷期間,紅洋樓一度成為香港難民的臨時住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一個連駐紅洋樓。後為東莞縣第六區政府駐地和虎門人民公社黨委會議室、虎門人民公社廣播站。1959年,廣東省委第一書記陶鑄到虎門開展整社試點,曾住在紅洋樓。
虎門寨村世居村民有陳、黃、王等姓170個。以陳姓最多,其次是黃、王等姓。其遷人情況不詳。
虎門寨村民約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虎門話。
碑刻有廣東水師提督署石獅,原立於廣東水師提督署(虎門寨)前,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刻,存鴉片戰爭博物館。虎門寨石碑,原立於虎門寨關帝廟裡八門左側,清鹹豐十年(1860年)刻,存鴉片戰爭博物館。創立虎門義學碑,原立於虎門寨關帝廟,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刻,存鴉片戰爭博物館。節馬碑,原立於虎門寨關帝廟,清同治元年(1862年)刻,存鴉片戰爭博物館。虎門寨石碑,原立於虎門寨關帝廟,清鹹豐十年(1860年)刻,存於鴉片戰爭博物館。關公天培祠石匾,書於民國十九年(1930年),落款“陳銘樞”,刻章“陳慶雲章”,存虎門鴉片戰爭博物館。
虎門寨民間有五眼井的傳說
相傳,虎門寨有位鄉紳為人仗義,受到百姓的尊重,人稱“鵝公”。因連續數年乾旱,水井幹涸,人們無水可喝。鵝公出面組織求雨巡行大儀。鵝公吩咐參加巡行的人一律穿白色衣服,手持香燭,不得戴帽撐傘。巡行的人們沿途齊聲高呼“蒼天落雨救子民”,直喊得唇焦舌燥,不少人在烈日烤曬下暈倒。忽然,有位頭戴竹帽、手持龍頭拐杖的老翁迎面朝祈雨隊伍走來。巡行隊伍里有位脾氣暴躁的青年,見有人居然頭上戴帽,氣憤之下將老翁頭上戴的帽子扯下擲在地上。老翁不怒反笑,連呼“走寶!走寶!”鵝公聞訊上前,見老翁仙風道骨,連忙上前致意請求指點。那老翁隨手一指,說:“若要用水,可在那落帽處挖井,橫一丈,直一丈,挖五尺深,即有甘泉。”鵝公當即指揮鄉民揮鋤挖井。說也奇怪,挖到四尺多深時,就見泥土濕潤,剛剛還是萬里晴空,忽然烏雲密布。挖至五尺深時,居然狂風大作。此時,只見那老翁口中念念有詞,猛然大聲疾呼:“潛龍,潛龍,此時不出,更待何時?”轉瞬間,大雨傾盆,挖井處突然騰空飛出五條彩龍,在虎門上空盤旋一圈,然後往南海飛去……五龍騰飛後,洞穴變成一口水井,井水如湧泉不斷溢出。鄉民大喜,欲拜謝老翁,卻到處找不到老翁的身影。大家都說是神仙顯靈來指點,紛紛對空跪拜。此後,人們將這口水井稱為五龍泉。鵝公與夫人也日日來此痛飲甘泉,他們死後化作鵝公與鵝婆兩座山,日夜守護五龍泉。後來,人們又在井口覆蓋有五個孔洞的井蓋,以紀念五條潛龍。當地人往往將孔叫作眼,久而久之,五龍泉又被叫作五眼井。
相關歷史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在石岐嶺(大人山)下建虎頭門協副將中、右都司署。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開始修建虎頭門新寨城。新寨城周長620米,由東莞民眾捐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虎頭門協副將晉淑玉籌資修築麻石路,由缺口司通寨城到官涌渡,並造石橋,建關帝廟,修衙署(寨牆為土質)。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虎門寨城土牆倒塌,改建為磚牆。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八月,於虎門寨設立提督衡門,因之,虎門寨一度被稱為提督村。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關天培帶頭捐資興辦虎門寨義學,吸納現役軍人子弟及平民子弟人學接受教育。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欽差大臣林則徐、兩廣總督鄧廷楨到虎門,住虎門寨。會同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徵召大船22艘到虎門一帶海面收繳鴉片。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七月,林則徐到虎門督師,住虎門寨。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在虎門寨東隅建造公祠,紀念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游擊麥廷章等。清鹹豐三年(1853年),東莞三合會首領萬雞仔聚眾反清,攻打虎門寨清軍。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在虎門廣東水師提督衙署創辦虎門講武堂,培養軍官。民國元年(1912年),國民政府將原廣東水師提督所轄虎門、長洲等炮台和一部分水雷隊、交通運輸船統編成立“虎門要塞司令部”,隸屬於海軍司管轄。虎門要塞司令部駐虎門寨。民國六年(1917年),聯光電燈公司在虎門開辦。虎門要塞司令部及駐虎門寨軍隊開始用電照明。
民國九年(1920年),虎門寨失火,部分建築物被毀。是年,虎門要塞司令部改設在沙角,虎門寨從此結束其廣東海防指揮部的地位民國十二年(1923年)10月21日,孫中山偕同夫人宋慶齡,蘇聯顧問鮑羅廷,以及廣州大本營官員巡視虎門要塞各炮台和海防要隘。同年22日,孫中山等到太平墟和虎門寨城巡視。孫中山步行登上岐嶺(大人山)山頂手持望遠鏡眺望珠江出海口及四周地形要隘。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國民革命軍李潔之在虎門寨、沙角新建可駐1個營兵力的營房和1座有20張病床的醫務所;在虎門寨至北柵之間構築可容納2個步兵團和個營的防禦工事。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抗日名將蔣光鼐發起建立的虎門醫院開診。虎門醫院地址在虎門執信公園內。1934年3月6日,寶太公路太平段建成通車,其中虎門寨段長1100米。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1月,廣(州)虎(門)公路通車,其中虎門寨段長1200米。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8月9日,日軍2架飛機在虎門寨中心投下2枚炸彈,炸塌房屋七八間,炸死村民12人,傷20餘人。同年11月,日軍侵占虎門後,大肆燒殺搶掠,姦淫婦女,並將逃避不及的居民囚禁在虎門寨五眼井旁的一間空屋內,施放毒氣毒死。
民國三十年(1941年),香港淪陷後,大量難民涌人虎門寨,絕大部分住在紅洋樓及蘇氏宗祠。由於糧食緊缺,瘟疫蔓延,難民病餓而死甚多,虎門寨人將屍首抬至大人山下背葉花橋(太平國小附近)山溝草率掩埋,屍首堆滿整條山溝,俗稱“萬人坑”。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5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第一支隊和民兵將日軍山田中隊和偽軍麥浩、陳泰部300餘人圍困於虎門寨、博頭。經5天激戰,斃傷日偽軍100多人。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132師開赴虎門,其中一個連駐虎門寨。1951年,縣、區土改工作隊進駐虎門寨,在蘇氏宗祠辦公。1951年,虎門寨成立農民協會,辦公地址在虎門寨蘇氏祠堂。1957年,由海軍醫院捐助,為虎門寨農業社建成第一條有線廣播線路,為虎門地區最早開通的村級廣播線路。1958年10月10日,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陶鑄率中山大學中文系400餘名師生到虎門蹲點。陶鑄和30餘名師生在虎門寨生產大隊與村民實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開展調查研究。1959年1月,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陶鑄再到虎門人民公社開展“反瞞產”運動,食宿在虎門寨“紅洋樓”,其間,寫成《虎門人民公社調查報告》。1970年1月7日,東江引水第三期工程動工,在鎮口一稔洲河面攔堤建閘,從鎮口開挖運河穿越虎門寨,引東江水通廣濟河南下磨碟口,直抵長安。1985年3月,虎門寨開通電視共享天線,為東莞市第一個開通使用電視共享天線的村。1986年開始,虎門寨管理區利用集資、貸款等多種方式籌措資金,建8條橫向商業街,構成西起太沙路、中有銀龍路、東至金龍路、北起人民中路、南至運河北路的3縱9橫的虎門寨商業街。1992年,香港商人出資承包虎門寨一幢廠房,將一樓改造成商場,命名為新時代時裝商場,為虎門第一個服裝專業批發市場。1994年3月,東莞市第一家會員制百貨商場。1995年10月26日,中共廣東省委書記謝非視察位於虎門寨轄區的富民時裝城和龍泉商業廣場。1996年11月,第一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在虎門寨中心區龍泉商業廣場舉行。其間,共有282家參展商參展,40萬人次進場參觀,成交額12.6億元。1999年,黃河時裝城在虎門寨轄區銀龍路東側開業。2002年11月18日,廣東省副省長許德立,在東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佟星陪同下,到虎門寨商業街視察。
風景名勝
虎門古寨牆舊址,位於石岐嶺(大人山)頂,始建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寨牆總長620米。為珠江口江防要地。鴉片戰爭期間,虎門軍民在此屢挫英國侵略軍的進犯。至2015年,遺存的一段古寨牆長146.9米,高2.8米,底寬1.3米,頂寬0.7米,用“三合土”夯築,沿牆有方形炮位6個。寨牆環繞山嶺,透迤起伏,有“小長城”之稱。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水師提督水井,位於中正街,鑿造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為水師提督署官兵用水取水點。1982年,被列為東莞市不可移動文物。
清廣東水師提督署遺址,位於虎門寨村東部,大人山下,原為虎門協副將署。始建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重建於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廣東水師提督衙署設此,為廣東海防最高指揮部。署內設課堂及操練場,為講習武藝之所,故亦稱“虎門講武堂”。民國元年(1912年),水師提督署成為虎門要塞司令部駐地。2015年,僅存土磚牆一堵。
著名人物
晉淑玉(?~1700年),滿族,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虎頭門協副將,因從兵餉內抽捐修築麻石路而獲刑,死後,四鄉百姓集資建城隍廟,供四季祭祀。
潘擎一(?~1943年),廣東省公安局督察長,粵桂閩三省統稅局副局長,修建紅洋樓。
林紹棠(1889一1957年),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高級參議,南京籌備中央陸軍軍事政治學校考試委員會委員長,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部機要室少將主任。
蘇夏(1924年生),中央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
蘇聰(1957年生),著名音樂家,獲李斯特逝世百年國際作曲大賽第二名,數十首音樂作品被“歐洲廣播聯盟”的30多個電台及美、日、澳等數國電台轉播。
榮譽稱號
1956年,虎門寨高級農業合作社獲得廣東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模範高級社”獎牌,由省長陳郁頒獎。
2008年10月31日,虎門寨社區檔案室被廣東省檔案局授予“廣東省村民委員會檔案工作目標管理省特級單位”牌匾。
2008年11月,虎門妙韻粵樂社在政協廣東省第四屆“四洲杯”粵港澳粵曲演唱大賽中獲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