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顯示技術研究中心是東南大學的下屬研究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南大學顯示技術研究中心
- 所屬單位:東南大學
- 所獲成就:2007年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 教職員工人數:37人
東南大學顯示技術研究中心是東南大學的下屬研究機構。
東南大學顯示技術研究中心是東南大學的下屬研究機構。東南大學顯示技術研究中心暨江蘇省信息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東南大學重點科研基地之一, 依託國家重點一級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以及光學工程,是國家重點學科——物理電子學的主...
東南大學顯示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顯示中心”)近年來先後承擔了國家863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軍工973項目等一系列科研項目,年均科研經費約在1500萬左右,還建立了等離子顯示實驗室、頭盔顯示實驗室、測試技術與標準研究及其它相關技術實驗室。實驗室面積達到約5000平米,其中超淨室約2000平米,研究設備固定...
95.12~ 至今 南京東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顯示技術研究中心,從事液晶顯示、電漿顯示等平板顯示的科研和教學工作。研究方向 物理電子學、光學工程。主要貢獻 主要從事顯示電子學的研究,主要對平板顯示中的電漿顯示和液晶顯示的理論與技術進行深入地研究。在該領域長達20年的研究,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積累了...
學院設有國家專用積體電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ASIC)、光感測/通信綜合網路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微機電系統MEMS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信息顯示與可視化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江蘇省顯示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信息顯示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光通信器件與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學院是首批國家積體電路人才培養基地、首批...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擁有我國唯一超高清視音頻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超高清視音頻制播呈現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南大學顯示技術研究中心建設有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創新中心、科技部顯示科學與技術創新引智基地、教育部信息顯示與可視化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等多個重大科研平台;南京市新型顯示產業已具備較好的產業發展基礎和較為健全的...
李曉華,性別男,是東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個人經歷 1983年7月南京工學院電子工程系本科畢業,1988年2月東南大學電子物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1993.12-2000東南大學,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2000.4 東南大學,教授,2002.5-今 博士生導師 1996年起擔任東南大學顯示技術中心(原875研究室)副主任,長期從事顯示...
1997年至2006年,在東南大學顯示技術中心工作,歷任副主任、主任、東南大學飛利浦顯示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總經理助理、總經理。1999年,晉升為教授。2000年,任東南大學電子工程系主任、江蘇省信息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江蘇省顯示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任東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2006年至2008年,任東南...
2021年8月,東南大學決定:張曉兵同志任財務處處長,免去其財務處副處長(主持工作,保留正處級)職務;上述職務任免時間從2021年8月13日起算。2022年5月,當選中共東南大學第十五屆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 顯示技術(LCoS微型顯示技術、三維顯示等)、納米材料及套用、納米材料冷陰極電真空器件技術、質譜檢測及超潔淨真空...
在同期舉辦的未來顯示技術研討會上,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卞曙光、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司材料處處長任家榮、南京市科技局副局長傅浩等到會參加並致辭,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歐陽鐘燦院士圍繞顯示技術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做主題報告,東南大學首席教授王保平介紹了最新顯示技術智慧財產權分析情況。大會除了來自全球各地院校和...
高新園區由原校區2萬平方米建築改造而成,2016年正式投入運營,累計孵化企業70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近20家,已形成電子信息、先進設備製造、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聚。2017年,東南大學與江北新區管委會簽約,以高新園區為載體依託合作共建東南大學江北新區創新研究院。江寧園區 2012年,東南大學與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
根據2021年5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聯合建立東南大學—華為無線通信聯合實驗室、東南大學—華蘇科技移動通信技術聯合研發中心等聯合研發中心12個,與中國電科電子科學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定,與南京市中華中學、南京市寧海中學、南京市第一中學共建“優質生源基地”。文化傳統 院徽 院徽共有上下...
江蘇省級協同創新中心:先進土木工程材料協同創新中心(共建)江蘇省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土木工程材料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先進金屬材料重點實驗室 聯合研發中心:東大—朗峰納米磁性材料與器件聯合研發中心 科研成果 科研綜述 根據2018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承擔了國家“863”高技術、“973”重點基礎研究專項、國家自然...
校級科研平台:東南大學低維材料物理實驗室、東南大學量子信息研究中心 科研方向 儀器設備 研究成果 據2022年7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每年承擔國家級和部省級科研項目20餘項,每年在國際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SCI論文100餘篇,曾與兄弟院校合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中國高校科學技術一等獎各1項。文化傳統 院徽 院徽呈藍色...
20世紀90年代,東南大學成立了藝術學系(1994年)和現代藝術設計研究中心(2004年改為藝術傳播系),並建立了我國首家藝術學博士點。2006年9月,東南大學在原藝術學系、藝術傳播系的基礎上組建藝術學院。目前,藝術學院由藝術理論系、設計系、美術系、動畫系構成,另設中國藝術國際傳播戰略協同創新中心、文化發展戰略...
技術簡介 2012年8月15日上午,“有機發光顯示(OLED)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研討會暨簽約儀式在華南理工大學勵吾科技樓舉行。該中心由華南理工大學、清華大學、上海大學、東南大學四所高校,聯合創維集團、TCL集團、京東方、海信集團、崑山維信諾、天馬微電子、上海微電子、廣州新視界等企業共同組建,也是廣東省首家由高校牽頭...
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衝擊波物理與爆轟物理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高功率微波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電漿物理國防重點實驗室等 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核技術工業套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城市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煙氣脫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首批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建築學研究方向包括:01建築歷史與理論;02 建築設計理論與方法;03 城市設計理論與方法;04 計算機輔助建築設計;05 建築技術科學。城市規劃與設計系 南京大學城市規劃學科創辦於1975年,前身為經濟地理與城鄉區域規劃專業,是國內綜合性院校中最早從事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教學的單位,在國內城市規劃界有著鮮明的特色和...
本次會議由國家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主辦,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總體專家組組織,長春理工大學承辦,共有來自47家單位的151位代表參加。會議邀請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歐陽鐘燦院士、台灣交通大學謝漢萍院士、香港科技大學郭海成教授、東南大學王保平教授等18位新型顯示技術領域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就新型顯示產業的“卡脖子”...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地球系統科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與軟體工程實驗教學中心(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軟體學院共建)江蘇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江蘇省地理與海洋科學實驗教學中心 實踐教學基地:廬山地理學綜合實習基地、南京大學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校外實踐基地、連雲港地理學創新實習基地、...
楊立堅:2020年5月,清華大學統計學研究中心楊立堅教授當選國際工程技術協會傑出會士。曹進德:2020年12月,東南大學數學學院教授曹進德當選2021年度國際工程技術協會傑出會士。2022年 桂冠傑出會士 - Laureate Distinguished Fellow of IETI (LDFIETI)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Alexander Pines教授: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博士(1972年...
《中國科學:技術科學》被美國《工程索引》(EI,2019年)、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2019-2020年度,含擴展版)、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JST,2018年)、《中國學術期刊網》《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
驗收專家組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顧逸東擔任組長,特聘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廣軍、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套用研究中心龔建村、華中科技大學陸培祥,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獲得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朱冰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南京大學陳健教授、東南大學高西奇教授擔任專家組成員。驗收會在光電技術研究院會議室舉行。校...
2015年8月11日上午訊息,東南大學顯示技術研究中心發布高端電視對比研究結果,顯示海信ULED電視在畫質等方面超越SUHD和OLED。在10項最主要的畫質指標中,ULED的峰值亮度、動態對比度、色域覆蓋率、功耗等5個指標優於三星SUHD和LG OLED。黑場亮度、水平、垂直像素數3項指標三者相當,整體參數ULED占明顯優勢。產品優勢 海...
中國電子學會真空電子學會CRT分會主席,國家計畫委員會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彩管專家組副組長、組長,前中國真空電子工業協會顧問,中國顯象管工業協會顧問,上海復旦大學物理系、上海交通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的兼職教授,東南大學東飛顯示管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第一任總經理及顧問,東南大學電子學研究所副所長,東南大學物理...
2015年,任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2021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2023年4月,受聘為江蘇省政府參事。2023年6月,擔任中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研究聯盟顧問。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截至2021年11月,滕皋軍首創了10餘項介入新技術,完成了數以萬計的介入手術。他發明和創製了放射性粒子...
天融信與東南大學合作成立聯合研究中心,通過強強合作、優勢互補共同進軍移動互聯安全領域,為我國廣大的移動通信客戶提供自主、可控的安全防護產品和技術。天融信2012年中國信息安全高峰論壇在全國30個省市圓滿舉辦,天融信提出了“安全是感知、安全是融合、安天融信榮登《福布斯》2012中國最具潛力企業榜。2011年 天融信SOC安全...
南京傳媒學院江寧方山大學城主校區位於蘇省南京市弘景大道3666號,方山主校區位於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江寧大學城的文教腹地,倚臥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方山國家地質公園東南麓,毗鄰“南京綠肺”上秦淮生態濕地 [2] 濱江校區 南京傳媒學院濱江校區位於江寧區濱江開發區翔鳳路140號。 [2] [17]南京傳媒學院濱江校區坐...
《電測與儀表》主要報導電工測量理論與方法、電磁參數測量方法與儀器儀表、電力測控技術與實踐、電網運行狀態監測分析與故障診斷。內容覆蓋工學的三個一級學科及其七個二級學科,一級學科為儀器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和信息與通信工程。主要欄目 《電測與儀表》主要欄目有綜述與專題評述、理論與實驗研究、產品設計與分析、...
一個月來,無錫全市上下統籌協調多種力量對上爭取,先後走訪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和中科院等部門,向有關領導及相關部門作匯報,努力確保確定無錫為國家“感知中國”示範區(中心),積極爭取“國家微納感測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國家感測網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等八大國家級平台落戶無錫。中科院、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