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歷史重大問題研究·東南亞歷史和文化

東南亞歷史重大問題研究·東南亞歷史和文化

《東南亞歷史重大問題研究·東南亞歷史和文化》是2015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賀聖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南亞歷史重大問題研究·東南亞歷史和文化
  • 作者:賀聖達
  •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9月1日
  • ISBN:978722213202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東南亞歷史重大問題研究·東南亞歷史和文化:從原始社會到19世紀初(套裝上下冊)》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展開,以對東南亞歷史和文化重大問題的研究為主,把對東南亞古代歷史和文化重大問題的探討與東南亞古代歷史和文化的全面論述結合起來,構建了一個從原始社會到19世紀初東南亞歷史和文化論述的新架構,全面、系統地分析了東南亞歷史和文化是在什麼樣的基礎上和內外環境下形成、變化、發展的,探討東南亞歷史和文化的重大問題、長時段的和不同時期的發展和變化。

圖書目錄

上冊
導論 東南亞歷史和文化發展問題之巨觀
第一篇 史前東南啞歷史和文化及其與中國的關係(遠古到公元前後)
緒論
第一章 東南亞歷史和文化發展的地理環境
第一節 東南亞的自然地理環境
第二節 地理環境對古代東南亞歷史和文化發展的影響
第二章 中國-東南亞與人類起源
第一節 關於人類起源於非洲或亞洲之爭
第二節 東亞人類的起源:從直立人到智人
第三節 中國西南可能為東亞人類的起源地
第四節 東南亞與人類起源
第五節 “非洲夏娃說”的挑戰和人類學家、歷史學家的回應
第六節 中國與東南亞古人類進化的關係
第三章 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的東南亞原始文化及其與中國南方文化的關係
第一節 早期更新世和中期更新世時期的舊石器文化(100多萬~13萬年前)
第二節 後更新世早期(12.5萬~1.5萬年前)石器文化的發展
第三節 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初期的石器文化(1.5萬~1萬年前)
第四節 全新世時期的石器及其向農業的過渡:和平文化與華南新石器文化(大約距今1萬~5000年前)
第五節 東南亞和平文化與中國華南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異同及其原因
第四章 史前東亞-南洋文化圈與東南亞族群源流
第一節 史前東亞-南洋文化圈與東南亞史前史
第二節 史前東亞-南洋文化圈與族群關係
第三節 史前東亞-南洋文化圈東部的族群關係:百越族群與南島語族
第四節 史前東亞-南洋文化圈中部的族群關係: 孟高棉族群與中國南方族群
第五節 史前東亞-南洋文化圈中南部的族群關係:泰語系族群與中國南方族群
第六節 史前東亞-南洋文化圈西部的族群關係:藏緬語族群及其進入東南亞
第五章 新石器時代的東南亞與中國:史前農業與稻作業的起源和發展
第一節 關於東南亞農業尤其是稻作栽培起源問題的探討:從植物學到考古學
第二節 從亞洲的視角考察:稻作業起源於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
第三節 稻米之路:從中國長江中下游到東南亞
第四節 史前東南亞農業的發展
第五節 稻作業與東南亞文明的產生與發展
第六節 東南亞新石器時期的器具文化及其所受的中國影響
第六章 東南亞青銅文化與史前社會的新發展
第一節 泰國東北部青銅考古新發現和對東南亞青銅文化的再認識
第二節 儂諾他、班清與泰國北部青銅文化
第三節 紅河流域下游青銅文化和當地複雜社會的形成
第四節 越南東山文化與中國青銅文化及東南亞其他地區文化的關係
第五節 東南亞史前岩畫與東南亞巨石文化
第六節 東南亞新石器時代到金屬器時代的社會與文化發展模式
第七章 東南亞的青銅鼓文化及其與中國南方銅鼓文化的關係
第一節 銅鼓的價值、意義和分布
第二節 東山型銅鼓的特點及其反映的文化
第三節 東南亞銅鼓與中國南方銅鼓的關係
第四節 東山銅鼓文化與東南亞文明的起源
第二篇 中古前期:東南亞早期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公元前後到公元10世紀)
緒論
第八章 公元前後到公元10世紀的東南亞:主要族群、發展基礎、外來影響與早期國家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東南亞大陸東部:中國封建王朝、越人與占婆
第二節 東南亞大陸中部和東南部:從扶南、真臘到吳哥王朝前期
第三節 東南亞大陸中部:孟人國家的興衰和泰人的早期發展
第四節 東南亞大陸西部:撣國、驃國、孟人國家和若開地區早期國家
第五節 中南半島南部和馬來半島:馬來人早期國家
第六節 印度尼西亞群島:從葉調、多羅摩到室利佛逝
第七節 菲律賓群島:中國史籍記載的幾個小國
第八節 地望尚不明確的一些國家和地區
第九章 東南亞早期國家的形成模式、社會性質和特點
第一節 對早期國家及其形成模式的理論探討
第二節 東南亞早期國家形成的三種模式
第三節 東南亞早期國家的形態和主要類型-
第四節 東南亞早期國家的社會性質:以神化了的王權為中心、農村公社和部落為基礎
第五節 東南亞早期國家的主要特點
第十章 東南亞早期國家的宗教與文化
第一節 影響東南亞早期國家的古代中國文化和印度宗教文化
第二節 中國與印度文化對東南亞早期國家的不同影響
第三節 印度文化影響東南亞早期國家的途徑、方式和主要內容
第四節 東南亞早期國家的宗教和宗教藝術
第五節 東南亞早期國家的文字和文學
第六節 關於東南亞的“印度化”
下冊
第三篇 中古後期:東南亞古代國家的歷史發展、社會制度和民族傳統文化的成型與發展(11~19世紀初)
緒論
第十一章 關於中古後期東南亞歷史的幾個問題
第四篇 歷史發展:中古後期東南亞的歷史發展
緒論
第十二章 11~19世紀初東南亞的歷史發展和社會變遷
第十三章 東南亞大陸東部:越南封建國家的發展和占婆的衰亡
第十四章 東南亞大陸中部:吳哥王朝的興衰與泰族建立的封建王國的興起和發展
第十五章 東南亞大陸西部:緬甸不同民族建立的王朝與緬甸封建國家的統一和分裂
第十六章 東南亞海島和馬來半島:馬來人國家興衰和早期西方殖民侵略
第五篇 社會制度:中古後期東南亞國家的社會形態和制度特點
緒論
第十七章 關於中古後期東市亞社會形態與制度特點
第十八章 農村公社及其對古代東南亞社會發展的影響
第十九章 東南亞特色的封建領主制
第二十章 佛教、印度教與東南亞大陸中西部國家的王權和社會結構
第二十一章 東南亞大陸東部的越南:中國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第二十二章 東南亞海島國家的制度變遷:從印度教-佛教王國到穆斯林蘇丹國
第六篇 中古文化:東南亞民族傳統文化的形成、發展與傳統文化格局的確立
緒論
第二十三章 中古後期的東南亞文化
第二十四章 東南亞大陸東部:中國文化圈中的越南古代文化
第二十五章 東南亞大陸中西部:南傳上座部佛教文化圈與緬甸、泰國、高棉、寮國民族傳統文化
第二十六章 東南亞海島地區:宗教嬗變、伊斯蘭教的傳播和文化的新發展
後記
附錄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賀聖達,研究員,男,漢族,中共黨員。1948年生。曾任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1995~2009).雲南省省政府參事(2009~2014),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為雲南省十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外國語大學特聘教授,雲南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雲南省人民政府參事。長期致力於東南亞歷史和現狀、緬甸歷史和現狀以及中國-東南亞關係研究。主要成果有《走向21世紀的東南亞與中國》《世紀之交的東協與中國》《東南亞文化發展史》《當代伊斯蘭教與東南亞政治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