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地區民族國家研究

東南亞地區民族國家研究

《東南亞地區民族國家研究》是岳蓉創作的歷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6年12月。

東南亞地區的民族國家具有複雜的歷史成因及多民族、多元文化等特徵。該書旨在釐清東南亞地區民族國家形成的歷史,探討東南亞地區民族國家的“主權”“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等要素的特點,以及國家發展進程中所導致的諸問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東南亞地區民族國家研究
  • 作者:岳蓉
  • 類別:歷史學著作
  • 字數:286千字
  • 首版時間:2016年12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通過梳理東南亞地區民族國家形成的歷史,研究東南亞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研究它們的顯性和隱性特徵,並通過與西歐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的對比,突出世界民族國家形成的多元性和存在的合法性;藉助東南亞地區民族國家在國家建設方面的研究,探討東南亞地區各民族國家社會變革的成敗及其執政黨統治的經驗與教訓。

作品目錄

第一部分 東南亞地區民族國家研究:理論基礎與研究視域
第一章 “民族國家”的歷史場域、形態特徵
第一節 “民族國家”的緣起及其形態特徵
第二節 民族國家的發展理論及其歷史命運
第三節 本書研究視域:主權觀念與憲政原則
第二部分 東南亞地區民族國家的緣起及主權建構
第二章 東南亞地區民族國家的緣起
第三章 東南亞地區主權國家的確立
第一節 東南亞地區的殖民勢力概述
第二節 西方的殖民統治與東南亞地區民族國家的緣起
第三節 泰國向民族國家形態的過渡:1855—1932年
第一節 半島國家的民族主義運動及其主權獨立
第二節 海島國家民族意識的崛起與國家主權的獨立
第三部分 東南亞地區民族國家發展的困境與挑戰
第四章 東南亞地區多族群社會的認同困境及社會失范
第五章 東南亞地區的主權困境與危機
第一節 東南亞地區少數族群與主流社會的衝突與矛盾
第二節 東南亞地區的社會失范:管窺1932—1992年的泰國
第一節 國際受援、領土爭端對主權的影響
第二節 國際移民與東南亞地區的主權困境
第四部分 東南亞地區民族國家建設的實踐
第六章 泰國華人族群與主流社會融合的啟示
第七章 東南亞地區的一體化成就
第一節 靜態融合:法律規範
第二節 動態融合:社會信任
第一節 學術界的爭論及東南亞地區的國家間相互依賴
第二節 東南亞地區的主權認同與區域認同

創作背景

“民族國家”一直是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核心話語之一。東南亞地區各國系世界範圍內第三批形成的民族國家形態,具有複雜的歷史成因,以及多民族、多元文化等特徵,備受學界關注,是世界史研究的重要對象。基於此,《東南亞地區民族國家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東南亞地區民族國家的緣起並非一種簡單的社會變遷過程,而是由殖民國家組成的“他者”與東南亞地區各國的“我者”互為作用的歷史過程。東南亞地區民族國家的緣起與歐美列強的殖民活動息息相關。直到20世紀中葉及其後(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南亞地區的民族國家形態才得以在各國人民要求主權獨立(除泰國外)、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殖民主義的鬥爭中逐漸形成和發展。從西方殖民者的視角上看,殖民的過程也是傳播其“東方總是位於西方之後”文化序列的過程,在殖民統治的過程中,殖民國家不僅移植了西方語義中的“科學”“技術”“理性思維”“繁榮與進步”等概念,也移植了“身份認同”“主權”“法理社會”等西方核心價值理念。從東南亞地區各國的歷史現實來看,“帝國主義”“民族主義”等概念為東南亞社會精英階層用以贏取民眾的廣泛支持。對於東南亞地區的民族國家建構而言,已經不再是經濟、政治、社會發展等簡單的顯性問題,其間還涉及文化與心理的持久平衡等隱性的問題。它既包含著根植於歐洲歷史場域的民族國家理論所內含的種種組成要素,同時又包含著不斷訴求主權平等、民族和諧、協作發展、尊重正義和國際義務等當今的時代主題。
該書指出,在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過渡中,東南亞地區民族國家形成的特殊歷程,使其始終難以與傳統社會割裂,也難以與西方世界徹底割裂。這種兩難困境主要體現為:一是來自民族隔閡和民族矛盾的種種挑戰;二是東南亞地區的領土爭端及國際移民問題引發的主權危機。這些困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東南亞各國經濟發展滯後、政治體制欠完備、社會管理基礎薄弱,以及欠缺國際競爭力等現狀。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東南亞地區民族國家研究》
2016年12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9259-7

作者簡介

岳蓉,漢族,1971年出生於貴州畢節,貴州師範大學教授。2002年6月畢業於南京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政治制度史、英國史和東南亞史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