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共五章,大致內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闡述該書的理論框架。第二章重點介紹緬甸古代和近代的族際關係問題。第三章闡述的是獨立後的緬甸族際關係。第四章闡述的是緬甸民族國家構建的進程。第五章是案例分析部分,主要是將歷史進程中最能反映緬甸族際關係問題的幾大問題剝離出來,進行結構化與過程化的綜合分析。它包括三大部分:通過緬族與孟族的關係來觀察緬甸的族際融合;通過緬甸民地武問題來闡述緬甸的族際構建;通過緬甸羅興亞人問題來闡述緬甸的族際離散。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族際理論與國家構建的相關理論 第二章 獨立以前的緬甸族際關係 第三章 獨立以後的緬甸族際關係 第四章 緬甸民族國家構建的歷史進程 第五章 案例分析:族際關係對緬甸國家構建的影響 |
創作背景
21世紀第2個10年結束,整個世界仍然徘徊在戰爭與和平的不確定之點。即便是全球治理問題被不止一次地提上議事日程,整個人類社會已經就和平與發展達成廣泛共識,但以“族群”為界定的群體間分歧或衝突依然不能被阻止。2017—2018年,整個國際社會被右翼化的思潮所左右,
英國脫歐、美國極端右翼政治家
特朗普上台、
反全球化運動甚囂塵上。應當看到,全球右翼化反映的是全球化過程中西方實力的相對下降,導致西方社會一系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危機。在資本絕對逐利的全球分工體系下,西方將產業立體化,中低端產業流向開發中國家,本土空巢化,導致一系列社會危機難以在爆發時消融,加深西方危機的深度和烈度。
正當西方危機爆發的同時,與西方世界聯動的
第三世界發生了更加激烈的動盪。正是西方退出各類國際場合的行為,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的秩序真空,尤其是在中東地區和部分東亞、非洲地區。伊斯蘭宗教極端勢力為首的恐怖主義威脅,極端民族主義者和民粹主義者的沉渣泛起。族際關係和伴隨著族際關係而來的一系列問題,再度追問著世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人類在應對自己已經意識到的危機時,仍然執著於內斗和資源消耗。任何族際互動危機,都有著自己特殊的場域。例如,曾經的猶太危機,被認為是全球均存在的族際關係難題。不過,要窮盡當今世界的族際互動危機,顯得過於寬泛化,難以操作。為此,著眼於某個地區、某個國家的族群問題與族際關係問題,對於認識和反省全球族群衝突有著典型的意義。基於此種現象,《當代緬甸族際關係與民族國家構建研究》意圖以緬甸的族際關係為案例進行分析,理解族際關係及其與民族國家構建的關係。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民族國家是當代國際社會普遍的一種國家形態。在多民族國家中,族際關係與國家構建不是零散孤立,而是相互聯繫、辯證統一的。在國家構建過程中,族際理論所解釋的族際結構並非族際關係本身,而是國家構建與民族構建的支架。因此,在一個民族成分比較複雜、宗教信仰多元的國家裡,族際融合是國家構建和發展建設的核心內容與重要議題。實際的情況是,由於歷史背景、現實發展以及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族際紛爭衝突和外部勢力的介入等影響因子的干擾與阻撓,國家各種政治、社會力量特別是各民族之間出現分散、分離甚至是分裂的政治局面,給民族國家的統一和構建帶來嚴峻挑戰和壓力,致使國家建設陷入困境。
緬甸無疑是深受不良族際關係影響的具有典型性的多民族國家。長期以來,緬甸各少數民族為爭取獨立自治地位和民族平等權利紛紛走上武裝鬥爭的道路,幾乎所有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反對緬族中央政府的武裝組織。派別數量之多,人員成分之雜,持續時間之長,影響範圍之大,在東南亞地區乃至全世界都屬罕見。從歷史到現實來看,緬甸族際關係一般都遵循“族際離散體系—族際構建體系—族際融合體系”這樣一種體系。在相對複雜的族際關係中,國家構建大體上分為三條主線:一是歷史上族際離散長期發揮作用,致使族際建構被迫中止;二是殖民者的主觀性破壞,增加緬甸族際建構的難度,打造了緬甸獨立後族際離散的格局;三是突發歷史事件意外效應,導致國家構建與族際關係出現異動。
該書指出,在緬甸政治發展進程中,族際關係與國家構建有著密切的聯繫。一方面,族際關係的發展與變動受制於國家構建要素的牽制。一般而言,族群只有在複雜國家構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有政治表達的權利和機會,當他無法拋棄他族而獨立建國,那便只能在歷史中被邊緣化。另一方面,緬甸的族際互動徘徊在族際離散與族際建構之間,而族際融合往往沒有發揮整合作用,更難以推動國家構建,因此,緬甸國家構建遲遲難以完成,與族際衝突難以彌合有較大關係。緬甸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國家,政府一直在深重的民族和宗教危機中艱難前行,面對沉重的歷史包袱,還須直面國內各少數民族、佛教“極端主義”、軍方強硬派等的衝擊。如何能有的放矢、一勞永逸地解決各民族權益、平等、信仰和諧等問題,是緬政府在國家構建和民主轉型過程中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廖亞輝,漢族,國際政治博士,地理學博士後,雲南師範大學中國西南對外開放與邊疆安全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從事東南亞國家政治與經濟、地緣政治等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