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井岡

最近幾年,來江西“紅色旅遊”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人們越來越多,問及毛澤東領導工農紅軍進行第一、二、三次反“圍剿”鬥爭的光輝歷史,熟悉的人比較多,但要說主戰場就在東固山一帶,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講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中央革命根據地,熟悉的人也多,說有一個東固革命根據地,知道的人也不多;談到井岡山,大家都會說那是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山,但要說起東固山,而且告訴你,毛主席說東固山是第二個井岡山;陳毅稱之為“東井岡”;老百姓說,上有井岡山,下有東固山,知道的人則更是寥寥無幾。由此看來,東固山和東固革命根據地的知名度確實較低。雖然東固山知名度不高,但是我們不能忘掉東固革命根據地的輝煌和悲壯。簡要敘之,令人無限感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井岡
  • 外文名稱:東固
  • 地理位置: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東固畲族鄉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243公里
  • 開放時間:全天候
  • 景點級別:3A
  • 門票價格:0元
  • 著名景點:東固革命烈士紀念塔,東固平民銀行等
歷史背景,東井岡景點發展,東井岡風俗,東井岡景點,東固平民銀行舊址,東固革命烈士紀念塔,

歷史背景

井岡山,天下聞名,而“東井岡”,知道的人卻不多。她就是位於井岡山東側的東固畲族鄉山區,現屬吉安市青原區。
1929年1月,井岡山失守。紅四軍主力3600餘人在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下離開井岡山出擊贛南不順,遇到了紅四軍建軍以來最險惡的困難;前有狡猾如狐的地方豪紳武裝襲擊,後有如狼似虎的白軍追殺,情況危險,一著不慎便有全軍覆沒的危險。這時,紅四軍前委作出英明決策,決定前往東固革命根據地。即“東井岡”。
2月11日,紅四軍在瑞金大柏地與追兵劉士毅部十五旅激戰獲勝,擺脫被敵尾追的被動局面,取道寧都黃陂、小布,經永豐君埠、龍岡來到東固根據地。2月20日,紅四軍與當地的紅軍獨立二團、四團在東固螺坑勝利會師。螺坑民眾熱烈歡迎,他們鳴放鞭炮、宰牛殺豬、送肉送糧、盛情慰勞。22日,在螺坑石鼓丘河壩上舉行了勝利會師大會,參加大會的軍民有3000多人。會上,毛澤東高度讚揚了東固根據地的成就,說紅四軍是“鐵軍”,紅二、四團是“鋼軍”。毛澤東指出:東固山和井岡山最終會聯結起來,全中國一定會解放。接著朱德講了中國革命歷史背景,強調了沒有武裝鬥爭就沒有革命人民的地位。他很風趣地說,國民黨反動派天天喊打倒‘朱毛’,‘朱毛’越打越多,現在你們也成了‘朱毛’了,高度評價了兩軍會師的意義。
會師後,紅二、四團和東固民眾送了4000元銀洋和大批子彈及其它物資給紅四軍。紅四軍也贈送了4挺機槍和1門迫擊炮給紅二、四團,並留下了毛澤覃、謝維俊、陳東日等一批幹部,幫助東固安全地休整了一個星期,消除了連續作戰的疲勞,改善了戰士生活,安置了300多名傷員,然後精神飽滿地向贛南閩西進軍。
東固會師解救了紅四軍的危難,促進了紅二、四團的建設,總結、交流了根據地建設的經驗,推動了東固革命根據地的進一步發展,是贛西南革命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為建立中央根據地提供了一個良好契機。此後,就在這一帶,紅軍取得了第一、第二及第三次反“圍剿”的輝煌勝利,紅二、四團成為中央主力紅三軍的核心,當地也成為中央蘇維埃的根據地。
陳毅元帥在東固會師大會後欣然寫下了《紅四軍軍次葛坳突圍赴東固口占》,用生動形象的詩句,高度稱讚了東固會師的重大意義和歷史作用。詩云:
大軍突敵圍,關山渡若飛。今朝何處去,昨夜夢未歸。
帶夢催上馬,睡意斗寒風。軍號聲悽厲,春月似張弓。
尖兵報有敵,後隊轉向東。急行四十里,敵截已撲空。 東固山勢高,峰巒如屏障。此是東井岡,會師天下壯。
歲月悠悠,這首詩已成為東固山的禮讚。當井岡山馳名天下、世人景仰、遊客如梭,“東井岡”也就成了東固山乃至青原區一張最閃亮的紅色名片。

東井岡景點發展

2014年,東固畲族鄉舉全鄉之力開展東固景區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區政協的高位推動下,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根據吉安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公告(2014年第2號),東固景區被批准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一年來,我鄉委託香港城市經營研究院對東固景區進行高標準策劃;投資700多萬元先後對東固革命根據地博物館、革命烈士紀念塔、東固平民銀行、區委舊址、毛澤東舊居等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維修改造;按照國家3A景區創建標準,高標準抓好創建工作,完善軟硬體設施;投入300萬元改善了景區景點的基礎設施,新建了遊客中心、游步道、停車場、旅遊公廁、文化牆等;開展了"二月二"廟會、"寶貝上東固"、"吃貨上東固"、"東固夏令營"、"畲族祈福祭祖露營篝火晚會"等系列特色活動;結合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積極開展紅色旅遊,北京、上海、新疆等地遊客紛紛前來參觀,全年共接待遊客5萬餘人次。

東井岡風俗

農曆二月初二是東固傳統廟會日,舊時稱送神日,迄今已有230多年歷史。
從前,東固西城鐘劉兩姓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畫好神像,安好神位,開始迎神、攘神(供神),祈禱當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添丁發財。正月十六日送神日很隆重,兩姓人敲鑼打鼓,燃香插燭,葷素齊備,喜炮齊鳴,把早已紮好的彩旗、彩船、涼傘和神像送到江邊火化,將火化的灰燼裝進船里,推移至江面,讓它順流而下,這叫送神回洛陽,意即當年所有的凶神惡鬼、災難疾病等都被神押回洛陽去了。
後來,鐘劉兩姓因送神鬧矛盾。若哪一姓先送,另一姓也立即送,後去的將灰燼倒入先去的船里,叫“搭船”,意即占便宜,壓倒對方,祈福於己,而對方堅決不同意,因此往往釀成口角糾紛,甚至打架,好事成了壞事。為了避免鬧事,劉姓決定正月十六日不送神,改為攘神,送神日改為二月初二。從此,每年二月初二這天,劉姓先請好戲班子來演戲,還請來民間技藝高超的藝人扎紙人。紙人圍著戲台活靈活現,只要一人拉動一個紙人,所有紙人都能張開嘴,仿佛各自還能發出不同的聲音,似乎在親切地交談。其手腳能上下活動,好像在舞蹈。這使觀眾讚嘆不已,稱為奇絕。看熱鬧的商販由近到遠,不用說鄰近縣,久而久之,就連廣東、福建、廣西、湖南等省都有不少人來看熱鬧兼做買賣。這樣一來,二月二就成了東固的傳統廟會。 舊時,二月初一早上開始游神,共有十一台彩擎,每台有三位男孩扮成戲劇人物,由族長或長輩老人提著燈籠引路。第二天早上,道士禱告祝神後,送神的遊行開始。由神旗手開路,跟隨著神出鬼沒的繪圖,接著是族長和房長、紙紮涼傘和彩旗,兩座牙轎載著本姓的家神菩薩,鑼鼓樂隊,六十歲以上的老者前輩,壓陣是三十九面銅鑼。送神途中要高喊“龍者水,龍者船,龍者齊呼保平安”。

東井岡景點

東固平民銀行舊址

1928年,為了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活躍根據地的經濟,中共東固區委決定溝通與白區的貿易,成立“東固平民銀行”。就是這幢東固老街街道中心南側的二層樓房,它座東南朝西北,磚木結構,占地面積169.51平方米。當年10月,東固黨組織籌集基金3000銀元,開辦“東固平民銀行”,到1929年又擴大基金8000千元,發行紙幣20000元,對粉粹國民黨反動派的經濟封鎖起了很大的作用。當時,蘇區民眾非常支持平民銀行的開辦,紛紛籌集資金,有的婦女還把結婚時用來陪嫁的銀手鐲、銀項鍊、銀耳環、銀戒指等往平民銀行送……東固平民銀行印製了中國工農政權的第一張紙幣,紙幣分一元、五角、一百文、二百文四種,流通於東固根據地以及鄰縣地區。1930年10月,毛澤東、朱德、陳毅親臨視察。1931年東固平民銀行發展為“江西工農銀行”,後又與閩西銀行合併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1987年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東固革命烈士紀念塔

這座高大的革命烈士紀念塔位於東固鄉政府東北面的小山頂上,距東固鄉政府0.5公里。1961年建成時是一位身著軍裝,頭戴軍帽,背斗笠,持鋼槍,目視前方的紅軍戰士,1964年改建成此塔。革命烈士紀念塔呈八角形,分五層,上小下大,平頂;頂層四面有四個五角紅星,塔身正面向西,中嵌漢白玉,上有毛澤東的親筆題詞“無上光榮”四個鎦金大字,右字“英勇犧牲的烈士們千古”,左書“毛澤東”。塔中座前橫列三個谷穗狀花圈,塔基八面用漢白玉鑲嵌,典雅樸素莊重。登塔之路,由下而上分7隊105級,兩旁之欄桿順路而建;塔四周山坡上蒼松翠柏鬱鬱蔥蔥,顯得革命烈士紀念塔更加雄偉壯觀、肅穆,象徵著革命烈士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事業萬古不朽,永遠長青。
早在1926年,東固就成立了黨的組織,開展了農**動,建立了革命武裝。革命戰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東固人民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革命戰爭中有名有姓的就有1429人,為了革命,他們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其中有黃公略軍長、胡海賴經邦曾炳春等一些革命領導人,為紀念這些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建成此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