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考古》是2005年1月杭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時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杭州的考古
- 作者:馬時雍
-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1月
- 頁數:280 頁
- 定價:36 元
- 開本:32 開
- ISBN:9787806337530
《杭州的考古》是2005年1月杭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時雍。
杭州市蕭山跨湖橋遺址博物館(Xiaoshan Kuahuqiao Site Museum),國家一級博物館,位於浙江省 杭州市蕭山區湘湖路978號(近湘湖),總占地面積83畝,建築面積6800多平方米,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是社會科學類考古遺址專題博物館。2006年9月,蕭山跨湖橋遺址博物館正式立項。2007年3月,跨...
《杭州的考古》是2005年1月杭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時雍。內容簡介 《杭州的考古》介紹了從舊石器時代至元明清時期杭州市的考古發現,結合多幅圖片,介紹了其遺址挖掘、陵墓、皇家陵園、城市遺蹟,以及當時工藝作坊的遺址等。圖書目錄 序 綜述 舊石器時代 建德人 桐廬延村洞古人類遺存 臨安舊石器時代遺存 新...
跳頭遺址位於杭州餘杭區中泰街道跳頭村東北400米。該遺址地層共分為十層,涵蓋春秋、西周、晚商、馬橋文化、廣富林文化和良渚文化等多個年代。其中,晚商是遺址聚落結構最清晰、遺存保存狀況較好,出土遺物最為豐富的一個時期,出土多件保存完好遺存。發掘意義 在青銅文化高度繁榮的晚商時期,考古工作讓位於長江下游...
2021年12月26日,2021年度浙江考古十大重要發現在杭州揭曉。活動內容 記者獲悉,最終被評為十大重要發現的分別是舟山嵊泗黃家台遺址、杭州餘杭瓶窯北村遺址、餘杭徑山小古城遺址、紹興蘭亭野生動物園一期墓地、湖州安吉孝豐摘帽山墓地、杭州餘杭跳頭遺址、杭州富陽新登古城遺址、溫州子城遺址、寧波慈城胡坑基遺址、寧波鎮海呂...
儘管考古專家們一直都知道御街的重要性,但在歷次的考古挖掘中一直都沒有發現過御街的痕跡,在這次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保存較為完好的南宋御街遺蹟,這在中國考古歷史上也屬首次,具有非常高的考古價值。這條御街的發現從而確定了臨安城的中軸線,為研究南宋時期的歷史和文化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線索。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於2020-2021年對新登古城南門、西門和東門、小東門及北門等區域進行考古發掘,並對局部位置進行解剖,取得重要成果。意義 該發掘成果印證了新登古城的歷史真實性和傳承性,證實了古城圍山建城、單面城牆的獨特性,為古城的修復、展示以及後期的申遺保護等工作奠定重要基礎。為研究唐代以來城牆城門的...
發掘單位:杭州市文物考古所 遺址簡介 南宋臨安府治遺址發掘面積880平方米。出土的南宋遺蹟有書院廳堂、西廂房、庭院、天井和東迴廊、七邊形水井等。其中西廂房位於書院廳堂的西側,總長度超過68米,它的中段與書院廳堂緊貼並設門相通,北段與南段的前方都有壓欄石並與書院廳堂的前後壓欄石相連。書院廳堂的北面是一...
早在1984年,“臨安城”考古隊在杭州望仙橋至新宮橋之間的中河東側,發現一條南宋時期的磚砌道路,當時即判斷該道可能與德壽宮遺址有關。2001年、2005-2006年、2010年和2017年,杭州市的文物考古專家對德壽宮遺址進行了4次考古發掘。2022年11月22日,德壽宮正式對外開放。建築格局 德壽宮坐北朝南,當時占地17...
小古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潘板鎮俞家堰村西南200米,於20世紀80年代被發現。1997年8月,小古城遺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浙江省省文物考古隊做試探性勘探發掘。2013年,小古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特點 小古城遺址位於徑山鎮小古城村。村坊略高於四周平地5米左右,...
會議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浙江省考古學會主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溫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紹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浙大城市學院藝術與考古學院協辦,錢江晚報支持。2024年1月21日下午,經過評審會評議,最終評選出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
發掘單位:杭州市文物考古所 遺址介紹 此次考古發現的南宋遺蹟,是一組以廳堂為中心,前有庭院、後有天井、周圍有廂房和迴廊環繞的封閉式建築群,對照《鹹淳臨安志》府治總圖,這次出土的建築遺蹟和該圖誦讀書院部分相吻合。儘管誦讀書院在整個臨安府的建築群中並不是主體建築,但從考古發現的遺蹟看,這一組建築用...
2022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富陽工作站在富陽區文物保護中心掛牌成立。這是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繼主城區、蕭山、臨安、建德、桐廬、餘杭等六個工作站之後建立的第七個工作站。主要作用 建立考古富陽工作站,既是杭州市園林文物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富陽考古工作的厚愛和支持,也是培育基層考古工作、考古研究專業...
朱伯謙說,老虎洞窯址的發掘是杭州市考古工作者的重大突破。像這樣系統反映制瓷過程各個工序的遺蹟的完整顯現,在以往的陶瓷考古工作中是極為罕見的,對系統研究制瓷工藝具有極高的價值。同時老虎洞窯址重大發現為中國古陶瓷研究解開了兩大懸案,即南宋修內司官窯千古之謎和傳世哥窯的產地問題。杭州於公元1127年被南宋...
2013年,江乾九堡文體中心開建,在施工過程中發現石砌海塘,並及時報請杭州市考古所,經考古勘探確定為明清古海塘。2014年,在杭州市政協有關會議上,杭州市園文局透露,九堡文體中心前期建設過程中發現的明清海塘遺址,將在原址保護的基礎上,籌建明清錢塘江海塘遺址博物館,計畫於2016年底開館迎客。2017年,杭州海塘...
神位兩旁有配享(附祭)的功臣。此次發掘發現了南宋太廟的東圍牆、東門門址和大型夯土台基等重要建築遺蹟,面積約1000平方米。儘管考古發掘尚未揭示太廟全貌,但已從中得見南宋太廟的規模和氣勢,以及營造工藝水平的高超。發掘意義 趙氏太廟遺址的發現填補了南宋杭州城考古缺乏城市格局和代表性建築這一空白。
發掘單位: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簡介:這處重要的官營手工業作坊遺址,為進一步深入研究南宋時期官營手工業生產、經營、管理等問題提供了翔實的資料。杭州市文物考古所於1996年—2001年間,先後進行了三次考古調查與發掘,全面、完整地揭露了老虎洞窯址,得以了解這處重要的官營手工業作坊遺址的全貌。根據考古發掘地層...
根據初步的考古認識,該水利系統兼有防洪、運輸、用水、灌溉等功能,與良渚文化遺址群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關。2016年3月15日,經專家實地考察確證:杭州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系統(並不是最早的水壩),距今已經有4700至5100年。文物遺存 綜述 良渚古城遺址的...
考古發掘報告《跨湖橋》稱,2001年發掘的杭州蕭山跨湖橋遺址T0510探方的第7層中,發現“跨湖橋遺址出土的植物種實”,該書公開了彩版茶籽的圖片及“茶Camellia sinensis”字樣。茶籽:其表皮呈黑褐色,略有炭化跡象,但並不粗糙,較為平滑;其形狀為1.42×1.58厘米的圓形,種臍端微圓突,種臍處營養器官部分已...
良渚文化是分布於錢塘江地區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距今約四五千年。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遺址和文化命名地,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瓶窯兩鎮。1986年,良渚反山遺址先被發現,發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這幾年,良渚文化遺址從40多處增加到135處,有村落、墓地、...
雷峰塔,是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的景點。簡介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關磚塔,古人更多地稱之為 “黃妃塔”。它是由吳越國王錢俶為祈求國泰民安而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塔基底部辟有井穴式地宮,存放著珍藏有佛螺髻發舍利的純銀阿育王塔和龍蓮座釋迦牟尼佛坐像等數十件佛教...
良渚博物院,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美麗洲路1號,占地面積4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是社會科學類考古學專題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良渚博物院是由良渚文化博物館升格而成的。1990年5月,良渚文化博物館建設提上議事日程。1991年9月,餘杭縣文化局籌建良渚文化博物館。2008年9月,更名為良渚博物院。2008年...
餘杭古城遺址是一處從東周延續至今的古今重疊的遺址。其中,東漢至今的城址結構清晰、保存較好,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城址前後延續使用2000餘年,是中國最早的建置縣之一,是浙江省經考古發現和證實的從漢代沿用至今的城址,是杭州城市發展史的重要一環。歷史沿革 餘杭古城遺址的考古工作是配合杭州市餘杭區直街區塊的...
考古研究 歷經18個月,在良渚遺址區內發現一座面積290萬平方米的古城(面積和北京頤和園差不多),相當於400個足球場那么大,其意義絕不亞於殷墟的發現。同時,因為這一發現,使杭州建城史又向前推進了近3000年。專程趕來的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這樣評價古城:這是中國所發現同時代古城中最大的一座,...
2013年3月11日~17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臨安市文物館組成聯合調查隊,對天目窯遺址群開展了為期一周的考古調查工作,取得重要收穫。2020年、2021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天目窯遺址群西區敖乾二號窯、謝家一號窯兩處窯址,進行了主動性考古發掘,揭露4座斜坡式龍窯窯床和5處窯旁產品廢棄堆積,出土大量瓷器...
據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初步判斷,這個古墓的主人可能是南宋名將劉光世。布局 古墓分東西兩個墓室,東面墓室的四個角落各埋有一個長約10厘米的鐵牛。古墓中還發現了定窯白瓷片、景德鎮窯青白瓷碗殘片、粉盒、斷柄銅鏡等物品。考古人員認為,該墓葬可能早年被毀損或被盜,因此隨葬品並不多。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長唐俊傑...
烏龜洞遺址,又稱烏龜洞“建德人”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李家鎮新橋村後烏龜山上,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烏龜洞遺址於1974年發掘,含化石的地層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為紫紅色粘土,厚約35厘米;下部為黃紅色粘土,厚約110厘米。遺址出土一枚屬於智人類型的右上犬齒以及大熊貓、東方劍齒象、中國犀等一批哺乳動物...
東門門址和大型夯土台基等重要建築遺蹟,面積約1000平方米。儘管考古發掘尚未揭示太廟全貌,但已從中得見南宋太廟的規模和氣勢,以及營造工藝水平的高超。趙氏太廟遺址的發現填補了南宋杭州城考古缺乏城市格局和代表性建築這一空白,對深入揭示南宋都城臨安的面貌有重要價值,被認為是中國城市考古中取得的一項重要成果。
2022年11月22日,浙江杭州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基本介紹 2022年5月,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一期)項目中西區遺址揭示順利完成。南宋德壽宮始建於紹興三十二年,為宋高宗趙構退位後居所,與南宋皇城遙相呼應,坊間也稱北大內。2001年至今,德壽宮遺址已經過4次考古發掘,占地...
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境內。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是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已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系統,設計範圍超過100平方公里。遺址包括塘山壩、獅子山壩、鯉魚山壩、官山壩、梧桐弄壩、崗山嶺壩等十一座水壩。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的發現,證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