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5300~4500年前,良渚文明建立了相關水利設施。
20世紀90年代,考古人員在良渚古城的西北面發現了
塘山遺址,一條長6公里的水壩。
2007年到2015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相關遺址進行勘探調查。2009年以後,以崗公嶺水壩的發現為契機,對該區域進行長期調查,發現良渚古城外圍存在著一個由10餘條堤壩連線山體構成的龐大的水利系統。
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老虎嶺、鯉魚山、獅子山等水壩進行了正式發掘。在發掘進行的同時,與山東大學和南京大學聯合對壩體和庫區進行了勘探調查。發掘和調查取得了重要成果,確認了這一水利系統的分布情況,獲得壩體結構和營建技術的重要信息,同時獲得了證實壩體年代的關鍵地層疊壓關係,驗證了前期水壩碳14測定結論的可靠性。
遺址特點
綜述
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位於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境內,良渚古城的北面和西面,共由11條堤壩組成,是良渚古城建設之初,統一規劃設計的城外有機組成部分。從古城北面的塘山長堤的東端到最西面的蜜蜂弄壩(11),距離為11公里;從最北端的石塢壩(10)到最南端的梧桐弄壩(5),距離5.5公里。從良渚古城的中心到最遠的蜜蜂弄壩體,直線距離約10公里。
北京大學年代學實驗室碳14測年數據,測了7條壩體的樣本,也就是草裹泥的草,結果顯示,時間都在距今4700~5100年之間,屬於良渚文化早中期。
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水壩系統通過山谷間的多條高壩建成單純的截水壩,南部的低壩也以把西北山地的來水留在窪地內為設計目標,這就是“壅防”。
布局
山前長堤:原稱塘山或土垣遺址,位於良渚古城北側2公里,北靠天目山脈,距離山腳約100~200米,全長約5公里,呈東北西南走向,是水利系統中最大的單體。
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根據位置和功能不同,分成平原低壩和谷口高壩兩部分,其中鯉魚山水壩與老虎嶺水壩分別為平原低壩和谷口高壩的典型代表。
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從西到東可將其分成三段。西段為矩尺形單層壩結構。中段為南北雙層壩體結構,北壩和南壩間距約20~30米,並保持同步轉折,形成渠道結構。北壩壩頂高程在海拔15~20米左右,南壩略低,壩頂高約12~15米。渠道底部海拔約7~8米。雙壩的東端連線大遮山向南延伸的一條分水嶺。分水嶺以東為塘山東段,為單壩結構,基本呈直線狀分布,連線到羅村、葛家村、姚家墩一組密集分布的土墩。
谷口高壩:位於西北側較高的丘陵的谷口位置,包括崗公嶺、老虎嶺、周家畈、秋塢、石塢、蜜蜂弄等6條壩體。可分為東、西兩組,各自封堵一個山谷,形成水庫。高壩體高程約為海拔30~35米。因谷口一般較狹窄,故壩體長度在50~200米間,大多為100米左右。壩體厚度近100米。
連線平原孤丘的低壩:建於高壩南側約5.5公里的平原內,由梧桐弄、官山、鯉魚山、獅子山4條壩將平原上的孤丘連線而成,壩頂高程大約在10米左右。壩長視孤丘的間距而定,在35~360米間不等。高壩與低壩之間的庫區略呈三角形,面積約8.5平方公里,庫區地勢很低,現今仍為泄洪區。庫區東端與塘山長堤相接,共同組成統一的水利體系。
年代
根據地層學和C14測年可證實該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屬於良渚時期。
地層學依據:塘山長堤頂部曾發現兩座良渚貴族墓葬,一處玉器加工場,證實其年代不晚於良渚時期。2015年對高壩老虎嶺的發掘,獲得了良渚晚期地層單位打破壩體的證據。低壩鯉魚山被戰國墓葬打破。鯉魚山和獅子山壩體內出土良渚文化陶片,早年調查中蜜蜂弄、崗公嶺壩體也曾發現零星良渚文化時期陶片。各壩堆土內皆未見晚於良渚文化的遺物,對其築壩年代的推定也有參考意義。
碳素測年(C14)數據:C14測年也可證實壩體的年代。11條壩體中,除塘山長堤、蜜蜂弄、官山和梧桐弄未提取到測年標本,其餘7條壩體的樣本經北京大學年代學實驗室C14測定(除石塢樣本因碳含量不足無法檢測外),得出12個測年數據,涉及崗公嶺、鯉魚山、獅子山、老虎嶺、周家畈、秋塢六個地點。結果顯示,上述各地點系列樣品的樹輪校正值全都落距今4700-5100年之間,屬於良渚文化早中期。
工藝與功能
因為長堤與高、低水壩用途不同,結構與營建工藝也有差別。發掘顯示,大部分高壩和低壩壩體的底部採用淤泥堆築、部分鬆軟地基處還採取挖槽填入淤泥的工藝,外部包裹以黃土的結構,與良渚古城宮殿區莫角山的堆築方式完全相同。部分關鍵位置還以黃土草裹泥堆壘加固。是將泥土以蘆荻茅草包裹形成長圓形的泥包,即“草裹泥工藝”,再將“草裹泥包”橫豎堆砌而成。這是良渚時期建築土台、河堤等普遍使用的工藝,其作用與現代營建堤壩使用草袋裝土類似,可使壩體增加抗拉強度,不易崩塌。而塘山長堤採用底部鋪築塊石,其上堆築黃土的形式,與良渚古城的城牆堆築工藝類同,未見使用草裹泥的跡象。
推測該系統可能具有防洪、運輸、用水、灌溉等諸方面綜合功能,與良渚遺址群及良渚古城的生產與生活,關係密切。
防洪功能:天目山系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之一,雨水充沛,夏季極易形成山洪,對地處下游平原的良渚遺址群形成直接威脅。通過水利系統的高、低兩級水壩,可將大量的來水蓄留在山谷和低地內,以解除洪水威脅。GIS分析顯示,高壩大致可以阻擋短期內870毫米的連續降水,即可抵禦本地區百年一遇的洪水。低壩之內是個倒三角形的低洼地,根據低壩現存的壩高海拔10米推測,則可形成面積達8.5平方公里的蓄水庫區。
運輸功能:天目山系資源豐富,為良渚遺址群提供了豐富的玉料、石料、木材、漆及其他動植物資源。良渚時期輪式交通及配套道路系統尚未形成,水運是最便捷的運輸方式。高壩所在的山谷陡峻,降水季節性明顯,夏季山洪爆發,冬季則可能斷流,通常不具備行船條件。通過築壩蓄水形成的庫容,可以形成連線多個山谷的水上交通運輸網。如高壩系統中的崗公嶺、老虎嶺和周家畈三壩,以現存壩頂高程中最低的海拔25米計,根據谷底高程推算,滿水時可沿山谷航行上溯1500米左右。低壩系統中的鯉魚山等4壩群海拔約10米,滿水時可北溯3700米左右,直抵崗公嶺壩下方;東北面可以與塘山長堤渠道貫通。良渚先民在外圍興建防洪水利設施的同時,在城內外挖掘大量的人工河道,連線平原區的自然水域,從而形成複雜而完善的水上交通網。
文物遺存
獅子山遺存
結合104國道的拓寬工程進行挖掘。發掘點位於獅子山壩體被104破壞的西側。因管線眾多、且有未處理好的樹木、墳頭,故只能分段開探溝挖掘,共發掘290平方米。發掘證實獅子山人工堆築體寬約123米,深度逾10米未盡。由黃土、黃斑土、青膠泥、青粉土、黃粉土等多種土分段分層堆築,堆積層高低不平,未見草裹泥和明確的夯築跡象。壩體內出土良渚文化夾砂陶片1塊。
鯉魚山遺存
壩體的北側和南側探溝發掘面積共129平方米,並沿探溝向南北兩側延伸鑽探。該壩的堆築方式為:先在築壩處地面下挖一個縱向凹槽,寬度約25米,深度達3米。坑內堆填青淤泥和草裹淤泥為基礎,之上覆蓋一層黃色散土,在北側迎水面的位置,用草裹黃土和散黃土間雜堆築形成斜坡,其後部則又用黃色散土覆蓋壩體的表面。鯉魚山壩所在為平原區,原地面為青色粉砂土,防滲性差,易於流失,直接築壩容易崩塌。挖槽填入淤泥,可能是出於防滲的目的。壩內填土中發現數片崧澤文化時期的粗泥陶片和1片良渚文化中期鼎或甗的腹片。3層下發現戰國墓葬一座,打破壩體堆土。
老虎嶺遺存
壩體西側與山體交接處和北側分別布置探溝2條,分別為4×10米和10×3米,發掘面積70平方米,獲得了重要的地層疊壓關係。在西側的T1發現溝3G(3)打破壩體的最西端,屬於良渚晚期,溝內出土了T形鼎足、側扁形鼎足,盉足等典型良渚文化時期陶片,而其自身又被馬橋時期的溝G2打破。對壩體北側早年取土形成的斷坎進行了整體刮面,進行了貫穿壩體的鏟探,獲得了壩體的內部結構及堆築工藝的重要資料。該壩的堆築過程如下:首先統一在谷底地面上鋪築青膏泥混雜草裹淤泥做基礎,其上堆築青粉土。然後在北側迎水面附近堆築草裹黃土的斜坡,內部間雜使用黃色散土。其上覆蓋黃褐散土為護坡,頂部覆蓋褐色土。
研究價值
良渚人在流域的上游、中下遊興建不同類型的水利設施,表明他們已經具備全流域的水環境規劃和改造能力。水利系統工程浩大,僅外圍堤壩的總土方量即達260萬方。在距今5000年之前,其規劃視野之闊、技術水平之高,動員能力之強令人刮目相看。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大規模水利系統建設,涉及複雜的組織機構、人員管理和社會動員能力,也為認識良渚古國的管理機構和社會複雜化程度新辟了重要的觀察視角。
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遺址,也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堤壩系統之一,改寫了中國和世界的水利發展史。作為良渚古城建設之初統一規劃設計的城外有機組成部分,證實了良渚古城由內而外具有宮城、王城、外郭和外圍水利系統的完整都城結構,在中國和世界文明史研究上具有重要意義。
所獲榮譽
2015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學者經過多年努力,最終讓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以“良渚古城外圍水利工程遺址”的名稱被評為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對它的調查和發掘工作也被評為中國考古學會2011~2015年度田野考古一等獎。
保護措施
2017年1月,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以“良渚古城外圍水利工程遺址”的名稱被公布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7月6日,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作為良渚古城遺址重要組成部分,在
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大會上,成功獲批入選《
世界遺產名錄》。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境內。
交通信息
自駕:自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大約用時19分鐘,路程約9.8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