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中藥名。為杜鵑花科植物杜鵑花RhododendronsimsiiPlanch.的花。具有和血,調經,止咳,祛風濕,解瘡毒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崩漏,月經不調,咳嗽,風濕痹痛,癰癤瘡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杜鵑花
- 漢語拼音:Dujuanhua
- 採收時間:4-5月花盛開時
- 拉丁文名:FlosRhododendronSimsii
- 來源:杜鵑花科植物杜鵑花的花
- 性味歸經:味甘、酸,性平
功能
主治
採收加工
用法用量
藥理作用
相關配伍
化學成分
相關論述
分類
植物學種屬 | 杜鵑花科杜鵑屬杜鵑花。 |
植物學形態特徵 | 落葉或半常綠灌木,高2-5m。多分枝,幼枝密被紅棕色或褐色扁平糙伏毛,老枝灰黃色,無毛,樹皮縱裂。花芽卵形,背面中部被褐色糙伏毛,邊緣有睫毛。葉二型;春葉紙質,較短,夏葉革質,較長,卵狀橢圓形或長卵狀披針形,長3-6cm,寬2-3cm,先端銳尖,具短尖頭,基部楔形,全緣,表面疏被淡紅棕色糙伏毛,背面密被棕褐色糙伏毛,脈上更多。花2-6朵,成傘形花序,簇生枝端;花梗長約5-8mm;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至披針形,長3-7mm,外面密被糙伏毛和睫毛;花冠寬漏斗狀,玫瑰色至淡紅色、紫色,長3-5cm,5裂,裂片近倒卵形,上方1瓣及近側2瓣裡面有深紅色斑點;雄蕊10,稀7-9,花絲中下部有微毛,花葯紫色;子房卵圓形,5室,長5-8mm,密被扁平長糙毛,花柱細長。蒴果卵圓形,長1-1.2cm,密被棕色糙毛,花萼宿存。花期4-6月,果期7-9月。 |
分布區域 | 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東至台灣,西到四川、雲南。 |
植物生產環境 | 生於丘陵山地或平地,疏灌叢中。 |
生長習性 | 喜陽光,但忌烈日曝曬,適於酸性土壤,忌含石灰質的鹼土。宜在涼爽濕潤的環境栽培。 |
繁殖方式 | 大量生產可用播種繁殖。為保留良種也可分株繁殖。此外,扦插壓條也易成活。 |
栽培技術 | 播種繁殖:溫度保持在15-20℃,濕度60%的條件下,播後2-3星期即可發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