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目

杜鵑花目

杜鵑花目(拉丁學名:Ericales)是被子植物門木蘭綱五椏果亞綱下的一個目,該目植物灌木稀小喬木或多年生草本。通常含單寧物質。葉互生稀對生或輪生,單葉;無托葉。花兩性、稀單性,花冠合辦稀離辦或無辦,雄蕊與花冠裂片同數或為其2倍:子房上位稀下位,中軸胎座,側膜胎座稀特立中央胎座,單層珠被薄珠心,細胞型胚乳。蒴果或漿果。

杜鵑花目植物在全世界範圍內均有分布,中國各地都有分布。

該目植物多用於觀賞,具有較大的觀賞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鵑花目
  • 拉丁學名:Ericales Bercht. & J. Presl
  • 植物界
  • 雙子葉植物綱
  • :杜鵑花目
  • 亞綱:合瓣花亞綱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地理,氣候,分布範圍,生長習性,繁殖方式,播種繁殖,嫁接繁殖,壓條繁殖,扦插繁殖,栽培技術,病蟲防治,病害,蟲害,防治方法,下級分類,主要價值,觀賞價值,藥用價值,代表物種,

植物學史

杜鵑花目居名是由希臘文“Rhodon" (意為普薇色)和“Dendron" (意為樹木)兩詞組合而成,意為具有紅色花的樹木(馮國楣,1983), 最早由瑞典植物學家林奈(Linneaus)在他1753年發表的著作《植物種志》( Species Plantarum)-書中提出,同時提出另一個屬 Azalea,把意義上的Rhododendron 分為兩類,將具有10枚雄英的5個種歸入Rhododendron. 其中R chamecistus求屬於Rhodothmmus.其餘4種中有3種屬於杜鵬亞屬( Subgenus Rhododendron ),1種屬於常綠杜鵬亞屬(Subgenus Hymemanthus): 將具有5枚雄蕊的6個種歸入Azalea (余樹勛,1986;方明淵, 1992).近代化石資料顯示,杜鵑在第三紀已遍布北半球。在中國的西藏、四川、雲南、日本,北美、歐洲的奧地利、義大利和高加索地區,發現了第三紀中晚期的杜鵑花化石,化石種與現代種極為相近,但缺乏古新世化石、一般認為,杜鵑花目始祖類群的起源時代大約在晚白堊紀至早第三紀的過渡期,其起源地最有可能在中國西南至中國中部地區(方瑞徵和閔天祿,1995)。

形態特徵

木本或草本。單葉。花兩性,整齊,4-5數。
葉柄長度分為短(0.5-1mm),中(1-5mm)和長(>10mm)根據葉尖端形態,又可將杜鵑花品種分為尖端漸尖、銳尖、突尖、圓形和微凹。另外,品種調查中發現杜鵑花品種葉色主要以綠色為主,少量出現褐色、斑葉、鑲邊,其中葉色出現褐色、斑葉和鑲邊的品種一般為觀葉品種,其餘為觀花品種。
杜鵑花目
杜鵑花目
杜鵑花目
杜鵑花目
花瓣通常連合;雄蕊下位或上位,極稀基部與花瓣粘合,外輪雄蕊對瓣或對瓣一輪雄蕊不發育;花盤存在或缺;子房上位或下位, 2-5室,每室胚珠常多數,具中軸胎座,胚珠有一層珠被。種子小,有胚乳。
杜鵑花品種花器官形態差異主要表現為花萼,花型,花色,花喉部斑點和花口徑大小四個方面。
杜鵑花品種花萼形態分為花萼正常和無花萼兩種情況,無花萼花多表現為套瓣花型和重瓣花型。花萼正常一般為 5 裂,裂片形態主要有披針形和卵形兩種。其中,杜鵑花野生種中花萼明顯為披針形的有白花杜鵑(R.mucronatum)和大萼片杜鵑(R.macrosepalum),而皋月杜鵑(R.indicum)花萼形態則表現為波狀或不規則開裂。
杜鵑花花型以單瓣為主要類型,品種則出現雙套花型、半重瓣套筒花型、半重瓣花型和重瓣花型。花冠裂片一般為 5 裂,表現為花冠合生,部分品種往往也會出現花冠離生的情況,表現為蜻蜓型或蜘蛛型花。杜鵑花品種單花形態則主要分為管狀漏斗形,漏斗形和寬漏斗形。
杜鵑花花色一般主要表現為純白、純紅和純黃色,品種多出現過渡顏色,如粉色、紫色、玫紅或複色,複色又包括撒點、復輪、條紋、鑲邊。根據花冠喉部斑點的有無,將杜鵑花品種分為花冠喉部有斑點和無斑點兩種,而杜鵑花野生種中明顯表現為花冠喉部無斑點的為九州杜鵑(R.kiusianum)。
花口徑的實際大小以花盛開時的自然花冠直徑為主,杜鵑花品種花口徑大小主要數量級分為:小花(<4cm);中花(4-6cm);大花(>7cm 以上)。其中以小花著稱的杜鵑花野生種有:霧島杜鵑(R.obtusum);九州杜鵑(R.kiusianum)和野麝香草杜鵑(R.serpyllifolium)。

生長環境

地理

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川、滇、藏等高海拔地區。

氣候

杜鵑花喜冷涼濕潤畏熱。因此,杜鵑花在我國北方栽植普遍受夏季熱害的影響,造成杜鵑花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降低,嚴重製約杜鵑花在北方園林中的套用和推廣.研究其耐熱性並篩選耐熱品種對於杜鵑花在北方園林的套用推廣具有重要意義.

分布範圍

全世界分布,中國各地都有分布。

生長習性

全部品種生長習性上均表現為常綠、半常綠或落葉。杜鵑屬映山紅亞屬下的野生種,如映山紅 R. simsii,霧島杜鵑 R. obtusum,日本山杜鵑 R. kaempferi,白花杜鵑 R. mucronatum 等,生長習性表現為常綠或半落葉,因此認為杜鵑花品種中生長習性表現為常綠或半落葉的品種可能來源於映山紅亞屬下野生種。相反,生長習性表現為落葉的杜鵑花野生種,主要為羊躑躅 R. molle,可能為落葉杜鵑花品種的親本。

繁殖方式

播種繁殖

播種繁殖能夠快速獲得杜鵑花新品種,由於杜鵑花種子較小,播種成苗難度大,甚至有少部分品種沒有種子,造成種子繁育時間長,幼苗生長緩慢,因此,在實際生產中較少使用播種繁殖技術。

嫁接繁殖

主要用於商品性較高的杜鵑花,以提高花卉產業水平,增加種植戶收入,加速杜鵑花的生長與繁殖,具有較高成活率。但嫁接繁殖技術費工,壽命較短。

壓條繁殖

壓條繁殖具有明顯優勢,在生根期間,不會與母體發生分離,能夠及時將養分、水分提供給枝條,對植株產生的破壞性小。生根時間短,成活率高,是較好的繁殖方法,但這種方法操作過程複雜,生產上難以大面積推廣。杜鵑花組織培養適用於無毒、優質的苗木品種,其繁殖速度快,季節性影響小,能夠在工廠開展大規模生產,但操作繁瑣,投入成本高。

扦插繁殖

繁殖成本低,能夠較好地維持杜鵑花的母本優良特點,成活率高,在我國南方地區被大力推廣,已經成為當前最常見的繁殖方式。插條的木質化程度與成活率之間有著密切關係,大多數杜鵑花採用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長度不超過 10cm,為了儘可能減少水分流失,插條上部應保留較少的葉子。

栽培技術

移栽
杜鵑花屬植物移栽多採用“二步法”(假植和上盆移栽)的組培苗假植育苗技術。泥炭、腐殖土、蛭石、珍珠岩是杜鵑花屬植物組培苗移栽最為常用的基質。杜鵑花屬植物煉苗馴化與移栽往往採用混合基質。腐殖土和蛭石的混合物有利於移栽苗的存活,珍珠岩代替蛭石使用或二者混合效果也較好。在引種栽培中引入菌根技術可以解決杜鵑花屬植物移栽苗生長緩慢、成活率低等難題,顧地周等套用菌根真菌配置的菌液對基質先進行處理,使菌根真菌在基質中進行大量繁殖後再行植入種苗的方式,提高了移栽後的成活率。
選擇適宜的組培苗移栽時期能提高移栽成活率。例如興安杜鵑(R. dauricum)組培瓶苗出瓶移栽(實驗地區:吉林)最好選擇在秋、冬季進行,選擇陰天的下午 18:00 左右出瓶,移栽存活率最高可達91.56%。環境條件可控的溫室有利於組培苗移栽成活,移栽後應該適當遮光,溫室加棚膜可以提高幼苗成活率。杜鵑花屬植物大多喜溫暖、半陰、涼爽、通風、濕潤的環境。保持平均溫度在 26℃左右,幼苗上盆恢復生長後要及時施肥,薄肥勤施,能淡莫濃。苗期應注意病害的防治。

病蟲防治

病害

杜鵑花疫病
症狀:疫病多為害根部,使根變黑、腐爛,地上部失水發黃。在發病條件適宜時,葉部會急性染病,從葉緣開始失綠,呈水漬狀,病健交界處呈波浪形,葉背現白色霉層。這時枝條也可染病,變褐,呈水漬狀,也長出白色霉層,嚴重時落葉或全株死亡。病原菌隨病殘體存在於土壤中。長期澆水次數多、水量大、植株生長弱發病重。該病是當地最常發生和發生最嚴重而且是最難防治的杜鵑花病害。
杜鵑花褐斑病
症狀:這類病害又可以稱為葉斑病。發病初期,葉片上面有淡黃色的小斑點,慢慢擴展為不規則的形狀,病斑逐漸變為淡紅褐色,中部呈現為暗褐色。如若病葉脫落過早,會阻礙植株的生長。在檢查病葉時,會在病斑上發現一些黑色的小粒點,屬於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在進行溫室栽植時,杜鵑發病比較嚴重,在濕度高的情況下,病情會更加嚴重。在情況比較嚴重的情況下,會出現大量脫葉的現象,植株逐漸死亡。經過查證,病原菌是杜鵑殼針孢屬半知菌亞門。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絲體在落葉或寄生植物組織內越冬,第 2 年病葉上回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器。
杜鵑花灰霉病
症狀:在杜鵑的花和葉部,會出現灰霉病。葉部發病的誘因主要是凍害。在春季,杜鵑花的花部經常感染灰霉病。一般在發病的初期,花瓣上會有壞死的斑點,擴展速度非常快,並且相互連線起來構成大型的病斑。在濕度角度較高的情形下,病變部位會出現很多灰色的分生孢子層,灰霉病由此而得名。病原菌屬於灰葡萄孢屬半知菌亞門。病原菌的子實體從菌核或菌絲生出。分生孢子梗處於叢生狀態,灰色,逐漸變成褐色,分生孢子呈現卵形。
杜鵑花根腐病
症狀:在根上會出現水漬狀軟腐、褐斑,之後會腐爛脫皮,木質部會呈現黑褐色,樹皮會呈現灰白色,並且逐步蔓延,逐步擴大至樹幹,導致整個皮層壞死,切斷水分及養分的輸導,促使頂端的嫩葉逐漸乾枯,並且從上到下,直至枝葉枯萎,失水乾枯,導致植株死亡。根腐病是病原菌,由種由鐮孢黴菌引起的土傳病害,一般發生在杜鵑花的根莖部位,由於這些部位比較潮濕,缺少陽光,半知菌類鐮孢屬真菌活動頻繁,一旦侵入皮層,不久即會引起腐爛。

蟲害

杜鵑花冠網蝽
症狀:為害狀若蟲、成蟲一般集中在葉子背面,刺吸汁液,受害葉子的背面會出現類似黑色的粘稠物,這類蟲害的特徵與其它刺吸害蟲比較容易區別。受害葉子的背面呈現為銹黃色,葉子正面有很多蒼白斑點,在受害嚴重時,斑點成片狀分布,直至整個葉片失去綠色,遠看一片蒼白色,葉子提前掉落。
發生規律:在長江流域,一年發生 5 代左右,在華北地區,一般發生 4 代左右,每個地方的成蟲都在石、土裂縫以及樹皮裂縫、枯枝、落葉、雜草中越冬。在 4 月上旬,越冬成蟲逐漸活動,集中至葉子背面產卵和取食。卵產生在葉片組織內,上面附著有黃褐色的膠狀物,卵期一般為 15d 左右。第一次孵若蟲時,大部分群集在主脈兩側。如若蟲脫破 5 次,15d 後就變成成蟲。在 6 月初,第一代成蟲發生,之後各代分別在 7、8、9 月,因為成蟲期長,產卵期長,時代之間重疊,各個蟲態經常一起存在。
杜鵑花紅蜘蛛
症狀:主要吸取植株的汁液並使葉片出現灰白色斑點。嚴重時造成葉片轉黃脫落。新梢生長差,樹勢減弱。
發生規律:在當地一年四季都會危害,6~8 月高溫,乾旱時危害尤為嚴重,但多雨天氣則危害較輕。

防治方法

(1)培育壯苗:培育健壯無病的杜鵑花苗是防治杜鵑花病蟲害的基礎。杜鵑苗的繁殖地應採取高畦栽培,畦高在 20~25cm 為宜,杜鵑喜酸怕鹼,育苗時應加入一層紅土,稍微打實起到保濕的作用,用 70%托布津 1000 倍液噴澆,減少與病菌的接觸。待苗床乾後開始扦插。扦插枝應選無病蟲為害生長粗壯的枝條。
(2)盆土選擇:杜鵑花土質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濕潤及 pH值在 5.5~5.6 之間的酸性土壤,當地選擇富含腐殖質的泥炭土做為基質加椰糠 1:1 的比例混合,加適量的有機肥和 0.2 的磷酸二氫鉀。用 70%托布津 1000 倍液噴澆,涼乾後方可上盆。
(3)大棚管理:杜鵑花性喜涼爽濕潤氣候,根據氣候來調節適應杜鵑花生長的小氣候,冬季晚上應把大棚封密,白天氣溫較高而棚內濕度大時,應把大棚的兩頭打開通風,降低棚內濕度。春季由於大氣的濕度高應經常通風透氣,調節好棚內濕度。
(4)水肥管理:杜鵑適宜陰冷潮濕的環境,在冬季,杜鵑花會進入休眠期,需要的水不多,通常 5d 澆一次水就夠了,澆水一般在晴暖天的中午前後進行。一般情況下,可以根據盆土乾燥情況,進行適量的澆水。在 3 月份,杜鵑花會生根發芽,此時杜鵑花的需水量會逐漸增加。通常情況下,在上午每隔 2d 就要澆 1 次水。在 4~6 月份這段時間,杜鵑花的需求量非常大,通常情況下,在傍晚或早晨要澆水 1 次。在 7 月份到 9 月份上旬,這段時間的氣候高溫乾燥,確保早上和晚上都要澆水 1 次,澆水的量必須適中,中午在地面和葉面進行噴水操作,確保環境處於濕潤狀態。在 9 月中旬到 11 月份,這段時間天氣轉涼,屬於杜鵑花的生長適應期,為了預防抽出秋梢,提升杜鵑花越冬抗寒能力,此時的澆水量應該逐漸減少。通常第二天的早上澆水 1 次,確保其處於濕潤狀態。杜鵑花適宜肥沃的土壤,通常採取腐熟的紫雲英、餅肥、魚粉、蠶豆等經腐爛後摻水澆灌,切記使用人類的糞便。杜鵑花在出房到花蕾吐花前這段時間,隔 10d 就要施 1 次薄肥,濃度為 15%,一共施肥 3 次左右,確保老葉變綠,萌發出新根。
(5)藥劑防治:一旦發生病蟲害應當在病蟲害發生的初期及時進行噴藥防治。疫病:70%克露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60%滅克可濕性粉劑 800 倍液。每 10d1 次,一共防治 3 次。紅蜘蛛、冠網蝽:10~20%擬除蟲菊酯類 1000~2000 倍液或 10%天皇星乳油1000 倍液,每隔 10~15d 噴施 1 次,連續噴施 2~3 次。褐斑病:在發病的初期,噴灑 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液 1~2次。灰霉病:藥劑同上。根腐病:在確診後,必須及時對死株及盆土進行處理。對鄰近的植株可用 0.1%高錳酸鉀浸泡或淋洗全株,並用淨水沖洗後再上盆,盆土可事先用 70%托布津 1000 倍液噴澆。
(6)杜鵑花長途運輸時,裝車前適當澆水,但不宜過多。途中適當通風,防止濕氣滯留。必要時也可裝車前噴上述殺蟲、殺菌劑預防。卸車後如病情較重,須脫盆散濕,使盆土儘快乾燥。

下級分類

在1981年出版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中,杜鵑花目被列入五椏果亞綱,只包括杜鵑花科、翅萼樹科、山柳科、假石南科、岩高蘭科、尖苞樹科、鹿蹄草科和水晶蘭科等8科。在2003年出版的《被子植物種系發生學組分類法修訂版》中,杜鵑花目被擴大。杜鵑花目和報春花目山茶目柿目等,共25科,由於多數葉緣具山茶型齒(即單葉脈延伸入鋸齒,齒端有不透明的帽狀或腺狀體),且根據分子系統學證據,現均歸於杜鵑花目。
杜鵑花目下級分類
中文名稱
學名
獼猴桃科
Actinidiaceae
鳳仙花科
Balsaminaceae
榿葉樹科
Clethraceae
岩梅科
Diapensiaceae
柿科
Ebenaceae
杜鵑花科
Ericaceae
玉蕊科
Lecythidaceae
帽蕊草科
Mitrastemonaceae
五列木科
Pentaphylacaceae
花荵科
Polemoniaceae
報春花科
Primulaceae
山欖科
Sapotaceae
脅果茶科
Sladeniaceae
安息香科
Styracaceae
山礬科
Symplocaceae
鹿蹄草科
Pyrolaceae
山茶科
Theaceae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杜鵑花為著名觀賞花卉,用途主要以觀賞為主。通過實地調查可知,除深圳園博園,九江廬山植物園主要以研究為主,其他地區杜鵑花品種均用做盆景或地栽,且來自於上述幾個地區的杜鵑花品種大多由日本,歐美等過引進。而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現有杜鵑花新品種主要采自金華市永根杜鵑花培育有限公司,截至 2017 年,該公司自主培育的杜鵑花新品種已有 30 個,並被國家林業局新品種保護辦公司授權新品種權保護,200 多個新品種處於推廣階段,使得金華市永根杜鵑花培育有限公司逐漸發展成為中國杜鵑花新品種主產地。
許多該目植物用於觀賞花品種,例如杜鵑花,由於杜鵑屬植物在自然界雜交現象普遍,栽培條件下亦易於雜交變異,大量的雜交種不斷被育出,且觀賞價值勝於野生種。吊鐘花屬多數種類花美麗,可供觀賞。吊鐘花 E. quinqueflorus Lour.是花卉中的珍品。

藥用價值

杜鵑花屬植物以中藥、中成藥、複方藥等在臨床上均有大量使用,大多數的杜鵑花有鎮咳、平喘、抗炎抑菌等藥理作用。

代表物種

南燭(原變種)Vacciniumbracteatumvar. bracteatum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6(-9)米;分枝多,幼枝被短柔毛或無毛,老枝紫褐色,無毛。葉片薄革質,橢圓形、菱狀橢圓形、披針狀橢圓形至披針形,長4-9厘米,寬2-4厘米,頂端銳尖、漸尖,稀長漸尖,基部楔形、寬楔形,稀鈍圓,邊緣有細鋸齒,表面平坦有光澤,兩面無毛,側脈5-7對,斜伸至邊緣以區域網路結,與中脈、網脈在表面和背面均稍微突起;葉柄長2-8毫米,通常無毛或被微毛。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長4-10厘米,有多數花,序軸密被短柔毛稀無毛;苞片葉狀,披針形,長0.5-2厘米,兩面沿脈被微毛或兩面近無毛,邊緣有鋸齒,宿存或脫落,小苞片2,線形或卵形,長1-3毫米,密被微毛或無毛;花梗短,長1-4毫米,密被短毛或近無毛;萼筒密被短柔毛或茸毛,稀近無毛,萼齒短小,三角形,長1毫米左右,密被短毛或無毛;花冠白色,筒狀,有時略呈壇狀,長5-7毫米,外面密被短柔毛,稀近無毛,內面有疏柔毛,口部裂片短小,三角形,外折;雄蕊內藏,長4-5毫米,花絲細長,長2-2.5毫米,密被疏柔毛,藥室背部無距,藥管長為藥室的2-2.5倍;花盤密生短柔毛。漿果直徑5-8毫米,熟時紫黑色,外面通常被短柔毛,稀無毛。花期6-7月,果期8-10月。
杜鵑花目
南燭
產台灣省、華東、華中、華南至西南。生於丘陵地帶或海拔400-1400米的山地,常見於山坡林內或灌叢中。分布朝鮮、日本(南部),南至中南半島諸國、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
本種分布至雲、貴高原及台灣,植株上出現了一些變異:花序各部分毛變少甚至近於無毛;苞片變小。
採摘枝、葉漬汁浸米,煮成“烏飯”,江南一帶民間在寒食節(農曆四月)有煮食烏飯的習慣。
杜鵑RhododendronsimsiiPlanch.
落葉灌木,高2(-5)米;分枝多而纖細,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葉革質,常集生枝端,卵形、橢圓狀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1.5-5厘米,寬0.5-3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微反卷,具細齒,上面深綠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葉柄長2-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花芽卵球形,鱗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邊緣具睫毛。花2-3(-6)朵簇生枝頂;花梗長8毫來,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5深裂,裂片三角狀長卵形,長5毫米,被糙伏毛,邊緣具睫毛;花冠闊漏斗形,玫瑰色、鮮紅色或暗紅色,長3.5-4厘米,寬1.5-2厘米,裂片5,倒卵形,長2.5-3厘米,上部裂片具深紅色斑點;雄蕊10,長約與花冠相等,花絲線狀,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無毛。蒴果卵球形,長達1厘米,密被糙伏毛;花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6-8月。
杜鵑花目
杜鵑
產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我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本種與皋月杜鵑R. indicum (Linn.) Sweet 相似,但不同在於後者的雄蕊為5;葉較小而狹窄,邊緣具細圓齒,易於區別。
本種因花冠鮮紅色,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國內外各公園中均有栽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