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杜綰
- 字號:字季揚
號雲林居士 - 所處時代:北宋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
- 主要作品:《雲林石譜》
- 職業:礦物岩石學家
人物簡介,主要著作,科學貢獻,著作特點,國際影響,
人物簡介
從社會環境來說,北宋士大夫好石成風,文人學士競相尋求好的硯石。蘇東坡、米元章等多有石癖。特別是以宋徽宗趙佶為代表的上層封建統治集團,日趨腐敗,追求享樂,大興土木,搜取珍玩。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新建延福宮,其間“殿閣亭台相望,鑿池為海,疏泉為湖,怪石岩壑,幽勝宛若天成,不類塵境”。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動用成千上萬的人力、財力,把一些外表姿態美觀的石頭如靈璧石、太湖石、慈谿石、武康石、登州石、萊州文石等,“皆越海渡江而至”,為修建萬歲山(艮岳)備用。封建統治者對各種怪石的追求,引起了當時知識分子的注意。他們中的某些人,不僅愛石、玩石,而且為各種石頭寫譜,描述它們的產地、性狀,出現了一批《硯譜》和《石譜》。如蘇易簡的《硯譜》,米元章的《硯史》,李之彥的《硯譜》,無名氏的《歙州硯譜》,《端溪硯譜》,《漁陽公石譜》,《宣和石譜》,杜綰的《雲林石譜》等。其中《硯史》、《硯譜》是記載適合制硯的石頭,一般都有岩石性狀的簡單描述。《漁陽公石譜》、《宣和石譜》則是記載當時適合造假山的石頭,石頭名稱因形而異,如“雲岫”、“吐月”、“排雲”等。
在上述石譜中,最突出的代表是《雲林石譜》。它記載的石頭不限於硯石或“假山清玩”,而是著眼於全國各地有代表性的石頭的性狀描述。這種作法和寫法,大大提高了《石譜》的科學價值。
主要著作
科學貢獻
《雲林石譜》大約成書於公元1118—1133年,是我國古代最完整、最豐富的一部石譜。約14000餘字,描述的石頭有116種,詳略不等地敘述其產地、採取方法、形狀、顏色、質地優劣、敲擊時發出的聲音、堅硬程度、紋理、光澤、晶形、透明度、吸濕性、用途等。這116種石頭中,按性質分,有比較純的石灰岩,有石鐘乳,有砂岩,有含錳質或鐵質的石灰岩或砂岩,有比較純的石英岩、瑪瑙、水晶,有葉臘石、雲母、滑石,有頁岩,有比較純的金屬礦物和玉類,還有化石。書中記載的石頭產地範圍甚廣,達82個州、府、軍、縣和地區。
《雲林石譜》的科學價值,突出地表現在它對礦物、岩石的性狀描述上。如對菩薩石的光學性質的描述是“其色瑩潔”,“映日射之,有五色圓光”,“或大如棗栗,則光彩微茫,間有小如櫻珠,五色粲然可喜”。菩薩石即水晶,為透明的石英晶體。當陽光通過晶體時,會發生色散,形成“五色圓光”。杜綰對石頭顏色的描述很多,有白色、青色、灰色、黑色、紫色、碧色、褐色、黃色、綠色等。此外,還有顏色深淺的區別,如深綠、淺綠、青綠、微紫、稍黑、微青、微灰黑等。他還看到了石頭經過風化之後會產生顏色變化,剛出土的靈璧石色青淡,“若露處日久,色即轉白”。杜綰對石頭的聲音很注意,常用東西敲擊石頭,有的“鏗然有聲”,有的“有聲”,有的“微有聲”,有的“聲清越”,有的“無聲”。經本文作者統計,書中所記石灰岩大部分叩之有聲,而且有的聲音清越。軟的頁岩音聲低或無聲,硬的頁岩聲音高。葉臘石、滑石、水晶之類基本上沒有石灰岩那種聲音。
杜綰對於石頭的堅硬程度,編輯描述相當精細。他用甚軟、稍軟、稍堅、不甚堅、堅、頗堅、甚堅、不容斧鑿8個等級區別石頭硬度。在800多年前能夠如此精細,無疑是科學的。
杜綰還注意到了石頭表面的粗細程度,分為11個級別:粗澀枯燥,礦燥,頗粗,微粗,稍粗,甚光潤,清潤,溫潤,堅潤,稍潤,細潤。
對各種奇形怪狀用作假山的石頭,杜綰闡明了它們的成因是由於“風浪衝激”或“風水衝激融結”而成。他還記載了當時人們利用風水衝激來加工太湖石的技術:先把太湖石初步加工,雕刻成需要的形狀,然後“復沉水中經久,為風水沖刷,石理如生”。
《雲林石譜》除上述內容外,還介紹了各種岩石的用途,如造假山,制研屏,制硯以及其他器具、玩具等。還介紹了當時工人加工石材的方法。
《雲林石譜》是宋代內容最豐富的石譜,杜綰是宋代很有成就的礦物岩石學家。
著作特點
該書首先將石形具有“瘦、漏、透、皺”時代特點的石種置於上篇展示。四大名石被排於前十一位之內,即或它石亦屬同類。杜綰詮釋“瘦、漏、透、皺”未見完整引用者。以其所見,一種用“嵌空奇巧”或“玲瓏”代之,一種則寓其意。所謂漏、透者,“透空、通透、宛轉相通、嵌空穿眼”也;皺者,“嶙峻,石理籠絡隱起,石理扣之隱手”也;瘦者,石形玲瓏奇巧而非渾圓一體,自然為瘦也。
其次是從上篇末開始,大篇幅介紹以質地、色彩紋理見長的奇石,反映了挑戰傳統並具有廣泛民眾基礎的賞石觀。論質地,宋人重堅硬、細膩、透明或半透明之石如萊石“透明斑剝”。論色彩,以華貴、對比明顯,顏色豐富者為佳,如修口石“五色斑斕”。論紋理,以成物像者為佳,如瑪瑙石“紋理旋繞如刷絲,間有人物為獸雲氣之狀。”
其三,科學賞石觀已見端倪,即運用已掌握的地質學知識,對魚類和植物化石的成因進行了初步探尋。文載魚化石“破而得之,亦多魚形,與湘鄉所產無異。豈非古之陂澤魚生其中,因山頹塞歲久,土凝為石,而致然歟。”鬆化石“頃因馬自然先生在山,一夕大風雨,忽化為石 ,仆地悉皆斷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