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樹海

杜樹海

杜樹海,男,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2011年6月獲中山大學歷史學(歷史人類學)博士學位,9月進入廈門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系工作。2022年6月依託中山大學高層次人才計畫入職學院。曾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入選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優秀中青年專家、廈門大學南強青年拔尖人才計畫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樹海
  • 畢業院校:中山大學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歷史人類學、儀式研究、本體論人類學
  • 職稱:教授
  • 任職院校:中山大學
研究方向,教學課程,學術成果,主要著作,主持課題,

研究方向

歷史人類學、儀式研究、本體論人類學

教學課程

區域與族群研究、本體論人類學經典導讀、人類學與歷史研究經典導讀、民族民間文獻與人類學研究。

學術成果

代表性論文
(1)《從廣西左江上游地區民間宗教儀式看中國文化統一性》,《民族研究》2020年第1期;
(2)《明清以降中國南部邊疆地區的國家整合方式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20年第1期;
(3)《評Steven B. Miles, Upriver Journeys: Diaspora and Empire in Southern China, 1570-1850》,《漢學研究》2019第2期;
(4)《“同源”與“一家”——林惠祥、徐松石“環南中國海”古代民族關係研究的時代意義》,《開放時代》2018年第3期;
(5)《土地權與人身權:清代廣西土司地區土地文書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2017年第2期,“中文精品學術期刊雙語資料庫”全文英譯出版;
(6)《清代邊疆地區社會階層的變動與文化面貌的轉變:以廣西靖西縣墓碑、石刻等歷史資料為中心的考察》,《社會》2016年第1期;
(7)《皇帝、“國王”與土司——從“議征安南”事件前後看明嘉靖時期的帝國意識形態》,《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
(8)《山民與國家之間————詹姆斯•C. 斯科特的Zomia研究及其批評》,《世界民族》2014年第2期;
(9)《宋末至明初廣西左江上游土酋勢力的動向——從<知思明府黃公神道碑>看祖先敘事的創製》,《民族研究》2013年第4期;
(10)《清末民初廣西太平州“開圩”現象再探討》,《中國經濟史研究》2013年第3期;
(11)《民間信仰的社會功能——廣西壯族地區J縣扶乩活動的文獻和田野考察》,《宗教學研究》2013年第3期;
(12)《中國文化的一統與多元何以達致——中西學界關於神明“標準化”與儀式“正統行為”的爭論》,《民俗研究》2013年第4期;
(13)《移民傳說與族群記憶——民族史視野中的南方族群敘事文化》,《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2012年4 期(第二作者);
(14)《家族的歷史抑或國家的歷史——中越邊境地區沿海族群之身份與認同的歷史考察》,《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15)《欽州西部的地方歷史與都峒之民祖先記憶的創製》,《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

主要著作

(1)杜樹海著:《邊境上的中國——11世紀以來廣西中越邊境地區的歷史與記憶》,九州出版社,2020年版;
(2)杜樹海著:《中國南疆的區域歷史與族群文化》,廈門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3)鄧永飛、江田祥、杜樹海、莫紀德整理:《廣西恭城碑刻集》,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主持課題

(1)“民族志和歷史人類學視角下漢藏語系人群考察”, 2021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王傳超:“多學科視角下的漢藏語系的起源和演化研究”,批准號:21&ZD285 );
(2)“邊疆民族地區所見中國文化統一性再研究”,2019年國家民委民族研究項目;
(3)“11世紀以來廣西中越邊境地區的歷史研究”,201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4)“中越邊境地區的族群歷史與國家認同”,2015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