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孝嚴

杜孝嚴

杜孝嚴,字忠可,四川安岳人清流鄉人,南宋名臣。 嘉定十六年(1223年),察視大足石刻。手書“寶頂山”碑。官至兵部侍郎禮部尚書

基本介紹

  • 本名:杜孝嚴
  • 所處時代:南宋 
  • 出生時間:1178 
  • 去世時間:1237 
  • 主要作品: 《文州續記》《寶田銘》
  • 主要成就:手書“寶頂山”碑
人物生平,魏了翁同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察視大足石刻,手書“寶頂山”碑,以忠孝為節工於道學,晚年歸鄉死葬安岳,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杜孝嚴,南宋名臣。
南宋慶元五年(1199年),中進士。登第後,杜孝嚴獲授內史省起居郎,負責記錄寧宗的言行。

魏了翁同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

嘉定初(1216年),魏了翁主政遂寧府。嘉定中(1218年),杜孝嚴以朝廷華文閣(慶元二年置,收藏宋孝宗作品的機構)待制的身份接替魏了翁知遂寧府。
開禧二年(1206年),韓侂胄貿然進行開禧北伐,和金國發生了大規模的戰爭,結果很快遭到失敗。因以阻開邊之議忤韓侂胄,杜孝嚴出任隴西郡守,在此期間,他遍游隴西的山水,潛心研究《易經》、《彖辭》,撰寫了《文州續記》四卷。

察視大足石刻,手書“寶頂山”碑

嘉定十六年(1223年),杜孝嚴和魏了翁結伴從杭州返鄉省親,途經大足。酷愛山水,對佛學有很深造詣的杜孝嚴被石崖上雕造的上萬尊佛像深深吸引。趙智鳳當即請他在大佛灣石崖上題字。杜孝嚴在廣大寶樓閣圖下部揮毫留下了楷書橫題“寶頂山”三個大字,署“朝請大夫權尚書兵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兼實錄院同修撰杜孝嚴書”。“寶頂山”三個大字,字徑65厘米,鏗鏘有力被稱為難得的書法精品。
杜孝嚴

以忠孝為節工於道學,晚年歸鄉死葬安岳

據《安岳縣誌·邱墓誌》(道光)載:杜孝嚴墓在縣南十里。無具體去世時間。
從安岳縣城往東南方向大約40公里就是杜孝嚴晚年生活和墓葬處安岳清流鄉。宋理宗(1224年—1264年)時期,奸佞當道,政治腐敗,國勢日衰。官至禮部尚書的杜孝嚴隱歸回到家鄉,結交名士,遊覽清流鄉各地。在翰林村至今完整保存著進士杜孝嚴讀書的“翰林洞”及他大書於石壁的《清流八景》之一“飛來三峰”“艮岩”和《寶田銘》
《寶田銘》是杜孝嚴晚年在家鄉生活創作的最具有影響的作品,其文字清晰地刻在翰林洞上方。
詩云:“昔我皇祖,節范處士,實居溪上,題於石壁。雲忠孝二字。吾家之田,為我子孫,留此基銘,舊屋改矣,溪山自如,面溪背山,新構吾廬,山巘石壁,可以大書,乃作斯銘……勒山為銘,子子孫孫,生生成成。”
這篇銘後被收錄在《蜀中廣記》(卷二十九)。後人爭相傳誦。
清流河過境清流鄉,往南流入沱江。從河畔逶迤往北至寨子坡,當地老百姓稱此地為城場壩,占地近百畝。杜孝嚴死後便以此為墓,鑿山石為墓穴,內設三道石門,至今保存完好。

  

個人作品

《寶田銘》:宋理宗(1224年—1264年)時期,官至禮部尚書的杜孝嚴隱歸回到家鄉安岳縣,結交名士,遊覽清流鄉各地。
《文州續記》:共四卷,宋寧宗開禧二年(1206年)韓侂胄貿然進行開禧北伐失敗之後,以阻開邊之議忤韓侂胄,杜孝嚴出任隴西郡守,在此期間,他遍游隴西的山水,潛心研究《易經》《彖辭》後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