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原名金屬工藝系,1962年與1980年先後更名為特種冶金系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系,2002年正式成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是國家首批碩士點、博士點、一級學科博士點、工程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授權單位,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等3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具有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材料計算科學與虛擬工程、新能源與電子信息納米材料與器件、先進無機材料科學與工程等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創辦時間:2002年
  • 主要獎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
    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
學院簡介,學院成就,學院教職工,學院獲獎,學院交流合作,

學院簡介

學院現設有材料學系、材料加工工程系、材料物理系和材料化學系、實驗中心等二級機構和10餘個科學研究所,並與粉末冶金研究院共建“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輕質高強國防重點實驗室”,擁有教育部“有色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和湖南省“有色、稀有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以及科技部“中俄新材料產業化技術中心”和“中澳輕金屬國際研究中心”,並於2013年首批進入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計畫。據ESI中心數據顯示,2012-2014年,中南大學材料學科連續3年位居世界百強,學科ESI論文總數居全球大學和科研院、所材料學科前十。學院對大材料學科ESI貢獻位居中南大學相關院所之首。

學院成就

秉承“厚德、善學、樂業、成器”的辦學理念,經過60多年的建設,學院已經發展成為以有色、稀有金屬材料為主,兼有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基礎理論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中心和重要基地。半個多世紀來,學院匯聚、培養、造就了一批享譽中外的專家學者和黨政企等各條戰線上的傑出人才,其中包括先輩泰斗黃培雲院士,左鐵鏞院士、黃伯雲院士、曾蘇民院士、金展鵬院士等當代學術大師,趙正永肖亞慶梁穩根唐修國、楊毅等大批傑出校友,為黨和國家的教育科技及各項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學院教職工

學院現有教職工132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2人次、外專千人學者、千人學者3人,湖南省人民政府“芙蓉學者計畫”特聘教授2人,中南大學“升華學者計畫”特聘教授9人。學院在院學生約2500名,其中本科生1500餘人,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近1000人。

學院獲獎

近年來,學院承擔了120餘項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研課題,研究成果獲國家級、省部級獎勵10餘項,其中獲國家“973”首席項目2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和二等獎1項;授權或申請國家發明專利近500項;研究人員在包括Angewandt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 Energy,Small,Acta Materialia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發表論文1400餘篇;科研總經費約2億元。
近年來,學院的教學改革、課程建設、人才培養等成效顯著,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國家精品課程4門、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被評為全國優秀;出版教材15部,專著及輔助教材近20多部,其中國家圖書獎1部,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1部,全國優秀教材1部,省部級優秀教材1部;國家規劃教材3部;獲省部級教學先進單位2次;大學生參加國際及全國競賽獲獎每年約30餘人次,獲國家、省部級獎勵50餘項,創新實驗室完成研究100餘項。中南大學首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辦學項目“中南大學—Monash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合作辦學項目”亦由材料學院承擔。

學院交流合作

學院建立了多個國際合作交流平台,擁有廣泛的國際合作交流渠道,先後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華盛頓州立大學密西根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德國亞琛工業大學英國伯明罕大學利物浦大學瑞典皇家工學院和查爾姆斯工業大學,俄羅斯聖彼得國立技術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東北大學東京工業大學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昆士蘭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俄羅斯國家輕合金研究院、日本國立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鋁業集團美國鋁業公司、Arcelormittal鋼鐵公司、西南鋁業集團、東北輕合金有限公司、南山鋁業集團、中鋁洛陽銅業有限公司中色奧博特銅鋁業有限公司寶鈦集團有限公司等國際知名大學、研究院所、企業集團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每年邀請一批國內外相關知名專家學者、工程技術專家前來學院授課、講學和合作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