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眠畫羅漢記

李龍眠畫羅漢記

明代文學家黃淳耀作品,作品體裁散文

基本介紹

作品概況,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李龍眠畫羅漢記

作品原文

李龍眠畫羅漢渡江,凡十有八人。一角漫滅(1),存十五人有半,及童子三人。
凡未渡者五人:一人值壞紙(2),僅見腰足。一人戴笠攜杖,衣袂翩然,若將渡而無意者。一人凝立無望,開口自語。一人跽左足(3),蹲右足,以手捧膝作纏結狀,雙屨脫置足旁,回顧微哂(4)。一人坐岸上,以手踞地(5),伸足入水,如測淺深者。
為渡者九人:一人以手揭衣,一人左手策杖(6),目皆下視,口呿不合(7)。一人脫衣,又手捧之而承以首(8)。一人前其杖,回首視捧衣者。兩童子首發鬅鬙(9),共舁一人以渡(10)。所舁者長眉覆頰,面怪偉如秋潭老蛟。一人仰面視長眉者。一人貌亦老蒼,傴僂策杖(11),去岸無幾,若幸其將至者。一人附童子背,童子瞪目閉口,以手反負之,若重不能勝者。一人貌老過於傴僂者,右足登岸,左足在水,若起未能。而已渡者一人,捉其右臂,作勢起之;老者努其喙(12),纈紋皆見(13)。又一人已渡者,雙足尚跣(14),出其履將納之,而仰視石壁,以一指探鼻孔,軒渠自得(15)。
按羅漢於佛氏為得道之稱,後世所傳高僧,猶雲錫飛杯渡(16)。而為渡江,艱辛乃爾,殊可怪也。推畫者之意,豈以佛氏之作止語默皆與人同(17),而世之學佛者徒求卓詭變幻、可喜可愕之跡,故為此圖以警發之歟(18)?昔人謂太清樓所藏呂真人畫像儼若孔、老(19),與他畫師作輕揚狀者不同(20),當即此意。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1)漫滅:磨滅看不清。
(2)值:遇到。
(3)跽(jì)兩膝跪著,上身挺直。
(4)哂(shěn):微笑
(5)踞:倚靠。
(6)策杖:扶著拐杖
(7)呿(qū):張口。
(8)承以首:頂在頭上。
(9)鬅鬙(péng sēng)頭髮散亂的樣子。
(10)舁(yú):抬。
(11)傴僂(yǔ lǚ):駝背。
(12)喙(huì):嘴。
(13)纈(xié)紋:皺紋
(14)跣(xiǎn):光腳。
(15)軒渠:愉快、暢適的樣子。
(16)錫:錫杖。僧人所用。錫飛:跨著錫杖飛行。杯渡:乘著木杯渡河。錫飛杯渡都是古代關於高僧的傳說。
(17)作止語默:活動、休止、說話、沉默。
(18)警發:警示、啟發。
(19)太清樓:北宋真宗藏書畫處。呂真人:呂洞賓。相傳為八仙之一。儼若:很像。孔:孔子。老:老子
(20)輕揚:超脫塵世的樣子。

作品譯文

李龍眠畫的羅漢渡江圖,共有十八人。但因畫上一角已損壞模糊,僅存羅漢十五個半,以及三個童子。
畫中沒有渡江有五人。一個正巧在畫紙損壞處,只看到腰和腳。一個戴著斗笠,手拿拐杖,衣袖飄揚,好像並不想渡江。一個直立著眺望遠方,自言自語。一個左腳跪著,右腳蹲著,兩手交叉抱住膝蓋,兩隻鞋子脫放腳邊,回頭微笑著。一個坐在岸邊,用手撐住地面,把腳伸進水裡,好像在探測江水的深淺。
正渡江約有九人:一個用手提起衣擺,一個左手拄著拐杖,眼睛都向下看,嘴張得大大的合不攏來。一個脫下衣服,兩手托著,頂在頭上。一個把拐杖拄在身前,而回頭看兩手托衣的人。兩個童子頭髮散亂,共抬一人渡水。他們抬著的人,眉毛長長的,蓋住面頰,長相奇特,好像秋潭中的老蛟龍。一個仰著頭看長眉老人。一個相貌也老了,駝著背拄著手杖,離岸不遠,神情好像在慶幸快要到達了。一個靠在童子背上,那孩童眼睛睜得大大的,嘴唇抿得緊緊的,反過手來背著他,好像重得受不了。一個相貌比駝背的更老,右腳已登岸,左腳還在水中,好像爬不上去,一個已上岸的,捉住他的右手,作勢要拉他上來。老人嘟著嘴,皺紋畢現。又有一個已登岸的,還赤著雙腳,拿出鞋子準備穿上,卻又抬頭看著石壁,用一根手指挖鼻孔,很得意地笑著。
羅漢在佛教中是得道者的稱呼,後代流傳的高僧傳,還有神僧乘法杖飛行、坐木杯渡水的記載。而這些羅漢渡江,竟然如此艱苦,真是令人奇怪。我推測作畫者的用意,難道是因為佛陀的舉止言語,都和一般人相同;而世上學佛的人,卻只想尋求奇幻特殊、令人驚喜的事,所以畫這一幅圖,來告誡提醒人們嗎?從前人說太清樓所藏的呂洞賓畫像,相貌莊重一如孔子、老子,和其他畫家畫的揚揚自得的樣子不同,應當就是這個用意。

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選自《黃陶庵先生全集》卷七。李龍眠,即宋代著名畫家李公麟,字伯時,號龍眠居士,擅長畫山水佛像。文章描繪了李龍眠所畫的一幅十八羅漢渡江圖,按“未渡者”、“方渡者”、“已渡者”三種類型,一一勾勒出畫中人物的不同神態和動作以及相互關係,生動地展現了畫家的藝術功力。結尾點明畫家的用意,是要說明十八羅漢渡江像平常人一樣艱辛,並不像人傳說的那樣有“錫飛杯渡”的本事。讀此文,使人如見原畫,又了解了畫家的寓意和筆法特色。
語言品味
1.“一人附童子背,童子瞪目閉口,以手反負之,若重不能勝者。”
此句描寫背負羅漢渡江的童子的狀貌神情,刻畫細緻入微──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抿得緊緊的,仿佛使出了渾身的力氣。徒手渡江已是艱辛,更何況是背負一人而渡呢?真是不堪其重啊。
2.“老者努其喙,纈紋皆見。”
老人在一個已經渡江的羅漢的幫助下正在登岸,嘟著嘴,皺紋畢現,其神情正與“貌老”相合。渡江艱難加之年老,所以更見艱辛,嘟著嘴,眉頭緊皺,仿佛用盡全身氣力,神情刻畫十分形象。
3.“又一人已渡者,雙足尚跣,出其履,將納之;而仰視石壁,以一指探鼻孔,軒渠自得。”
這位已渡江的羅漢,抬頭看著石壁,用一根手指挖鼻孔,很得意地笑著。這種渡江後的怡然自得,與未渡者和方渡者怕渡江、苦渡江的神情形成鮮明的對照,反襯了渡江的艱難。

作者簡介

黃淳耀(1605—1645),原名金耀,字蘊生,號陶庵,嘉定(今上海市嘉定縣)人。1643年(崇禎十六年)進士,不受官職,家居。1645年(弘光元年)參加抗清鬥爭,失敗後自縊。門人私謚為貞文先生。著有《陶庵集》、《山左筆談》。黃淳耀生於萬曆三十三年(1605),3歲讀千字文,5歲讀四書五經,14歲縣試名列前茅,17歲補博學弟子,人稱“黃家千里駒”。由於詩文出眾,受到“嘉定四先生”中程嘉燧的欣賞,並推薦給常 黃淳耀像[1]熟大詩人錢謙益家執教蒙館。黃淳耀十分痛恨華而不實的八股文,與門人陸元輔組織“直言社”,倡導經世之用、言之有物的文章,名重一時。崇禎十六年(1642)中進士,因生性耿直,不滿朝廷黑暗,不願做官,寧願返鄉教書,淡泊一生。
1644年,清兵入關,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強令漢人剃髮蓄辮:“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激起強烈反抗。1645年閏六月,嘉定各地自發組織鄉兵抗清,共推鄉賢侯峒曾、黃淳耀為領袖。侯、黃領導義軍守城廾日,殺清江南提督李成棟之弟李成林,至七月四日,終因寡不敵眾,城陷。侯峒曾不降,投葉城自盡。黃淳耀上吊自裁於西林庵,留下絕命書:“弘光元年,七月初四日,進士黃淳耀自裁於西城僧舍。嗚呼!進不能宣力皇朝,退不能潔身自隱,讀書寡益,學道無成,耿耿不昧,此心而已。異日夷氛復靖,中華士庶,在見天日,論其世者,當知予心!””死年41歲,其弟黃淵耀隨兄而去,僅22歲,門人私謚貞文。兄弟死時,口血噴壁間,入磚寸許,其跡歷久不滅雲,無等法師含淚用筆在一旁寫下“留碧”兩字。黃淳耀死後,其弟子陸元輔將其遺像懸掛於書房,朝夕瞻拜,終生不輟。
黃淳耀精研經籍,造詣深粹,詩文舊然成家,間有感諷時政之作,著有《山左筆談》、《陶庵集》。清代著名學者紀曉嵐評其詩“渾然天成,絕無懦響”。黃淳耀崇拜陶淵明,故有陶庵號,文章質樸淡雅,如《李龍眠畫羅漢記》、《頑山賦》等膾炙人口的佳作,至今仍被人推崇,有的還入選學生課本。錢大昕曾贊言:“公之文章,青天白日;公之心地,寒冰顥月。”
淳耀善書,法顏真卿,亦工繪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