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字:厚卿
- 號:二雅堂、坦齋
- 所處時代:朝鮮王朝
- 民族族群:朝鮮人
- 出生日期:1846年11月9日(陰曆)
- 逝世日期:1917年9月26日(陽曆)
- 主要成就:與清朝勘察邊界
- 主要作品:《二雅堂集》
- 本名:李重夏
生平,勘測邊界,仕途經歷,晚年去世,著作,評價,
生平
勘測邊界
李重夏的父親李寅植官至縣監。李重夏生於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年,朝鮮憲宗十二年)十一月九日,同治十二年(1873年,朝鮮高宗十年)參加科舉考試,中進士;光緒八年(1882年,高宗十九年)增廣文科丙科及第,初授弘文館校理。後任侍講院司書、工曹參議,光緒十一年(1885年,高宗二十二年)四月外放為安邊府使。
當時清朝和朝鮮為兩國邊境的朝鮮流民問題產生爭執,清朝要求朝鮮“刷還”渡過圖們江(朝鮮稱豆滿江)來中國居住的朝鮮人,朝鮮卻趁機主張康熙年間穆克登勘界所定的界河“土門江”與圖們江不是同一條河,而指的是海蘭江,所以圖們江不是中朝邊界,海蘭江才是“分界江”,企圖將海蘭江與圖們江之間的中國領土(即所謂“間島”)攫為己有。由此中朝兩國重新確定邊界的問題浮上水面,而朝鮮政府則將這一任務委託給時任安邊府使的李重夏。光緒十一年(1885年,高宗二十二年)七月三十日,李重夏被任命為土們勘界使,同年九月會同中國官員德玉、秦瑛、賈元桂等勘定和談判中朝東段邊界事宜。李重夏在談判過程中,雖仍堅持“土門”和“圖們”不是同一條河,但將朝鮮的主張最初提出的海蘭江改換為松花江上源支流之一的“伊戛力蓋”,中國稱之為“黃花松溝子”。中國方面以《欽定皇朝通典邊防門》、《欽定皇朝四裔考》、《會典地圖》及《大清一統輿圖》等諸多史料為依據,對朝方觀點進行了反駁。李重夏沒有任何史料,只是一味從字面強調“土門”的含義,將距離穆克登碑90里外的黃花松溝子認作“土門”,其唯一的解釋是,黃花松溝子延伸幾十里後,兩側有一段形狀“對立如門”的土岸。談判中,朝鮮以“敝邦人則以碑、堆相連,與土岸如門之故,至今但認以土門江”為由反覆論說,堅稱“土門”是朝鮮自古便已存在的對黃花松溝子的稱謂。經過兩個月的談判,雙方意見始終不能達成一致,界務談判無果而終。但李重夏回國上上交國王高宗李熙的報告中承認土門江和圖們江(即豆滿江)實為同一條河。次年二月調任德源(今朝鮮元山)府使兼德源港監理。
其後朝鮮政府也承認了自己的失誤,但邊界問題仍未徹底解決。光緒十三年(1887年,高宗二十四年)正月,李重夏再度膺任勘界使,在承認圖們江為中朝界河的前提下與中國官員勘測圖們江源頭的邊界。中方主張圖們江正源為石乙水,朝方主張紅土山水,最終依然未達成共識,此問題遂擱置下來,直到隆熙三年(1909年)《間島協約》才確認石乙水為中朝邊界。據在元山的中國官員姚文藻所說,李重夏在勘界過程中一方面意識到自己觀點是錯的,另一方面卻不得不遵奉國王旨意,其處境可謂是左右為難。而李重夏之子李范世所寫的《李重夏行狀》則記載李重夏在丁亥勘界時面臨中國官員的威壓,仍抗辯不屈,稱“吾頭可斷,國疆不可縮!”,並稱“至今知此事者,皆嘆府君以積弱之勢,能抗強敵而不辱君命也”。
仕途經歷
光緒十四年(1888年,高宗二十五年),李重夏自元山調回中央,任同副承旨。光緒十六年(1890年,高宗二十七年)任參議交涉通商事務(外衙門參議)、吏曹參議,同年十二月受任忠清道暗行御史。光緒二十年(1894年,高宗三十一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向宗主國清朝乞援,同時將李重夏擢升為外衙門協辦兼帶工曹參判,負責迎接清軍。隨後葉志超、聶士成率領2500名清軍,為鎮壓東學黨起義之事來朝鮮牙山駐紮,李重夏前去犒勞接待,他“備供給惟謹”,與清軍將士相處甚歡。六月下旬,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援朝清軍與日軍交戰於成歡,後敗退平壤,李重夏在亂軍中脫出,自公州回京。甲午更張以後任議政府都憲,旋即獲任慶尚道宣撫使、寧海永川按核使和慶尚道慰撫使,負責宣撫當地東學黨。完成任務後,於十二月回京任內務協辦。
開國五百四年(1895年)五月二十九日,李重夏又被外放為大邱府觀察使。同年冬,金弘集內閣頒布“斷髮令”,令各地方官嚴格施行,引發義兵運動。李重夏“撫諭境內,素得眾心”,又不強迫民眾斷髮,所以義兵饒恕他,沒有進攻大邱。世上也傳言他與許蔿等義兵將領有關係。建陽元年(1896年)2月11日“俄館播遷”,金弘集內閣倒台,同年5月永川郡守許烒上疏彈劾李重夏為金弘集同黨,應予嚴懲。雖然彈劾未見效,但李重夏仍兩度上疏請求辭大邱觀察使之職,最後在建陽元年(1896年)8月獲得批准。其後他“歸臥南山下舊第,閉門不出,日與數三鄰朋圍棋賦詩者數年”。大韓帝國光武三年(1899年)以後,李重夏又做了掌禮院少卿、外部協辦、署理外部大臣等職,日俄戰爭爆發後外放平安南道觀察使,負責對當地日軍的交涉。光武九年(1905年)6月調任慶尚北道觀察使,但被他辭掉了,於是改任閒職宮內府特進官。光武十年(1906年)以後又任掌禮院卿、太醫院卿等職。到隆熙二年(1908年)時,日本統監伊藤博文與傀儡政府決定撤廢各廟壇的祭享,遭到李重夏反對。史載“重夏欲辭之(指掌禮院卿一職),則咈博文意;出仕則壞數百年典禮,獲罪祖宗神祇,徊徨煩懊者歷月,其子范世力諫,重夏慨然抗疏,力辭再三,竟遞”。此後他退出了政界。
晚年去世
隆熙三年(1909年),李重夏在太皇帝(太上皇)高宗的勸諭下遊覽日本。同年末發生一進會發起的“合邦請願運動”,李重夏堅決反對,同閔泳韶等人組織“國民演說大會”,與一進會針鋒相對,他還向皇帝和政府上書彈劾一進會,反對日韓合邦,但還是歸於失敗了。隆熙四年(1910年)8月22日,《日韓合併條約》簽訂,大韓帝國滅亡,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日本人慾賞給李重夏“恩賜金”3000元,但李重夏拒絕接受,回鄉隱居。大正六年(1917年,純宗十年)9月26日去世,享年七十二歲。
著作
李重夏遺著有《二雅堂集》3卷、《勘界使謄錄》及《勘界日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