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瑞峰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無棣
- 出生日期:1955年4月12日
人物簡介
受教育經歷:
1978~1982, 山東醫學院醫學學士
工作經歷:
1972年~1978年,勝利油田中心醫院化驗員、團委幹事
1978年~1982年,山東醫學院醫學系學生
1982年~1995年,山東醫科大學衛校生理學助教、講師、高級講師
1995年~2003年,山東大學病理生理學副教授
1997年~2003年,山東大學病理生理學教研室副主任
2003年至今,山東大學病理生理學教授
2004年至今,山東大學病理生理學教研室主任
教學
參編病理生理學教材2部,機能學實驗教材1部;培養碩士生6名。
參編譯著作2部。
科研
自1999年,申請人在山東省衛生廳資助下,開始從事糖尿病的實驗和臨床研究。至今已複製過三種糖尿病和胰島素抵抗動物模型(鏈脲佐菌素複製的1型糖尿病大鼠、高果糖餵養的胰島素抵抗大鼠和出生當日大鼠用鏈脲佐菌素複製的胰島素抵抗模型)。研究中發現,STZ糖尿病大鼠外周血白細胞無iNOS-mRNA表達明顯增強。高果糖餵養的胰島素抵抗大鼠,在胰島素抵抗形成過程中,相繼出現外周血白細胞ecNOS-mRNA和iNOS-mRNA的高度表達;7月齡的高果糖胰島素抵抗大鼠和出生當天用鏈脲佐菌素複製和胰島素抵抗大鼠,死亡率明顯高於同月齡的正常大鼠。近幾年,主要針對胰島素抵抗大鼠胰島素信號通路中多種信號分子的表達及其機體衰老的關係展開研究,初步發現胰島素抵抗形成過程中,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蛋白激酶C、蛋白激酶B、磷脂??? 醯肌醇-3激酶等基因表達發生明顯的變化。聯合套用川芎嗪和氨基胍有一定程度上緩解胰島素抵抗,明顯調節多種胰島素信號分子表達及降低上述兩型胰島素抵抗大鼠死亡率的作用。目前主要對胰島素抵抗與機體衰老的關係產生了強烈的研究興趣。
主持課題
清熱解毒類中藥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實驗研究(山東省中醫藥局 2001-2004)
川芎嗪與氨基胍提高胰島素抵抗大鼠生存率的機制研究(山東省自然基金 2006-2009)
成果與專利:
川芎嗪與氨基胍治療2型糖尿病及其併發症,2004年獲國家發明專利;
阿司匹林與氨基胍治療糖尿病的實驗和臨床研究,獲2005年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 二等獎;
一種外周血白細胞原位雜交實驗技術,2004年獲國家發明專利;2006年獲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
第22屆英國國際內分泌學術會議(2003,英國格拉斯哥)
第5屆國際病理生理學大會(2006,北京)
第1屆世界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壓大會(2006, 德國柏林);
發表論文
李瑞峰,郭成浩,陳融,李莉,孔樂凱,王建麗,胡維誠.鏈脲佐菌素誘導的糖尿病大鼠外周血白細胞的iNOS-mRNA表達的變化.中國病理生理雜誌, 2001;17(12):1240-1242
李瑞峰,郭成浩,魏樹珍,陳福琴,陳融,李莉,劉玉梅,胡維誠. 高果糖誘導的胰胰島素抵抗大鼠外周血白細胞iNOSmRNA與ecNOSmRNA表達的變化. 中國病理生理雜誌, 2002;18(11):1404-1406
陳福琴,邵倩,*李瑞峰,陳融,李莉. 外周血白細胞兩種類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達與糖尿病的關係.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 2003;19(4):299-300
宋春紅, *李瑞峰. 一氧化氮在2型糖尿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 2005;21(1):89-90
陳融,李莉,任冬梅,王婧婧,邴魯軍,*李瑞峰? 蚤休總皂甙與半邊蓮生物鹼對內皮素及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達的對比研究. 山東大學學報, 2005; 43(1): 41-47
李文通,王家耀,劉兆華,郭成浩,*李瑞峰 ?阿司匹林對STZ糖尿病大鼠外周血白細胞iNOSmRNA和胰島細胞iNOS表達的影響. 山東大學學報, 2005; 43(10): 928-930
王佳妮、曲思風、李岩、劉勝厚、王玉婷、夏瑩、*李瑞峰. 從非經絡角度研究針灸治療糖尿病的機制及臨床意義. 護理學雜誌, 2005;20(11)3-5
李瑞峰、閆曉梅、劉玉梅、李愛玲、孔樂凱、杜艷芝、胡維誠. 高脂飲食與大鼠在體動脈內皮素合成關係的研究. 山東醫科大學學報,? 1999;37(1):24-26
李瑞峰、溫海濤、李莉、陳融、任冬梅、郭成浩、閆曉梅、胡維誠. 半邊蓮不同組分對動脈內皮細胞內皮素及內皮源型一氧化氮合酶代謝影響. 中國動脈硬化雜誌, 2002; 10(1): 19-22
李瑞峰、魏樹珍、陳融、郭成浩、陳福琴、李莉、邴魯軍. 一種外周血白細胞原位雜交實驗新技術. 山東大學學報, 2002; 40(3): 277-278
李瑞峰、魏樹珍、李莉、邴魯軍、陳融、郭成浩.Wistar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 山東大學學報, 2002; 40(4): 331-332
王佳妮、劉謙、*李瑞峰. 阿司匹林抵抗研究進展. 中國老年學雜誌, 2004; 24(11): 1090-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