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泉(愛國華僑領袖)

李清泉(愛國華僑領袖)

李清泉,男,原名回全,1888年農曆7月13日出生於福建省晉江縣金井鎮石圳村的一個華僑家庭。少年時就隨父出洋,父親去世後即擔負經營家業重任,他們兄弟均從事木材經營,共同創建“成美木業公司”,是開發菲律賓木材行業的先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清泉
  • 別名:原名回全
  • 出生地:福建省晉江縣金井鎮石圳村
  • 出生日期:1888年農曆7月13日
  • 逝世日期:1940年
  • 職業:經商
生平,評價,

生平

李清泉(1888年—1940年)原名回全,1888年農曆7月13日出生於福建省晉江縣金井鎮石圳村的一個華僑家庭。李清泉的曾祖父是石圳第二個往菲謀生的人,到他祖父同一公時,已是菲律賓的富商之一。李清泉的父親李昭以是同一公的長子,少年時就隨父出洋,父親去世後即擔負經營家業重任,他們兄弟均從事木材經營,共同創建“成美木業公司”,是開發菲律賓木材行業的先驅。李清泉先生是李昭以的長子,先在家鄉的鄉塾就學,後到廈門“同文學院”深造。1901年,年方13的李清泉,就被父親帶到菲律賓,先在“成美林業公司”學商,後送到香港“聖約瑟西文書院”就學,1906年,李清泉又重返菲律賓經商。次年,其父就把“成美木業公司”交給李清泉經營管理。
李清泉先生是二十世紀初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活躍在菲律賓政治、經濟舞台的傑出人物,被稱為“菲律賓經濟發展史上占有永久地位的人。”又是菲律賓華僑史上最有建樹、聲譽卓著的愛國華僑領袖。三十年代他領導華僑為抵制“西文薄記案”而鬥爭;同時為振興中華,四出呼籲,發起召開“閩僑救鄉大會”,提倡實業救鄉,致力於福建的開發和建設;抗戰期間,他奮起領導僑胞支援祖國抗日戰爭,並同陳嘉庚先生的業績在海內外同胞中有口皆碑 ,不愧為廣大僑胞的光輝典範。
李清泉先生把祖國的安危看得比什麼都重要,拳拳赤子之心令人敬佩。1919年的“五四”運動,先生同全國人民站在一起,通電北京政府反對出賣民族利益;1924年,國內人民要求和平統一的呼聲甚高,李清泉先生再次通電段祺瑞政府,敦促他實現和平統一,並為此曾親自出席南北和平統一會議。和談破裂後,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他應蔣介石的要求籌餉資助,捐資達十三萬銀元。李清泉先生以民族利益為重,為了有效地動員僑胞籌款支持北伐,他率先拋棄門戶之見,主動懇請國民黨在菲律賓的中堅人物戴金華、王泉笙二人出面協助,主持資助北伐的籌款活動。李清泉先生還代募短期救國公債100多萬元。
南京政府成立後,出於為振興祖國效力的動機,他應蔣介石之聘出任財政部和實業部顧問,並擔任國貨信貸銀行監察委員和中國銀行董事。
1931年,日本法西斯製造“九·一八”事變,大舉入侵中國。東北淪陷訊息傳到南洋,李清泉先生當即拍案而起,於9月23日聯合十五位知名僑領發起組織“國難後援會”,以動員華僑投入支援東北人民的抗敵鬥爭。同時通電美國等國,呼籲國際輿論制止日本侵華行徑。他還捐資20萬元支援東北義勇軍
1932年,日本侵略軍又發動“一二·八”事跡入侵上海,李清泉先生立即同揚啟泰、王泉笙、曾廷泉、史國詮、黃騰論、楊榮標、揚靜桐等發起成立“菲律賓華僑救國聯合會”。為了更廣泛地動員華僑投入抗戰,2月3日,中華商會和馬尼拉國民黨支部聯合召集各華僑團體聯席會議,“共策一切救國方略”。會上決定成立“國難後援會”,推舉李清泉為主席。並隨即籌集巨款資助淞滬抗戰和東北義勇軍。在十九路軍的淞滬抗日戰役中,李清泉先生“斥資首倡匯助國軍,”“斯役菲島捐資為南洋群島冠。”至1932年9月,匯交蔡廷鍇達80萬美元,匯交東北馬占山抗日軍費達40萬美元,並捐出20萬交福建省作為國防建設資金。 (《菲律賓岷里拉中華商會70周年紀念刊》:《會史》)
在抗日鬥爭中,李清泉先生除捐款外,另一突出貢獻是發起“航空救國運動”。1932年11月7日,十九路軍在淞滬的抗敵名將翁照垣到達馬尼拉,駐菲總領事揚光泩及愛國僑領李清泉等設宴歡迎,翁照垣在宴會上呼籲“航空救國是一條出路”。李清泉隨即於11日以國難後援會會長身份,召集各界僑領共商航空救國事宜,決定成立“中國航空建設協會菲律賓分會”,李清泉先生被舉為主席,會員達4000餘人。李清泉先生“慨然獨捐戰鬥偵察機一架以為僑界倡”,印尼華僑黃奕住先生也捐出5萬美元。捐機活動立即得到菲律賓僑胞的回響,共捐資300萬元,購機十五架命名為菲律賓華僑飛機隊。這是華僑最早的捐機活動。(廈門《華僑日報》1933年3月16日)
在李清泉先生出任國難後援會會長時,就把抵制日貨作為打擊日本軍國主義勢力的重要手段。在1931年11月26日召開的、有3000餘人參加的菲律賓華僑救國代表大會上,就宣布了“抵制日貨條例”,並成立了抵制委員會,李清泉先生親自參加該組織活動。抗戰爆發後,李清泉更加堅決領導抵制日貨運動,當時有人擔心抵制日貨會引起僑商同日本的貿易關係顧慮造成法律上的麻煩。對此,李清泉先生毅然說:“諸位認為該做的就放膽做,事到事當。”表現出勇於負責的精神。這一鬥爭,就在第一年造成日本對菲出口減少20%。(《菲律賓華僑救國運動史》28—29頁楊榮標:“李清泉先生思想風範”;菲律賓《新閩日報》1971年10月20日;《民鋒半月刊》:《悼李清泉》1940年2月1日)
1937年“七七事變”後,李清泉先生立即召集菲律賓各埠僑領,成立“菲律賓華僑抗敵委員會”,作為統一華僑救國運動的領導機構。李清泉先生出任主席,楊啟泰薛芬士出任副主席。在成立公告中宣布:該會以“策勵僑眾開展愛國運動,以人力物力援助政府抗敵禦侮”為宗旨。並在全菲各地成立分會以全面開展籌款、抵制日貨和鼓勵青年回國參戰活動。在廈門和福州相繼淪陷時,又組織“福建華僑救濟委員會”,發起捐資1000萬元供福建省救賑和武裝民眾的經費。 (《菲律賓岷里拉中華商會70周年紀念刊》:《會史》)
當他看到海外華僑抗日救國情緒日益高昂,而南洋各地華僑均各自行動缺乏統一領導時,李清泉先生認為成立全東南亞華僑抗日組織,以統一行動,將更有效地領導和組織華僑開展抗日救國活動,於1937年秋,致函陳嘉庚先生建議“南洋華僑應在香港或新加坡組一籌賑總機關,領導募款。”陳嘉庚先生以“新加坡乏相當人,請轉商香港較妥”。李清泉先生認為成立華僑總會刻不容緩,且由陳嘉庚先生出面發起最為適宜,於1938年夏,他再次致函陳嘉庚先生,倡議在新加坡組織華僑總會。印尼巴城僑領莊西言亦有此議。在陳嘉庚先生同李清泉、莊西言等的共同努力下,1938年10月10日在新加坡召開了南洋各埠代表大會,李清泉先生親率的菲律賓代表是先到達的代表團,因而受到陳嘉庚先生的讚揚。由此,亦可見李清泉先生救國之心切。大會決定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並制定了籌賑行動計畫,推舉陳嘉庚先生為總會主席,李清泉、莊西言先生為副主席。自1938—1941年三年之中,共籌款二億六千四百萬國幣,有力地支援了祖國的抗日戰爭。其中李清泉先生任主席的菲律賓抗敵委員會,自1938—1940年就籌集菲幣1200萬抗日經費。陳嘉庚先生稱讚“其數目為南洋各屬華僑之冠”。(《菲律賓岷里拉中華商會70周年紀念刊》:《會史》)
應該指出的是,李清泉先生的夫人顏敕女士,在抗日戰爭期間也同李清泉先生並肩作戰,成為一位傑出的愛國華僑婦女領袖。
顏敕女士是晉江金井下洋村人,是李清泉先生的原配,配後隨夫出國。抗戰爆發後他即把華僑婦女組織起來,成立“菲律賓華僑婦女抗日後援會”,後改名為“婦女慰勞會菲律賓分會”、從事抗宣傳、募捐和監督抵制日貨等廣泛活動。她深入學校組織華僑童子軍,抬著“救國箱”上街挨家挨戶募捐,又組織女學生上車站、碼頭、廣場等公共場所賣“愛國花”,組織華僑到各公司去收“愛國常月捐”,通過各種形式籌集抗日資金,寄回祖國支援抗日。顏敕女士還組織華僑婦女敢死隊,上街監督抵制日貨,檢查商店、勸阻出售日貨,不聽規勸者的店鋪就受到處罰。他倡導的義賣活動形成菲律賓一項聲勢浩大的愛國熱潮。當時,一位年僅十四歲的小學生杜興橋用自己全部儲蓄買了1000個麵包,托顏敕女士領導的“婦女慰勞會”轉交祖抗敵前線軍人。為保護這位愛國少年的熱情,慰勞會決定義賣這1000個“愛國麵包。”《新閩日報》為此刊登了訊息。華僑為之感動,紛紛解囊,1000個麵包捐賣3000菲幣,“足供戰士萬餘人一日之需。”在這一行動激發下,義賣活動遍及全菲各地,“霎時風起雲湧,成績驚人。”(《菲國華僑救國運動》,《新華日報》1939年10月2日;廈門《華僑日報》,1937年11月17日)在捐機運動中,華僑婦女募集十萬菲幣(相當五萬美元),購機一架命名為“婦女號”獻給祖國。
顏敕女士十分關注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抗日鬥爭。《新華日報》曾多次報導顏敕領導的婦女慰勞會對八路軍、新四軍的支援。如1938年3月,她匯給八路軍1萬港元,10月又匯給新四軍1萬港元以救濟傷兵難民。後來又製成救傷袋十萬交前方醫院,並委託美國紅十字會把大宗醫藥送往前線。她還親自寫信寄交朱德總司令慰問八路軍將士,信中說:“朱德將軍勛鑒:公率三軍,捍衛北疆,捷報頻傳,僑眾欣躍。本月六日特匯中行國幣1萬元,托為購置雨具,運交將軍分發八路軍士兵套用。謹此奉聞,並祝勝利。顏敕謹啟,廿七年三月十日。”朱德總司令十分珍重顏敕女士的愛國熱情,特此同彭德懷將軍聯名回信。信中說:“接三月十日來信,敬悉。承匯中行國幣1萬元,托為購置雨具,慰勞敝軍,厚意熱情,無任感奮。當此敵焰方張,民族危急之際,我海外僑胞,本毀家紓難之情,擁護國軍,愛及敝路,全體將士皆為之感動,再接再厲,誓報國讎。德雖不敏,惟有率我八路健兒,與東方強盜奮戰到底,備求不負僑胞之期望,而盡軍人之天職。引領南望,不盡依馳。尊賜俟收到後,即當分發,用付雅命。專此奉復。敬致民族革命敬禮。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民國廿七年四月二日”。(《新華日報》,1938年4月13日)
李清泉先生原身患糖尿病,但他以抱病之軀為國奔走,致病情惡化,送往美國加州醫治無效,於1940年10月27日與世長辭,享年52歲。臨終之時,留下遺言:“將10萬美元遺產給祖國撫養難童”。在他這一精神激勵下,馬尼拉僑團和他的生前好友共籌40萬美元作為祖國救助難童基多,以表示對李清泉先生的永久紀念。人們盛讚他是:“至死不忘救國的人。”正如吳重生先生所說:李清泉先生是“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的賢者。他為祖國興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李清泉先生熱愛菲律賓,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菲律賓發展經濟的事業。李清泉先生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在菲律賓度過。他事業的最鼎盛時期,正是美國從西班牙手中接管菲律賓以後,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這是菲律賓經濟迅速發展的時期。李清泉先生把主要精力投身於這一經濟發展的潮流。菲律賓報紙在評介他對菲律賓的貢獻時指出,“他是那一時代的商業巨人、慈善家和有遠見的人。他在菲律賓這個飛速發展國家經濟的歷史上占有永久的地位。李清泉屬於過去,但他的辛勤工作,勇敢開拓取得的成就,對我們建設國家這一偉大任務,做出了長久性的貢獻。”(菲律賓《李清泉外文資料》之一)

評價

通觀李清泉一生對菲律賓經濟開發中,有兩大貢獻,一是木材行業的開發;一是金融事業的開發。
李清泉先生髮現菲律賓木材資源豐富,對菲律賓是巨大的經濟潛力,首先把精力集中於開發菲律賓的木材資源:日本學者李國卿在《東南亞華僑資本的形成與發展趨勢》一書中稱“他注意到菲律賓的國土有42%為森林所覆蓋,並成功地經營了造林—伐木—制材—加工—銷售—出口等聯合企業體系,榮獲了菲律賓木材大王的稱號”。使“木材成為菲律賓的主要出口產品部門。……約控制了菲律賓木材交易額的80%”(李國卿[日]:《東南亞華僑資本的形成趨勢》)更能表明李清泉先生關心菲律賓經濟繁榮的,是他充分認識到金融業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後,不僅自己率先創辦第一家商業銀行,而且極力動員菲律賓有識之士興辦銀行。著名的菲律賓銀行家、中央銀行行長邁克·柯典諾在他回憶李清泉先生的文章中,詳盡地描繪李清泉如何一再敦促和鼓勵他創辦銀行。他說“我正是因李清泉先生的鼓勵下而成為一個銀行家。”他指出,是在李清泉先生直接倡導下,1938年他創辦菲律賓商業銀行,現任總統科拉松·阿基諾夫人的父親許寰哥出任行長。邁克·柯典諾稱李清泉先生是“默默地為菲律賓服務的人”(《李清泉——木業大王》,菲律賓《世界日報》1987年7月20日)。
李清泉先生對菲律賓的貢獻不僅在經濟上,他始終極力倡導中菲人民的友好,敦促中菲雙方珍惜人民建立起來的深厚友誼。只要菲律賓人民需要援助,他從不吝異財力物力。正如菲律賓報紙在悼念他的文章中所說:“每當受災時期,不管是水災、地震、風災,也不管是發生在中國,還是在菲律賓,他都向災民伸出援助之手”。被譽為有“急公好義之心”,“是菲律賓最大的慈善家。”(菲律賓《李清泉外文資料》之一)
美國駐菲律賓商會會長S·F·賈齊思說“李清泉先生的去世,菲島失去了一位熱衷於建設菲律賓的人。”前參議員普阿特(G·Puyat)說“李清泉是菲華友誼最早的倡導者,由他發起和主辦的工作,極大促進菲華社會的密切聯繫,他以他的經歷,商業工作,對菲律賓人民的福利事業作出了貢獻。”菲律賓著名外交家卡洛斯·羅慕洛(C·P·Romujo)稱“李清泉一生中的最寶貴的歲月是菲律賓度過,他把自己看作菲律賓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同菲律賓人民共甘苦共患難。”“他的死,是我們人民及社會的最大損失。”
菲律賓政府按照給予一個功績卓絕的偉人的禮儀,為李清泉先生舉行隆重葬禮。菲律賓人民以誠摯的感情來悼念這位傑出的人物。正如菲律賓《先驅報》所說:對李清泉的逝世,“一種悲痛的氣氛籠罩著馬尼拉”。
1940年11月1日,李清泉先生的遺體由他弟弟李峰銳、李其昌和他的長子世傑、次子世偉由美國加州扶柩返菲,安放在菲律賓中央大教堂。中國駐菲領事代表為靈柩蓋上國旗。有5000人前來瞻仰李清泉先生遺容,向這位僑領告別,表達了他們的哀悼。宋慶齡、蔣介石夫婦、菲律賓總統奎松,美駐菲總督以及美國和菲律賓基他官員發來唁電。出殯那一天,菲律賓政府下半旗誌哀。走在送葬行列最前面的是菲律賓副總統奧斯敏迎和他的夫人,參加送殯的有:外交部長卡洛斯·羅慕洛,內政部長拉裴示·阿·拉牙士,美國商會會長S·F·賈齊思,中國駐菲總領事楊光,菲律賓中央銀行行長邁克·柯典諾,公眾領袖弗蘭西斯科,國民黨代表王泉笙、楊啟泰以及僑界名流薛敏佬吳克盛等。菲律賓馬尼拉中華商會和隴西李氏宗親會等華僑社團及各地代表形成長長的送殯隊伍。沿途人海如潮、萬人空巷來向這位傑出人物最後告別。馬尼拉警察全數出動維護交通秩序,沿途車輛禁止通行。西班牙《前鋒日報》稱之為“岷市僅見的一次最使人具有深刻印象的出殯行列。”
正當他事業鼎盛的黃金年華,正值國難深重,祖國最需要他的時候辭世而去,海內外為之悲慟。而他留下的是高度愛國的精神財富,永遠激勵炎黃子孫為振興中華而效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